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校長

拼校長是指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大學的校長們拼演講、拼畢業典禮。因此網路上把這現象說成是“拼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拼校長
  • 時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
  • 分類:拼演講、拼畢業典禮
  • 類型:文化大餐
簡介,類型,人文傳統型,引用潮語型,真誠溝通型,歷史傳承型,創新型,網友熱議,專家觀點,

簡介

拼校長
隨著每年的畢業季到來,大學的校長們也迎來了拼搏的季節:拼演講、拼畢業典禮等等,統稱為拼校長。
作為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作為一種刻骨銘心的生命儀式,畢業典禮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作為“告別禮”的畢業典禮,既度量著校園文化的“體溫”,又見證著教育管理的水平。在五花八門、不勝枚舉的畢業典禮中,如何打動人心、給畢業生留下難以磨滅的青春記憶,歷來不是一件容易事。在畢業典禮上,校長畢業致辭一個比一個精彩,用學生的話說“畢業典禮上校長的演講要是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畢業”。

類型

人文傳統型

拼校長
被學子們稱為“根叔”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2010年短短16分鐘的演講,2000餘字的致辭,被掌聲打斷30次,引發了7700餘名學子起立高呼“根叔、根叔”,並成為當年教育排行榜上的第一位。“根叔”畢業致辭走紅,引發了媒體對高校校長畢業致辭的圍觀。
網名為“雨浪兒”的學生整理了“根叔”近幾年畢業致辭,發現“根叔”的演講主題是一脈相承的。2009年的《牽掛》、2010年的《記憶》、2011年的《未來》和2012年的《遠方》。
華中科技大學的一位校友認為,“根叔”充滿人文氣息的畢業典禮致辭,是華中科技大學多年注重人文素養的歷史傳承。作為一所國內知名的工科院校,華中科技大學連續20餘年舉辦人文講座,老校長楊叔子院士還親自上台講課。因此,“根叔”的畢業典禮致辭,既是學校師生互動的反映,也是人文傳統的傳承。

引用潮語型

2010年開始,高校校長畢業致辭中大量出現網路熱詞,如:這些年從聽周杰倫的《簡單愛》,到欣賞陳奕迅的《浮誇》,你們變得深沉;通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苹什麼”、“鹽王爺”見識了社會暗流等等。
拼校長
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校長的畢業致辭,也被不少網友分別將其體例劃分成道歉體、凡客體、網語體。
校長致辭中的網路熱詞也在翻新,2011年的“傷不起”、“打醬油”等已經被2012年“高富帥”、“白富美”等取代。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孔建益在畢業致辭中說:我相信,通過努力,你們也一定會成為高富帥、白富美。四川大學校長在致辭中也表示,作為川大的畢業生,絕不會把僅僅追求“高富帥”、謀取金錢作為自己的理想。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陳俊明在致辭中再次提到這個詞語:可以不是“高富帥”,不可不是真漢子。

真誠溝通型

2012年6月,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教師蔡霞在畢業典禮上的一番演講,受到學生熱捧,被稱為“霞姐”語錄,其核心要點是婚戀問題:一是忠告男孩子:有事業的男人不愁找不到老婆;二是忠告女孩子:學會與未來的公婆相處;三是要相信愛情。
對此,一些學生認為,真誠溝通比冠冕堂皇的說教悅耳動聽,在當下的社會裡,再用十幾二十年前的諄諄教導、語重心長,誰會聽你的呢。蔡老師說的全是大實話,也是人生的經驗,這樣的師長讓人信服。

歷史傳承型

校長致辭僅僅是畢業典禮這道“文化大餐”的一部分,讓這一天成為每個人最完美的“大日子”,其要點就在於畢業典禮的主基調是學校歷史的傳承。如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畢業獻歌是學校的一個傳統,每屆的畢業典禮上都是畢業生含著淚,合唱著歌曲告別母校。

創新型

還有一些高校敢於創新,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屆學生畢業典禮上,一位在食堂為師生做了30年饅頭的“饅頭大叔”代表職工向畢業生做“畢業贈言”。他說:“我每天的工作非常簡單,早上四點上班,和面、發麵、煮稀飯,然後製作饅頭、花捲、燒賣、各種口味的油餅和包子,每天要用掉三袋麵粉。我做的麵點品種多,口味好,老師學生都喜歡吃。”他最後希望同學們“做人,就要像做饅頭一樣,乾乾淨淨、實實在在!”

網友熱議

拼校長
有網友認為,能讓你刻骨銘心、記憶一輩子的事情並不多,大學畢業典禮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不應當是尋求“最大客群”,用網路熱詞來歡娛大眾。
也有不少學者批評校長致辭中大量引用網路熱詞的現象。在一次校長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指出,校長在畢業典禮這樣莊嚴的場合講這種話實在不可理喻。中國高等教育如果這樣下去,我們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畢業典禮上的“潮語”也遭到了網友詬病。“為什麼都要飆幾句‘神馬都是浮雲’之類的話啊,幾個大學校長都是,我聽著都煩了。”網友何鎮飈在微博上稱,不喜歡校長在畢業典禮上飆網語,有跟風之嫌。網友“Melissa零”認為,各大學興起“拼校長”,校長畢業演講加入網路語,才是讓多少畢業生“傷不起”。
不過,一些畢業生並不這么看。一位畢業生認為,年輕人受網路影響挺深的,校長臨別致辭用我們年輕人的辭彙和語言表達對我們的期待,可能也是出於注重傳播效果和我們接受程度的考慮,這絕非校長不嚴肅、沒文化。

專家觀點

教育學者熊丙奇在《網路語言成為大學校長們新的套話》一文中寫道:真正貼近學生,有個性的表達,是說真話、實話……用什麼表達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演講有思想、有內涵,體現大學精神。如果以此為標準,跟風亂用網路語言,恰恰是很沒有個性、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如果校長本來是一個嚴肅的人,卻故作“時尚”,“讀出”所謂時髦的網路用語,這就把網路語言變成新的套話了。
學者楊朝清:說話與聽人說話,是現代文明的基本共識;作為即將邁出校園的“社會人”,聽見與被人聽見是畢業生的基本訴求。校長作為學校的“領頭雁”,重視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是協調利益關係、理順學生心態的起點。透過畢業典禮校長致辭這面鏡子,我們也可以洞察到畢業典禮乃至校園文化的創新更加注重客群感受,公共服務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邏輯轉變;更加注重具體細節,從形式“圓滿”走向實質“豐滿”。只有不斷縮短師生距離,尊重學生利益表達,增強師生同場互動,畢業典禮才會真正地走進每一位畢業生的心靈深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