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招乍尾
- 外文名:ZHAO ZHA WEI
- 別名:彌蘿莊
- 所屬地區:雲南省祥雲縣米甸鎮克昌行政村
- 地理位置:滇中
- 面積:0.61 km
- 電話區號:0872
- 郵政編碼:672109
- 機場:大理民航機場
- 火車站:祥雲站
- 車牌代碼:雲L
- 方言:漢語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教書育人,文學藝術,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地理位置
位於米甸鎮西邊,距離克昌村委會3.70公里,距離米甸鎮6.40公里,祥雲縣城46、40公里,火車站48.40公里;國土面積0.61平方公里,海拔2,042.00米,年平均氣溫14.90℃,年降水量850.00毫米。
歷史沿革
招乍尾村,史稱“彌蘿莊”,也有“密蘿莊”之說;《德昌史考》中以“苗氏部落”代稱。
約公元前70~100年或公元70~100年,幾個自稱姓苗的人來到淥蘿河畔(招乍尾村址)趕走原有的人家(之前有無人音,無從考證)”鵲巢鳩占“的定居下來,取其地名為”彌蘿莊“(或是之前的地名,無從考證)。
據殘缺漠糊的苗氏墓碑的文字綜述:這些姓苗的人是楚國名人賁皇的後代,屬羋姓中的一個分支,在其祖先經歷了”楚國若敖之亂“的數百年之後,由河南濟源苗亭流亡到此,因此處”草長鶯飛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財興“的狀況與河南濟源的地理環境相似,並選定為棲身之所。隨後,深受中原文化薰陶的苗姓楚人憑藉走南闖北的膽識和吃苦耐勞的進取精神在娶妻生子的同時於淥蘿河兩岸上到龍王廟、下至騏麟村(今鳳來村)的斜坡上墾坡造田;商學並舉,短短百餘年就發展成為四十餘戶、三百多人的村莊,從實力上達到了稱霸淥蘿河兩岸的地位。從痕跡斑駁的苗氏墓園範圍、斷石殘碑的質量、大小,出土的《祖祠序》《文昌宮序》,永勝縣期納街撰寫於1925年的《苗氏族譜》分析:苗氏部落確實有過一段各業發達的時期。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朝庭授權於彌陀莊(今大村)人李羅賽為米甸十二長官司土官:於唐武得四年(621年)設定過西濮州,明崇禎八年(1635年)設定過德昌縣的淥蘿河谷由此改名為長官司箐。苗氏家族與彌陀莊的李氏家族本來就為水源、土地及山產林權的歸屬問題爭端了八百餘年,見李家封了官,矛盾升級到了戰爭邊緣;無奈於李家政權在握,只好將家財萬貫、人丁興旺的優勢發揮在購置馬幫以求八面經商和讀書做官方面。
據《李國正墓序》、《洪發昌墓序》及作為苗氏部落主要田戶之一的《李氏族譜》記載: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苗氏部落作為農產品加工作坊之一的大型榨油房在石頭地(今克昌村下村)建成並投入運營,標誌著米甸境內第一個小型工業的形成。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5年),苗家磚瓦廠在鳳窩坡(今鳳來村)建成並燒制出第一窯磚瓦(之前米甸境內及其周邊有無磚瓦廠無法考正)。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苗家鐵匠鋪在神龍地(今五大箐門口,即岔溝神龍寺村)建成運營;同年,前往“吉雪沃塘”(即西藏拉薩)販運食鹽的馬幫商隊首度凱旋。
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苗氏部落”首爿商鋪(濟源商號)在永勝期納掛牌營業。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5年),“苗氏部落”文昌宮落成。次年(公元1406年)苗家學舍(即私塾)開辦。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苗氏部落”與彌陀莊(今大村、德昌縣府原址)李姓土司之間的矛盾升級、以破壞對方龍脈風水的鬥爭形式,動用勞力72人、歷時3年,將連貫彌陀莊的36座山峰的主峰(今五大箐頭)挑斷(即挑斷山)。
清鹹豐十年(1860年),”苗氏部落“在與土司官府因為水源糾紛的決鬥中元氣大傷,將錢才藏匿西山(三鍋羌)後敗逃他鄉,離鄉之夜縱火焚莊;在’‘彌蘿起大火,三晝煙不滅“之後,一座房屋半坡的村莊不復存在。
清同治七年(1868年),石沉江村一個叫自開達的單身彝族漢子來到彌蘿莊藉助未倒的土牆蓋起茅房住了下來;改地名為”招乍尾“,”招乍“彝話是”箐“,意思就是位居箐的尾部。
同年,牛皮廠(今里仁上村)兩個姓張的兄弟以”自己祖先是與苗家先祖同從河南濟源來到雲南,患兄難弟的遺產豈能落與他人“為由,收姓自的彝族漢子為僕人,雖然沒能要回其它村寨占去的大部份山產田地,但也啟房蓋屋住了下來。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一戶姓楊的人家打著自己是苗氏後人的旗號從觀音箐村遷到招乍尾村,從張氏兄弟手中分去所剩田地的三分之二;此後,苗張兩家為了加強各自實力,收留了外來人員作為佃戶或長工,人口重先開始遞增;到公元1949年,有苗、張、李、夏、陶、曾6姓人家成為永久定居的農戶。
公元1958年,米甸人民公社成立;克昌成立生產大隊,彌蘿莊始稱招乍尾生產隊,俗稱”招尾隊“。
公元2001年,克昌成立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設招乍尾為自然村,統稱招乍尾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9.38畝(其中:田0.00畝,地79.38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5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3畝,主要種植核桃、梨、蘋果、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草地49.00畝;其他面積231.8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三通。全村有3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5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7.14%和57.1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分別占總數的8.57%和8.57%)。
2015年,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瀝青路面;進村道路為混泥土硬化路面,各家各戶飲用自來水,全村建有小水窖2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00畝,有效灌溉率為52.9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該村到2016年初,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00萬元,占總收入的62.5%;畜牧業收入4.50萬元,占總收入的20.0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頭,肉牛5頭,肉羊7頭);林業收入1.30萬元,占總收入的5.8%;第二、三產業收入2.60萬元,占總收入的11.61%;工資性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4.6%。農民人均純收入940.00元,農民收入以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5.3%),在省內務工4人。
特色產業
據現存碑序文獻記載:該村在更早時期主要以馬幫營運、鑄犁、榨油,以水為動力的碓、磨、碾房為主要經濟來源。
公元1959年起,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2006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1.07%。
人口衛生
更早時期無記載。
清末民國時期,患者靠民間游醫診治,以中草藥為主。
公元1949~1979年,一般疾病由赤腳醫生診療,重病患者送米甸人民衛生所或祥雲縣人民醫院救治。
該村2006年有農戶35戶,共鄉村人口126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55人。其中農業人口126人,勞動力7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2人,參合率57.1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室3.6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2公里。
教書育人
《李國正墓序》記載:明永樂三年(公元1406年),苗家學舍(即私塾)開辦;因此,該村雖然是歷史上興辦教育最早的鄉村之一,但由於人世蒼桑、興衰無常等原因長期頹廢,以至中斷。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米甸鎮創辦米甸國小時,該村只有家境稍好的張姓子弟一至二人入學就讀。
公元1969年,立丕國小成立,該村小孩有了充分的入學條件。
從公元1406年苗家學舍(即私塾)開辦到公元1969年的563年間,該村教育數度興衰、時斷時續,雖學子不多,但人才輩出;鑄造了《人力挑斷山》的千秋壯舉,留下了《三鍋羌》的優美詞章,釀就了“苗氏部落的豐厚文化和《散金碎銀》厚重底蘊。”苗氏時代有探花舉人、商界精英;民國時期該村的書法和繪畫頗有名氣。
2015年止,該村共有高中生5人,大學生1人,作家1人。
文學藝術
紀實傳說:《挑斷山》 張正康 整理
本土歌謠:《金山崗》
長篇小說:《散金碎銀》,張繼前著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7.08畝,有固定資產28.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尚未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黨員1人。該村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完成危房改造項目
(2)建成農民科技圖書室
(3)建成農村遠程教育室
(4)建成村廣播室
(5)建成一個比較規範的村衛生室
(6)建設村計畫生育活動室
(7)組織開展好村民實用技術培訓,轉移富餘勞動力
(8)組織村民業餘文藝、體育隊伍,開展好文娛活動,弘楊民族文化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產業:結合克昌山林資源優勢,發展核桃250畝,引進優良畜種,發展種植、養殖業。重點是改造低植林,新建優植林木。開發集體經濟林木,擴大招商引資,爭取企業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