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文學生涯,論文集,影響,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1817年10月,愛默生14歲時,他入讀哈佛大學並且被任命為新生代表,這個身份讓他獲得免費住宿的機會。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間他會到Ripley 伯父在麻薩諸塞州瓦勝市的學校進行輔導及教學事務。在校期間,他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豐富了思想,開闊了視野。
1821年愛默生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協助自己的兄弟在母親的家中設立一所給年輕女性就讀的學校,這是在他於切爾姆斯福德設立自己的學校以後的事;當愛默生的兄弟前往哥廷根讀神學時,愛默生負責主持這所學校。之後數年,愛默生都過著擔任校長的日子,然後進了哈佛大學神學院,並於1829年以一位論派牧師的形象嶄露頭角。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埃倫·塔克,她在20歲時因罹患肺結核,於1831年2月8日過世。
1832年,一次與教會幹事關於聖餐服務的管理權爭執及關於公眾祈禱的疑慮讓他辭職了。1832年以後,愛默生到歐洲各國遊歷,結識了浪漫主義先驅華滋華斯和柯爾律治,接受了他們的先驗論思想,對他思想體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在1832年至33年間,愛默生到歐洲旅遊,這段經歷記載在《英國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1856年)中。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威廉·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和托馬斯·卡萊爾。在旅程結束後,愛默生與卡萊爾仍繼續聯繫,直至卡萊爾於1881年逝世,愛默生在美國充當卡萊爾的代理人。愛默生的旅遊地點不限於英國,他也去了法國(於1848年)、義大利和中東。
愛默生回到波士頓後,在康科德一帶從事布道。這時他的演說更接近於亞里士多德學派風格,重要演講稿有《歷史的哲學》、《人類文化》、《目前時代》等。 愛默生經常和他的朋友梭羅、霍桑、阿爾柯、瑪格利特等人舉行小型聚會,探討神學、哲學和社會學問題。這種聚會當時被稱為“超驗主義俱樂部”,愛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超驗主義的領袖。
1835年,愛默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康科德買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他在那裡亦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亞·傑克遜。他稱她為利迪亞人而她稱他為愛默生先生,倆人生下的孩子是華都、艾倫、伊蒂絲和愛德華·愛默生。艾倫是以他前妻的名字命名,這是利迪亞的建議。
文學生涯
1835年9月,愛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知識分子創立了“超驗俱樂部”,直到1840年7月,愛默生用化名出版了他在1836年9月創作的第一本小品文《論自然》(Nature)。當作品成為超越論的基本原則時,很多人立即認為這是義大利的作品。
1837年愛默生以《美國學者》為題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辭,宣告美國文學已脫離英國文學而獨立,告誡美國學者不要讓學究習氣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隨傳統,不要進行純粹的模仿。另外這篇講辭還抨擊了美國社會的拜金主義,強調人的價值。被譽為美國思想文化領域的“獨立宣言”。
1年之後,愛默生在《神學院獻辭》中批評了基督教唯一神教派死氣沉沉的局面,竭力推崇人的至高無上,提倡靠直覺認識真理。“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內心深處認為對你合適的東西對一切人都適用……”文學批評家勞倫斯·布爾在《愛默生傳》所說,愛默生與他的學說,是美國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1838年他獲邀回到哈佛大學神學院為畢業典禮致詞。("Divinity School Address")他的評論立刻震驚整個新教徒的社會,因為他說明了當耶穌是一個人時,他並不是神(當時人們寧願沒有聽到這樣的言論)。因此,他被譴責是一名無神論者,並毒害了年輕人的思想,面對著這些批評他並沒有作任何回應或辯護。在之後的40年,他沒有再被邀請到哈佛大學演講了,但在1880年代中期,他的立場規範成為一位論派的教義。
論文集
1840年愛默生任超驗主義刊物《日晷》的主編,進一步宣揚超驗主義思想。後來他把自己的演講彙編成書,這就是著名的《論文集》。《論文集》第一集於1841年發表,包括《論自助》("Self-Reliance")、《論超靈》("Over-soul")、《論補償》、《論愛》、《論友誼》等12篇論文。三年後,《論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這部著作為愛默生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思想被稱為超驗主義的核心,他本人則被冠以“美國的文藝復興領袖”之美譽。
愛默生與納撒尼爾·霍桑以及亨利·戴維·梭羅是友人關係,並常在康科特與他們散步。愛默生激發了梭羅的天資。梭羅在愛默生居住的傑克遜郡 (科羅拉多州)華爾登湖(Walden),也建了一座屋子。當梭羅住在華爾登湖時,愛默生提供了食物,並雇用梭羅完成一些工作。當梭羅在兩年以後離開華爾登湖時,愛默生也因要四處旅行去演講而離開了,當時梭羅便住在愛默生的家。
他們友好的關係卻因梭羅出版第一本書《河上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時,愛默生給了粗劣意見後而破裂了。本書沒有很廣泛的設計,而愛默生卻帶他去見自己的代理商,這讓梭羅得承受出版此書的成本和風險。本書讀者不多,這梭羅開始背負債務。最後,他們二人調和了一些分歧,但梭羅在私下仍譴責愛默生逐漸偏離了他最初的人生觀,而愛默生開始將梭羅看成是一個厭世者。愛默生對梭羅於19世紀時的頌詞給了負面評價。
愛默生雖是個抽象而深奧的作家,但他的演講仍然有很多人來聽。愛默生的作品,是以其日記中對針對事物觀察後的意見為主,在他還在哈佛大學就讀時已有寫日記的習慣,那些日記都被愛默生精心地編好索引。他把自己的經驗及想法寫在日記中,並帶出一些有意義的訊息,並與他密集且濃縮過的演講精華相互結合。後來他修訂並潤飾演講內容,好放在他的散文及一些其他作品中。
影響
愛默生過世之後,被葬於麻薩諸塞州康科特郡的斯利培山谷公墓。在2006年5月,也就是愛默生髮表了“神學院致辭”168年之後,哈佛大學神學院宣布了UUA(Unitarian Universalist Association)的創立。
愛默生收錄在《Collected Essays: First (1841) and Second (1844) Series》的很多散文,都被認為是100本巨著之一。
愛默生的《論文集》讚美了人要信賴自我的主張,這樣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愛默生以一個超驗主義者的口吻,平靜地敘說著他對世界的看法、超驗主義結合併滲透了新柏拉圖主義和類似加爾文教派的一種嚴肅道德觀和那種能在一切自然中發現上帝之愛的浪漫派樂觀主義。
愛默生喜歡演講,面對人群令他興奮不已,他說他感覺到一種偉大的情感在召喚,他的主要聲譽和成就建立於此。他通過自己的論文和演說成為美國超驗主義的領袖,並且成為非正式哲學家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哲學精神表現在對邏輯學、經驗論的卓越見解上,他輕視純理論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認為它體現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則。
除《論文集》之外,愛默生的作品還有《代表人物》、《英國人的特性》、《詩集》、《五月節及其他詩》。
愛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於一身。他的詩歌、散文獨具特色,注重思想內容而沒有過分注重詞藻的華麗,行文猶如格言,哲理深入淺出,說服力強,且有典型的“愛默生風格”。有人這樣評價他的文字:“愛默生似乎只寫警句”,他的文字所透出的氣質難以形容:既充滿專制式的不容置疑,又具有開放式的民主精神;既有貴族式的傲慢,更具有平民式的直接;既清晰易懂,又常常夾雜著某種神秘主義......一個人能在一篇文章中塞入那么多的警句實在是了不起的,那些值得在清晨誦讀的句子為什麼總能夠振奮人心,歲月不是為他蒙上灰塵,而是映襯得他熠熠閃光。
愛默生在美國文化與文學史上的最大的功績在於,他堅決主張建立獨立的民族文化與文學。他反對蹈常襲故,步人後塵。他宣揚新大陸的精神獨立。愛默生的這種思想在其著名的《美國的哲人》中又得到進一步的發揚。愛默生要求美國思想家要”認識自己“,”觀察自然“,旁搜博採他人之長,創造新大陸的新文化,寫出自己時代的書,在力求達到本身完善的同時,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他要求美國哲人做獨立思考者,而不是別人思想的應聲蟲。
他指出,書籍包含著過去時代的智慧,但是不能對過去亦步亦趨,不能規行矩步。他要求學者成為一個宇宙,而不是被拉到自己軌道之外的衛星。有些觀點是創造性的,有些行為是創造性的,有些辭句是創造性的,這些都是從心靈本身感覺到的善與美中自然地湧出的。他警告說,過去的天才可以成為今天創造天才的仇敵,莎士比亞可以”化“掉現代人的獨創風格。美國學者應該向前看,把眼睛長在頭的前面,滿懷希望寫出自己時代的書,每個時代都應該寫出自己時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