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馬得雷

“拉馬德雷”是一種高空氣壓流,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馬得雷
  • 別稱:一種高空氣壓流
  • 套用學科:氣象
  • 適用領域範圍:氣壓流
簡介,周期,

簡介

因此拉馬德雷現象也稱為太平洋十年濤動,兩個月亮赤緯角極大值時期和一個月亮赤緯角極小值時期組成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強潮汐導致災害多發;兩個月亮赤緯角極小值時期和一個月亮赤緯角最大值時期組成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潮汐強度變小導致全球加速變暖。

周期

表2 1940-2007年月亮赤緯角變化周期(據郭增建 等,1996)
年份
赤緯角
年份
赤緯角
年份
赤緯角
1940-1942*
1949-1951*
1959-1960
18.5
28.5
18.5
1968-1970
1977-1979
1986-1988
28.5
18.5
28.5
1995-1997
2005-2007*
2014-2016*
18.5
28.5
18.5
月亮赤緯角大約18.6年一個周期,一個拉馬德雷循環約56年,1946-1976年為拉馬德雷冷相位,從2000年開始地球再次進入拉馬德雷冷相位,雖然查不到具體的數據,19世紀的冷相位時期大約在1889年 1834年和1778年的後20-30年。
太陽黑子和潮汐的對應關係
太陽黑子極小期
時間(年)
潮汐極大年時間
時間差
奧特極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22年
麥蒂威密訥極小期
1150-1200
1120
滯後30年
沃爾夫極小期
1270-1350
1264
滯後6年
斯玻勒極小期
1430–1520
1425
滯後5年
蒙德極小期
1620-1710
1629
超前9年
道爾頓極小期
1787–1843
1770
滯後17年
21世紀極小期
2007- ??
1974
滯後33年
從2000年開始,地球已經進入新一輪拉馬德雷冷相位時期,2007年開始,太陽黑子極小值再次進入延長期,
可以看到;從上面的表格和計算可以看到1778年(準許兩三年的誤差)地球進入拉馬德雷冷相位,而1787年開始,地球進入道爾頓太陽黑子極小延長期,所以現在的時期和太陽黑子的道爾頓極小延長期極其近似,這也是有些學者認為未來的氣候是道爾頓時期的一次重複的主要原因。
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災害鏈
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特大強震、嚴重低溫凍害、異常旱澇、強風海嘯、流感爆發時空有序發生,形成災害鏈。
統計規律表明,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全球強震、低溫、乾旱、洪澇、颶風伴隨拉尼那、流感伴隨厄爾尼諾將越來越強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嘯和今年年初的低溫暴雪凍害是自然界對人類發出的警告: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的災害鏈已經啟動,人們必須有所準備[10]。
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自然災害呈鏈狀相互連線,彼此激發,為人類預防預測災害提供預兆和信號。
1.地震和火山災害
當“拉馬德雷”現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現時,北美大陸附近海面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溫度卻異常下降。與此同時,太平洋高空氣流由美洲和亞洲兩大陸向太平洋中央移動,低空氣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當“拉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現時,情況則
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覆升降導致地殼蹺蹺板運動,引發強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
1889年以來,全球大於等於8.5級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馬德雷冷位相發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馬德雷暖位相發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馬德雷冷位相發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馬德雷暖位相發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馬德雷冷位相已發生4次。規律表明,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全球強震的集中爆發時期和低溫期。2000年進入了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
2010年冰島火山的異常噴發值得關注。
2.颱風和颶風災害
2007年以來,登入我國的颱風增多,時間、地點比較集中,造成損失較大,部分地區重複受災,損失嚴重。中國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登入颱風急劇增多。
近60年的數據記錄中,颶風的出現存在一個周期性模式。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上一次的颶風高活動期是從1926年到1970年,曾重創美國東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區。從1970年到1994年颶風轉入低活動期。1995年,新一輪的颶風高活動期開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規律:從拉馬德雷暖位相轉到冷位相,颶風為高活動期,從拉馬德雷冷位相轉到暖位相,颶風轉入低活動期,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溫,其物理機制也很明顯。1995-2030年是拉馬德雷從暖位相轉入冷位相,颶風活動重新進入高活動期。
3. 低溫
全球20世紀初的低溫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溫和80年代後的迅速增暖,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的轉變一一對應。我國連續18年暖冬的終結是2000年進入拉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嘯的自然結果。
強震頻發與低溫凍害有很好的對應關係,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溫說”是一種合理的解釋:海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巨震產生海嘯,可使海洋深處冷水遷到海面,使水面降溫,冷水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降溫近20年。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氣溫上升與人類活動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關,同時這一時期也沒有發生巨大的海震。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溫,其降溫的物理機制也很明顯。伴隨拉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颶風的增強,近20年內全球氣溫將逐漸變冷。
歷史記錄表明,在“拉馬德雷”的“冷位相”時期,厄爾尼諾年(拉尼娜年)易發生嚴重低溫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國發生的嚴重低溫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馬德雷”的“冷位相”。
既然如今的氣候趨勢極為近似與道爾頓極小期,需要重點關注在1790年以後,中國所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事件。
中國當時處於嘉慶(1796-1821年)年間和道光(1821-1850)期間,我們知道,嘉慶是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完美的符合氣候的變化周期,在嘉慶年間,老百姓無法生存下去,只好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在嘉慶一朝,先後爆發了湘、黔苗民起義,湖南、廣東、廣西瑤民起義,川、楚、陝白蓮教起義,豫、冀、魯農民起義,動搖了清朝的統治根基。
雖然有貪官污吏的因素,但是一直認為百姓冒著殺頭的危險揭竿而起,生存的壓力是第一要素,在古代的農耕社會,吃飯穿衣無法保證時,百姓自然民變。
到道光年間,我們記得最清楚的自然是道光饑荒,數省饑民,從清史錄可以明顯的總結出,在1800-1900期間,清朝的自然災害遠遠超出前期的各個朝代以及清朝的乾隆以前的時期,其中水患 乾旱接連不斷的發生,最終導致清王朝的滅亡。
具體數字過於繁雜,網上一搜便知,清朝道光年間水災旱災蝗災都到達高峰期。
--------------------------------------------------------------------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記住去年曾經發生冰島火山噴發,噴發高度達到12000米左右;今年初以來,紐西蘭 智利 秘魯 日本等國四五級以上的地震頻發,日本 俄羅斯遠東 菲律賓火山持續噴發,這些自然事件都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可以舉一段歷史上例子,說的是歐洲的情形,當時中國處於嘉慶末年,各地大規模農民起義,接著就是道光饑荒的年代。
1816年是上一次太陽黑子極小延長期的時段,同樣處於拉馬德雷的冷相位時期,當時的標誌性事件是1815年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
1816年廣泛的農作物歉收使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出現了“糧食騷亂”,激發了席捲歐洲大陸的革命激情。在美國,飢餓的人群往西遷移,改變了農業結構,拓展了領土。在中國,饑荒導致民變,引發了清朝由盛轉衰的道光蕭條。同時自然的陰霾還影響到繪畫風格和文學基調,促進了新宗教的誕生,新發明的湧現。一次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影響了整個世界的走向。而自然史學家,把這一連串變化部分歸因於印尼的一次火山爆發。百年後,專家們開始擔心,冰島火山爆發是否會讓地球重返寒冷。
1816年,全球性的低溫襲擊了從歐洲、美洲甚至中國,據保守估計1816年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0.7 。在西方,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在民間的記憶里被稱為“凍死人的1816年”。嘉慶年間的雲南饑荒與西方所說的“無夏之年”有共同的氣候背景。
1816年的夏季低溫令自然生態崩潰,但是極端氣候的原因何在?一般認為這一年的太陽磁場活動非常不活躍,用科學術語說就是處於道爾頓極小期。這段磁場不活躍期從1795年一直持續到1820年。在此之前的蒙德極小期造成了北半球持續70年的連續低溫。
所謂的蒙德極小期是指1645年到1715年太陽黑子顯著減少的這一段時期。這一結論是英國天文學家蒙德發現並提出的。在蒙德最小期時,歐洲的天氣比平常冷得多,倫敦人可以在冬天結凍的泰晤士河上舉辦各種活動。蒙德極小期夾在更加寒冷的時期小冰期的中間,1450年到1850年這段時間被稱為小冰期。在這段時期內,歐洲許多地區的冰川都有所擴大,溫暖的夏天消失了,河流、港口和運河都凍結了。第二個因素是在道爾頓極小期期間,太陽偏離了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這種情況每178-180年就出現一次。但是造成1816年寒冷現象的更直接原因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噴發。
1815年4月5日,沉睡了五千年的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岩漿噴薄而出,氣勢洶洶。五天之後,也就是1815年4月10日晚7時左右,坦博拉火山岩再次爆發,隨後斷斷續續持續百餘天。這是坦博拉火山近兩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噴發,也是有史以來、有文字記載的傷亡程度最為慘重的一次火山災難,遇難人數總計11.7萬。
當煙霧消散以後,坦博拉火山已“噴掉了山頂”,其高度從4100米銳減到2850米。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劇烈程度相當於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的十倍,噴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大氣圈中形成一個層面,它“一手遮天”,將太陽釋放給整個地球的光和熱給擋在了外面,導致低溫天氣。
因為火山灰在大氣層中需要時間流動,所以並沒有立刻影響附近地區的氣候,直到1816年影響才顯現出來。在此之前還有兩次火山爆發,分別發生在1812年的加勒比海地區和1814年的菲律賓,在大氣層中早已存在的火山灰因為坦博拉火山的噴發更加嚴重。
當時歐美的日記和報紙詳盡記錄了1816年的天氣,比如天空中不尋常的顏色,巨大的太陽黑子和其他怪異現象。這些資料從側面證實了今天的自然史學家的研究:太陽磁場的改變,巨大的火山噴發和太陽黑子活動造成了北半球的饑荒、乾旱和毀滅性的雨雪天氣。1770年潮汐最大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