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廊橋

拱北廊橋

該古橋位於休寧縣蘭田鎮嶺下村。據史料記載,該橋始建於宋代,於明萬曆年間和清乾隆年間進行重建,為4墩5孔古廊橋,長70.7米,寬5米,高7.6米,橋上建有遮風避雨的木長廊,廊屋內設靠背長條凳,供行人休息,是安徽省內尚存最長的古廊橋。該橋是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與曾國藩的湘軍拼搏廝殺的地方,1934年冬方誌敏率領的紅軍先遣隊北上,曾在橋上宿夜,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保護價值,2012年被列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拱北廊橋
  • 地理位置藍田鎮迪嶺村汪村組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24小時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拱北廊橋
  • 所屬地區:安徽省黃山市休寧
  • 方言:徽語休黟片休寧方言
簡介,維修工程,一,二,拍攝取景,交通,

簡介

拱北廊橋,又名嶺下橋,4墩5孔,橋長70.1米、寬5米、高7.6米,始建於清朝乾隆十年。是一座“廊屋橋”,是我省尚存最長的古廊橋,2012年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橋上築有遮陰避雨的長廊,廊屋內兩沿設定靠背的長條凳,供行人憩息。臨河的兩邊則是木窗,因呈半封閉式結構,故又稱“拱北廊橋”。拱北廊橋橋下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橋底青山默默,林蔭遮日,橋西菜花飄香,瓦舍參差。1934年冬,方誌敏率紅軍抗日先遣隊過境,曾在橋上過夜。兩岸青山翠綠,炊煙裊繞,橋下流水潺潺,清澈見底;藍天、白雲、青山倒映水中,水底游魚穿梭往來,如夢如幻。歷史上曾多次毀壞,98年經簡易修復後,遊人如鯽,成為黃山旅遊的重要景點志我縣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迪嶺村
該古橋位於黃山市休寧縣蘭田鎮嶺下村夾溪河上,屯(溪)黃(山)旅遊公路邊。據史料記載,該橋始建於宋代,於明萬曆年間和清乾隆年間兩次重建,為4墩5孔古廊橋,長70.7米,寬5米,高7.6米,是我省內尚存最長的古廊橋。該橋是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與曾國藩的湘軍拼搏廝殺的地方,拱北廊橋是一座“紅橋”,1934年冬方誌敏率領的紅軍先遣隊北上,曾在橋上宿夜,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保護價值,2012年被列為我省文物保護單位。

維修工程

近年來,因受雨水、洪水侵襲和樹木雜草等影響,古橋出現上部木質結構腐損、橋墩出現裂縫、墩台部分掏空等問題,搶救維修工作刻不容緩。休寧縣有關方面投入項目資金90多萬元,於1月中旬開始對該橋進行搶救性維修。在加固維修過程中,有關部門嚴格按照文物搶救維修“現狀修復、恢復原狀”的原則,對受損墩台基礎進行加固,對上部結構損毀部分進行維修。

1994年,屯(溪)至黃(山)旅遊公路建成通車之前,該橋為沿線交通和當地村民出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因受雨水、洪水侵襲和樹木雜草影響,致使古橋出現上部木質結構腐損、橋墩出現裂縫、墩台部分淘空等病害。1980年至1999年,黃山市休寧縣曾數度撥款重修。
該橋面原為石板,後被山洪沖毀,改木板橋面,1980年至2003年,休寧縣政府先後4次對該橋進行維修。

2014年,該橋再次被列入黃山市休寧縣危橋改造民生工程建設計畫,投入項目資金90多萬元,於1月中旬組織專業施工隊伍對該古橋進行搶救性全面維修。在古橋維修過程中,嚴格按照“現狀修復原狀修復”的原則,對受損墩台基礎進行加固,對上部結構損毀部分進行修復,並提前兩個月完成全部修復任務。

拍攝取景

最佳拍攝位置:廊橋前、攝影點 ,全景圖在廊橋南面的茶山上可拍。
可拍:田園風光、廊橋、徽派建築等
最佳拍攝季節及時間:廊橋四季皆宜,早晚更加。

交通

交通:
1、航空:乘航班至屯溪國際機場——計程車前往;
2、高鐵:乘京福高鐵至黃山北站——乘公交至市汽車站——換轉至休寧班車轉乘;
3、普鐵:乘皖贛普通鐵路可選擇由黃山站(屯溪)、乘轉公車前往;
4、高速:
上海、江蘇、杭州方向:
徽杭高速(黃山市方向)——休寧樞紐轉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揚(州)績(溪)高速(蕪宣黃)高速——轉徽杭高速(黃山市方向)——休寧樞紐轉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合肥方向:
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江西景德鎮方向:
黃祁景高速——休寧樞紐轉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黃(山)景(德鎮)高速——休寧樞紐轉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福建南平方向:
黃(山)衢(州)景(德鎮)高速——休寧樞紐轉合銅黃高速——市區1號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