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樓(無錫麵館)

拱北樓(無錫麵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拱北樓麵館創辦於1863年,是無錫最老的一家餐飲店。1934年在崇安寺原址重建一幢洋樓開張營業,成為當時無錫規模最大、最新穎的,融茶樓麵點浴室於一體的商店。20世紀80年代末,因市場改造被拆除。1999年,華錦集團公司接手後在勝利門開店,後因經營不善停業。2007年,拱北樓重回崇安寺故里,但到2009年,又因經營不善而再度停業。直到2011年1月初,這家老字號又老店新開。期間還發生了商標被搶注的風波,後在各方努力下拿回了商標。但是現在的拱北樓僅僅是使用了“拱北樓”的名稱,與原先的老字號並無淵源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拱北樓
  • 組成部分:茶樓、麵點、浴室
  • 特色:面,饅頭
  • 創建時間:1863年
  • 近期試運營:2011年1月
  • 地址:江蘇崇安寺
簡介,獨特麵食,相關傳說,發展歷程,地圖信息,

簡介

百年老店拱北樓始創於北門外,是後來移址崇安寺的,不過它在崇安寺也有五十來年的歷史了。清代晚期的無錫北門外游山船浜是個熱鬧所在,燈船碼頭上下處,緊依古運河畔是糧行、紗行、山貨行等客商和四鄉班船集散之處。同治二年(1863),有位毛姓老闆在浜口游弄里開設了拱北樓麵館,此後歷經了六位老闆,一直沿用“拱北樓”這塊老招牌,使拱北樓成了久負盛名的名店。
歷史上北門是客商、班船會集之地,該店營業獨步無錫。據說清末舉人楊乃武,在冤案辯白後南下途中曾到此就餐。歷次戰亂中,其樓幾毀幾建。抗戰勝利後遷至市中心崇安寺。該店主營餚面和小籠饅頭,價廉而味美。麵湯用肉骨、鱔骨和雞吊熬,並加甜汁,面澆頭花色多。麵條粗細均勻,湯味醇鮮、軟而不爛、滑爽不膩,小籠饅頭皮子勻薄而韌,餡心鹹中帶甜,鹵足,屬正宗無錫風味。由於崇安寺改造拆遷,搬至勝利門廣場原五金站繼續經營。
拱北樓拱北樓

獨特麵食

提起吃麵,無錫人都會想到崇安寺里的拱北樓。人們印象中的拱北樓,是它最後在金剛殿舊址上重砌起來的那幢兩層樓房,樓上樓下兩個堂口,樓上供應什錦炒麵、鍋面、老式面和各種花色面,東面的板牆上掛滿了各種麵條的名目和炒菜價目單,大致有上百個品種,僅麵條就有五六十種;樓下供應麵餃、陽春麵、小籠饅頭和菜。樓上的各色麵條體現拱北樓特色。“文革”剛結束時,雖然許多老行業受到很大打擊,但拱北樓的生意仍很興隆。當時麵條分湯麵和拌麵,根據煮熟的程度又分為健(斷生立直)、軟、爛三個層次。
無錫拱北樓無錫拱北樓
拱北樓的面之所以名聞遐邇,主要在於做面和吊湯有一套獨特考究的做法。清末時期,拱北樓做面是將木棍插在厚皮子中央,用手臂不斷跳壓,一面拍上小粉,使皮子薄而不粘,而後用刀切,故名曰“跳面”或“刀切面”。1924年無錫出現了手搖面機,結束了手工拉麵刀切面的歷史。但另有一說,拱北樓自設加工場做面,從1919年到1945年一直保持著刀切面的傳統,1946年以後才改為機軋面。麵條現軋,均勻細長,韌勁好,下鍋後軟而不爛,滑爽不膩,麵湯用豬骨、鱔骨、雞湯吊,放入蔥、姜、鹽、酒提香味,碗內加醬油、味素,並添加甜汁吊鮮頭,所以拱北樓的麵點成為無錫一絕。
拱北樓小吃拱北樓小吃

相關傳說

無錫拱北樓的饅頭和餃面,美味可口,價廉物美,飲譽江浙兩省,它所以有如此名聲,傳說和清代奇案之一——“楊乃武和小白菜”有關。
據傳,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昭雪後,楊乃武搭船從京城返回浙江餘杭老家,途中,船到無錫停憩,楊乃武上岸觀市,見“拱北樓”顧客盈門,便進店小坐,點了小籠饅頭和一碗餃頭面,邊吃邊與食客聊天,對無錫小籠饅頭皮薄鹵多、鹹甜適口,大加讚美,對鮮湯餃面也很滿意,老闆聽了,靈機一動,立刻宣揚,來往客商與當地百姓聽說大名鼎鼎的楊乃武在此小吃,便紛紛前往觀看,一時樓上樓下人到處是人。老闆把楊乃武的讚美之詞,傳遍了無錫城鄉,“拱北樓”的饅頭和餃面隨之名揚於江蘇、浙江兩省,生意格外紅火,許多到無錫辦事和旅遊者都要到“拱北樓”品嘗一下饅頭和餃面。
楊乃武楊乃武

發展歷程

1932年,拱北樓失火,營業一度中止。直到1934年在無錫縣商會會長楊翰西的幫助下,拱北樓老闆周雲亭籌資在原址重建了一幢鋼筋水泥結構洋房,7月份重新開張,是當時無錫規模最大建築最新穎的店堂。樓上共辟三個堂口,其中一個是專供士紳商賈品茗談生意的茶會,一個是專供官商豪門宴客的餐廳,另一個是一般顧客光顧的大堂口,三個堂口設定大理石台面八仙桌十二張,四周玻璃窗,空氣清新,座位舒適。拱北樓聘請著名撈麵師傅蔣阿盤掌灶,李仁泉做饅頭,胡阿全為招待員,並可以電話叫喚,送外賣上門。樓下有一個小堂口,既賣麵點又供茶,另一邊是浴室。拱北樓的業務進入鼎盛時期,賓客如雲,食客如織,聲譽名揚四方。據1935年1月3日《大錫報》的報導,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偕朋友赴拱北樓嘗饅頭和面,連吃了八隻饅頭,不住稱讚“其味絕佳”。
1937年,無錫淪陷,拱北樓被日寇縱火焚毀,周雲亭瀕於破產。直至1940年才租賃到崇安寺皇亭西南首的平房一間,重新復業,拱北樓的早面和饅頭仍負盛名。周雲亭病故後,由其妻支撐了兩年,1949年將店盤給了朱氏。1956年拱北樓公私合營,遷進了整修後的原金剛殿營業,生意一度很紅火,創造了拱北樓後期的興盛。老無錫心目中的拱北樓,其實大都是對1956年期間的印象。
2011年1月19號歇業歇了一年多的百年老字號無錫“拱北樓”在無錫崇安寺試營業。原來的經營人馬已經全部換掉,“拱北樓”這塊牌子也在新一任老闆接盤後被註冊了商號。不少老無錫聽說重新開業特意趕來。
2009年9月初,在崇安寺經營了兩年的“拱北樓”,因為種種原因,還是宣告停業了。一年多來,這家店一直大門緊閉,令人關注。但實際上,當年的10月份,這家店就被現任老闆接盤,不過直到2011年才花費200萬元重新裝修後試營業。拱北樓”這塊牌子原來由無錫元盛有限公司在經營,現任老闆已經把包括房屋產權、註冊商標在內的所有資產全部買下,訊息人士透露總共花了2100萬元,同時為“拱北樓”這塊牌子註冊了商號。

地圖信息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崇安寺步行街皇亭廣場2128號(近中山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