挽袖(清代服裝袖口裝飾)

挽袖(清代服裝袖口裝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挽袖即外護袖,是清代女裝最重要裝飾之一。多用於女上裝及女裝披風、袍服,是中國“衣畫裳繡”習俗的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挽袖
  • 別名:引袖
  • 朝代:清代
簡介,發展歷史,圖樣文化,出處記錄,

簡介

挽袖做為清代女裝重要裝飾,在結構上,挽袖是女裝的接袖部分,以線縫綴在衣袖之內,帶狀花邊環繞袖口,穿時翻卷在外,所以被形象的成為挽袖、引袖。
在功能上,挽袖可以調節穿著時袖子的長短,“折之於後,可起到掩而藏之的作用”(參見包銘新《近代中國女裝實錄》),並隨著舉止而顯露人前。長度服帖衣服,飾有圖案常與領部呼應,具有美化、裝飾服裝的審美功能,也反映出清代女裝重邊飾的裝飾特徵。
其主要特徵是圖案精美、做工精緻,而刺繡則是其工藝的最重要表現手法。因此,以挽袖為載體,也引出並闡明中國精深的女紅文化。

發展歷史

挽袖始於清乾隆年間、流行至民國初期。
裝飾技法多以刺繡裝飾為主,涉及繡法多樣:有打子繡、拉鎖繡、平針繡、戧針繡、綴珠繡、拈線繡等;
涉及題材也極其豐富:有將錦繡山河納於袖間的山水型題材挽袖,有將福祿壽融於畫面的吉祥寓意題材挽袖。有描繪漁樵耕讀的田園生活題材挽袖,也有以花卉禽鳥入繡的花鳥題材挽袖。
以現有的實物資料來看,挽袖正面大抵素淨,裝飾主要在背面。其別致在於,兩面效果迥異,行動時會帶來視覺效果的改變,如“天青暗花紗百子圖挽袖大襟馬褂”。

圖樣文化

挽袖在圖案的圖形表現上可概括為寫實型、寫意型、裝飾型三種,這三種表現其實也是中國傳統造型藝術的重要形式。
構圖形式上,具體的圖形在編排上一般是:上端從天際的日月祥雲到山巒聳立,往下則是亭台樓閣,其間穿插樹木花草、飛鳥走獸、流水曲徑,中間出現主要圖形——人物。
左右挽袖構圖呈現對稱結構,往往是一對兩幅完成一個或者一組題材的圖案敘述:如“漁樵耕讀”,往往以打漁、砍柴為左,耕地、讀書為右;“琴棋書畫”則以彈琴、弈棋為左,書畫、繪畫為右。
亦有團花式,以散點式的構圖方式,將主要對象結合在“團花”結構中,輔以植物等裝飾紋樣將其貫穿與連線,完成構圖。

出處記錄

明高濂《燕間清賞箋》:“宋人繡畫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止一二絲,由針如發細者為之,故多精妙,設色開染,較畫更佳,以其絨色,光彩奪目,封神生意,望之宛然,三趣悉備,女紅之巧,十指春風,迥不可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