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拋貓節
- 定義: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 地點:比利時西部邊陲
- 起源:中古時期
來歷,拋貓過程,
來歷
拋貓節起源於中古時期。據說,那時候鼠疫流行,人們為了止住鼠疫,於是向老鼠求情,並把老鼠的天敵——大大小小的貓從高處拋下摔死,以討好老鼠,讓他們高抬貴手,給人類留一條生路。後來,人們又覺得貓死得冤枉,對不住它們,於是就把這一天定作貓節,以紀念那些冤死的貓。
拋貓過程
在貓節那天,伊泊爾的街頭巷尾、地上空中,到處都是貓的廣告。畫著貓臉的孩子們天真爛漫,在人群中穿來擠去,嬉戲打鬧。商店裡、小攤上,賣的都是與貓有關的紀念品。在鎮中心的廣場上,兩隻由小孩扮成的小黑貓被關在木籠里,旁邊還有兩個全副古代裝束的武士在旁邊看守著。據說這是兩個即將要押赴刑場、執行死刑的“囚犯”
貓節化妝遊行一般是在下午3點開始。先頭部隊是一隊穿著貓衣、戴著貓帽的貓鼓樂隊,它們敲著鼓樂緩步行進,幾十隻身穿緊身衣的小黑貓緊隨其後。這些小黑貓非常活潑可愛,他們有的坐在馬車上,有的穿著旱冰鞋,時而還“咪咪”地叫上幾聲,逗得跳邊的觀眾哈哈大笑;他們時而又把糖果拋向人群,引得孩子們跟在小貓後面跑著、搶著、叫著、笑著,無比開心。
後面的化妝遊行隊伍大都排成方陣隊形。遊行的人興高采烈,載歌載舞,通過表演和模型,向人們講述貓的歷史、傳統和故事。相傳人們對貓的崇拜始於公元前1000多年,此時遊行隊伍中便出現了一個象徵著古埃及貓的聖城的巨大模型,那些身穿華麗服飾的達宮顯貴們紛紛前往朝拜。
那些由妙齡少女扮裝的白貓和花貓,隨著歡快的音樂,表演著各種舞蹈,有時還擺出一些哈意深遠的造型。還有一些表演就好像是中國的童話劇,如小白貓怎樣勇敢地趕走老鼠、保護穀倉,小花貓如何機智地救起了受傷的小鳥等。“貓後”的出現使人們歡呼雀躍,只見由一個漂亮少女扮裝的“貓後”,端坐在裝飾華麗的花車上,在群貓的簇擁下,緩緩行進,顯得是那樣的雍容華貴、光芒四射。她不時地向兩邊的觀眾招手致意,有時還投以飛吻,從而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到了中世紀,貓的厄運開始了。據說是因為人們懷疑貓是女巫的化身,而黑貓更是不祥之兆,於是開始厭惡貓和殺貓,那些倒霉的黑貓更是在劫難逃。遊行隊伍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場面和故事:兩隻黑貓吃掉了老鼠馬基家的成員,馬基於是集合了一支由老鼠、田鼠和狗組成的聯軍,向貓城發起攻擊,最後攻克了城堡,並抓住了那兩隻小黑貓……
公正的法庭對這樁“貓鼠案”進行了公開審理,最後以“吃鼠罪”判處兩隻黑貓死刑。這時,一輛裝有火藥的模型車緩緩前進,車上放著一隻大木桶,被判死刑的貓就要在這裡處決。還有與貓為伍的女巫也被人們關在木籠里遊街示眾。當模型車經過中心看台時,兩名刀斧手突然沖向路邊人群,並抓住了兩個小孩當“替罪貓”。
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和滾滾濃煙,兩隻“替罪貓”被抓住雙腳,扔進了桶里。路邊的觀眾被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呆若木雞,茫然不知所措,看台上不時發出陣陣的驚呼聲。此時,只見“替罪貓”從木桶下安然無恙地走了出來,並迅速地跑迴路邊他們父母身旁。此時,人們才如釋重負,一顆懸著的心便隨之落了下來,並對這一精彩表演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遊行結束
遊行結束後,人們湧向教堂鐘樓的廣場,邊休息、邊等待新的節目。鐘聲在暮色中響起,人們不約而同的抬起頭,向鐘樓上看去。在鐘樓三層的平台上,一個身穿紅白兩色服裝的小丑出現在人們眼前,他手裡抱著纏有絲帶的黑色長毛絨貓玩具,按傳統,小丑馬上就要往下扔貓了。據身旁一位當地人說,人們每年舉行這種活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使大家有機會痛痛快快地玩一下,休息一下;二是圖個吉利,因為把黑貓拋下摔死,寓示著惡魔已除,這一年內將太平無事。
人們懷著極大的希望,靜靜地等待著,祈盼能接住小丑拋下的貓玩具。有些孩子等的不耐煩了,便大聲高呼小丑的名字,讓他趕快把玩具貓扔下來。可小丑卻不理不睬,不慌不忙,在平台上悠然自得地來回走動著,時而向下面招招手,時而向人群做個怪樣,時而還跳幾個迪斯科。下面的人等急了,打著噓聲,正當你等煩了、不注意的時候,小丑忽然向下拋一隻貓玩具。人們朝著貓玩具的著落點,蜂擁而上,搶到貓玩具的人興高采烈,手舞足蹈,但更多的人則高聲叫著、呼喚著,希望小丑趕快把貓玩具拋給自己。在前後約半小時的時間裡,小丑共向下拋了30多隻貓玩具。貓節達到了高潮,整個“貓城”都沉浸在興奮和狂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