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河

拉林河

拉林河(滿語:lalin bira 意爽快)是松花江大支流,也是松花江幹流源頭之一。拉林河發源於長白山張廣才嶺的背陰山西麓,全長448公里(一說450公里),流域面積21844平方公里(一說流域總面積1921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變化極大,在23-62億m3之間。流經黑吉兩省,中下游是兩省界江。大支流牤牛河和溪浪河的水量大於上游幹流。其他支流還有石頭河、卡岔河等。匯集高山融雪的拉林河與牤牛河流經五常縣境內,因水量大、水質好、造就了聞名世界的五常大米

名片圖:拉林河黑龍江省雙城市蘭棱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拉林河
  • 別稱:蘭棱河
  • 所屬水系:松花江幹流右岸較大支流
  • 地理位置:黑龍江、吉林交界
  • 流經地區:五常市、雙城市舒蘭市榆樹市扶餘縣
  • 發源地:張廣才嶺南部的別石砬子山
  • 主要支流:牤牛河、溪浪河、石頭河、卡岔河
  • 河長:450公里
  • 河流面積:19215平方公里
  • 河口雙城市多口店
  • 河長:胡家福 
幹流情況,名稱由來,河道走向,河道特徵,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堤防,治澇,水庫,引水,排澇,航道航運,

幹流情況

名稱由來

據五常市志,拉林河,遼稱淶流水,金稱淶流河,明稱納憐河。拉林河是淶流的諧音。舒蘭市志記載:拉林,滿語“爽快之意”“遼史”作喇離,《金史》作“落黎”,明為“納林河”,清初為摩琳河。

河道走向

拉林河發源於張廣才嶺南部的別石砬子山,大致自東南向西北行,中下游為黑龍江省、吉林省的界河,黑龍江省境內流經五常市、雙城市,對岸的吉林省流經舒蘭市榆樹市扶餘縣等縣(市),在雙城市多口店(對岸為扶餘縣的伊家店鄉西山屯)附近匯入松花江。其多數河段為黑龍江、吉林兩省界河。全長448公里。
拉林河源頭在黑龍江省五常市與吉林省敦化市交界長白山山脈的張廣才嶺南部,敦化縣稱別石砬子山,五常市稱老爺嶺(大禿頂子)。
拉林河五常市向陽鎮一段拉林河五常市向陽鎮一段
出源後向西北,經五常市沈家營、南蛤拉河子,於大青咀子山(海拔406.5米)腳下流入吉林省吉林市的舒蘭市東境,入境時河有三流,左流為主流,流向西北,其左岸為舒蘭市金馬鎮,右岸為黑龍江省五常市向陽鎮。拉林河流至杜家油坊有芹菜河自南匯入。主河過永勝屯,有新立溝自東南來注,拉林河過森工鐵道的西陽車站後,於老龍灣北出境,流經舒蘭市河長19公里,河寬45—60米,河床深1.6米,河道坡度1.35‰。
拉林河榆樹市雷劈山段拉林河榆樹市雷劈山段
吉林省長春市的榆樹市境內,拉林河流經榆樹市北部的泗河鎮、延和朝鮮族鄉、育民鄉,有大荒溝、灰塘溝、懷家溝、日升河4條較大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拉林河,形成拉林河水系,境內流域1 685.5平方公里。榆樹市境內有土橋鎮玉皇廟水庫,城發鄉石塘水庫,於家鎮向陽水庫、於家水庫,恩育鄉蘇家崗水庫5座中型水庫;有秀水水庫、團山水庫、淹死狼溝水庫等6座小型水庫。總蓄水量達2億立方米。全市有6.7公頃以上自然湖泡23處,水面467公頃,占總水面面積的1.7%。境內流長108公里,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主要支流有卡岔河、大荒溝、灰塘溝等。
五常市境內,拉林河流經杜家鎮、興盛鄉、五常城區、營城子滿族鄉(牤牛河匯入)、紅旗滿族鄉進入雙城市境內,縣內支流縱橫密布,較大支流右岸有牤牛河,左岸有溪浪河。拉林河同其支流牤牛河由東南流向西北,支流、毛溝密如蛛網,遍布全境。
拉林河扶餘市、榆樹市交界的珠爾山一段拉林河扶餘市、榆樹市交界的珠爾山一段
雙城市境內,拉林河由五常市入境,流經單城鎮的前房子至金城鄉的小嘴子屯折向北。繞經花園、半拉城子、白土崖子、前對面城、後對面城到萬隆鄉板子房入松花江(河對岸是吉林省松原市的扶餘縣伊家店鄉西山屯)。流經雙城市境全程135公里,集水面為46平方公里。流量105立方米/秒。
扶餘市境內,由蔡家溝鎮珠山入境,向西北至伊家店鄉蟻螞哈匯入松花江幹流。

河道特徵

向陽山以上為上游段,支流匯入較多。地處中山、低山和丘陵區,崇山峻岭,地勢較高,一般高程為海拔400至1 600米左右,地面比降為1/200至1/600。谷窄流急,在沈家營處河寬55米,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向陽山至牤牛河口為中游段,屬丘陵高原及河谷平原區,比降變緩,高程為海拔200至400米,地面比降為1/1 000至1/2 500,河谷變寬,一般在2公里以上,最寬達5公里。水流變緩,河道彎曲。汛期洪水常泛濫成災。牤牛河口以下為下游段,屬平原區,地勢較低,高程為海拔150至170米,地表平坦開闊。地面比降為1/3 000至1/4 000,河谷較寬,一般3至15公里,水流緩慢,河床蜿蜒曲折,且多串溝,洪水常出槽泛濫成災。兩岸有5米左右高的階地,土質肥沃,是本縣重點農業區。
幹流在溪浪河口以上為上游,屬於山區,河槽深狹,比降較陡;溪浪河口至卡岔河口為中游,河道比降漸緩,河谷逐漸開闊,五常水文站處,中高水位時最大水面寬750—1800米,最大水深3.2—5.6米;枯水位時最大水面寬240米,最大水深0.4米。卡岔河口至入松花江河口為下游,河寬多蛇形,中低水位時河床無明顯界限,蔡家溝水文站處,中高水位時最大水面寬170米,最大水深4.4—6.4米;枯水位時最大水面寬160米,最大水深2.6米。

水文特徵

拉林河最大洪水發生在1956年,五常水文站處洪峰流量2 470米/秒,牤牛河最大洪水發生在1960年,大碾子溝水文站處洪峰流量為1 440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O.68公斤/立米,年侵蝕模數為32噸/平方公里,年輸沙量20.1萬噸。封凍日期11月中旬,開河日期4月初,封凍天數130至150天,最大冰厚1.13米,最高水溫30.6℃。各河危水化學類型主要為重炭酸鈣型,其次為重碳酸鉀、鈉、鈣型,礦化寵為0.05~0.43克/升,屬於淡水。硬度為1.12~1.4度(德國度),屬於極軟水類型,PH值在6.7~7.3之間,屬於中性或弱喊性水。水溫為12-18℃(灌溉期),各河流水質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標準,為完全適應灌溉水質。

主要支流

拉林河位置圖拉林河位置圖
牤牛河:發源於本縣沖河鎮大禿項子山西坡。遼金時稱暮棱河,清朝時稱莫勒恩河,民國初期叫漠泥河,忙牛河是漠泥河的諧音。牤牛河由東南流向西北,經四平山在沖河附近有支流沖河匯入,再經龍風山水庫,北折至志廣鄉新立屯附近,又有支流大泥河匯入,折向西流,在營城子鄉馬青山屯附近流入拉林河。牤牛河有主要支流14條,支溝183條,河長約201公里,流域面積5 300平方公里。
大泥河,牤牛河水系一支流,發源於縣境內珍珠山鄉,由雞冠砬子、青溝吉嶺和葦安山的多股溝叉匯集而成。境內流域面積1 198平方公里,流長62公里,河寬35米,多年平均流量3.48秒立方米,經老街基鄉、三陽鄉入五常縣牤牛河。
沖河,牤牛河水系一支流,發源於境內珍珠山鄉南部老禿頂西坡,全長36公里,境內流長29公里,寬100米,境內流域面積5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0秒立方米,水勢急湍,經珍珠山鄉境內三道沖河入五常縣境牤牛河。
溪浪河:發源於吉林省蛟河縣禿頭山,元代稱活淪水。上游有細鱗河、呼蘭河(霍倫河)、珠琦河等幾個支流,流至舒蘭縣的平安附近匯合,向北流入本縣,稱溪浪河,至五常灌區二道通攔河壩上注入拉林河。在本縣境內流長24公里,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
細鱗河,為拉林河的一級支流。源於縣內禿老婆頂子山北麓,海拔1 098米,東經127。1 1’,北緯43。58’。出源東流至上營鎮的會康屯轉東北,至健康屯折向正北,過馬鞍山屯有左支流馬鞍山溝匯入;至東安屯有右支流東安溝自東來注,至西安屯又有西安溝由西注入。細鱗河因昔日盛產細鱗魚而得名, “細鱗”滿語為“鯉拐子”即小鯉魚,又名錫蘭河, “錫蘭”滿語為相連,因河有兩源(呼蘭、細鱗)故名,又日“雙川河”,今亦稱溪浪河,則以近音而言也。
呼蘭河(霍倫河),為拉林河的二級支流,細鱗河(溪浪河)的一級支流,源於縣內大禿頂子山南麓,海拔l 250.2米,系東經127。437,北緯44。127。出源後流至鴨子架山折西,過長安堡轉西北,至榆樹溝有左支流榆樹溝河自西南來注;至榆樹溝屯北又有右支流柳樹河自東匯入,至桂家街有左支流新開河自西南注入;。至新安街有右支流石頭河及左支流半截溝河匯入後流向正北。呼蘭河至梨花屯,有秀水河自東注入,至趙家屯有左支流柳樹河子自西南匯入。至泉子沿屯北,有大安河自西南來注。至北七里屯,有珠琦河自東注入。呼蘭河至北七里屯轉西北,過七里大橋至小城子屯有右支流黃泥河自東匯入。黃泥河上有二源,其南源於萬壽山西麓,其北源於長發堡東山。二源會合轉西北。至田家街轉西入主河,流域面積50.8平方公里,河長18.1公里,河道坡度3.1‰:呼蘭河於平安鎮西與鐵路橋交叉,至雙河屯西與細鱗河匯流進入溪浪河。(呼蘭,細鱗兩河匯流口以下謂溪浪河)從河源至河口,河道長128.4公里,河道坡降1.7‰。呼蘭河,又稱霍倫河。“呼蘭’’系滿浯“煙筒”之意,據《吉林市史志資料》載:兩百年前,沿河林區住戶以空木為煙筒,名日“呼蘭“,有人定居後,遂以“呼蘭”為河名,該河上游榆樹溝以上,河道坡陡,水的流速大,轟鳴有響聲,故又名“響水河”。
珠琦河,滿語系“珠琦都”之音轉,意為鷹鴣鳥。發源於大眼睛山西麓,海拔750米,東徑127 P35’,北緯44。14 7,出源北流又折西北,至新開屯左支流西南岔河自南匯入,至八里屯有右支流向陽河匯入;至薛家屯大慶河自南來注,主河經珠琦屯北入呼蘭河(霍倫河),海拔220米,東徑127。137,北緯44。30 7。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河長50.3公里,河道坡降4.1‰,上遊河床為大卵石,下游為粗砂礫。
卡岔河,是拉林河支流之一,發源於老爺嶺山脈的吉林市舒蘭市二道鄉慶嶺朱家小院附近,呈東南至西北走向,上源有三支,即上二道河、上三道河和天德河,其中以上三道河為主源。在亮甲山水庫附近匯合,經舒蘭、榆樹兩市於牛頭山下游隆家亮子附近匯入拉林河。卡岔河全長213公里,流域總面積3136平方公里,長春市境內河長90公里。
芹菜河,發源於老馬南山,於九勝屯東北過森工小鐵路入主河。集水面積22.3平方公里,河長10公里,河道坡度3.2‰;
新立溝,其上游有二源,南源為白石砬子山西麓,西南源為土頂子山,兩源於萬屯西北匯合後,向北流過德勝屯,於金馬街西穿越小鐵路入主河。集水面積32.9平方公里,河長11.7公里,河道坡度1.7‰。

治理開發

堤防

偽滿康德7年至9年(1940年至1942年),日偽統治者強征農村勞力,在五常縣城西、安家、營城子境內,沿拉林河右岸修築3段堤防,總長約36.3公里。這些堤防施工標準低,防洪能力弱。
解放後,人民政府組織人民民眾連年堅持興水利,治水害。1950年至1980年曾多次動員農村勞力,在拉林河、牤牛河、溪浪河沿岸築堤防洪。堤防總長232公里,其中拉林河堤長123公里,基本達到設計標準,防洪效益可保護農田24.69萬畝。溪浪河堤長20公里,可保護農田2.94萬畝。牤牛河堤長89.14公里,屬未完工程,堤防斷續,尚未達到設計標準,防洪效益差。因上游有龍鳳山水庫攔洪,多年來洪害不重。後來對既有的各種堤防,連年維修加固,防洪能力不斷增強。
雙城市拉林河堤於1956年將民堤聯結,去彎取直,加高培厚修築起來的。沿拉林河右岸,從單城鄉政前村前房子屯起,經前進、蘭棱、金城、韓甸、對面城到萬隆鄉增產村下多口與松花江堤相接,全長65.54公里。1956年達到歷史上最高水位141.4米(石家崴段),洪峰流量為4030立方米/秒。新修河堤,堤質松放,有13處決口。是年10月將決口處整修加固。1960年、1962年和1965年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加固,加高培厚。河堤總土方量為230萬立方米。堤橫斷面高2-4米,頂寬為4米,坡比迎水面為1:2,背水面為1:1.5,尚有17.8公里未達到20年一遇的防禦標準。1980年開始堤防綠化,1985年有苗圃13處,育苗119畝,綠化河堤17.1公里,面積1214畝。拉林河堤保護24個村屯,12.38萬畝耕地免遭水害。

治澇

五常縣內有低洼易澇地85.18萬畝,大片內澇地多分布在拉林一帶。形成內澇的主要原因,是七、八月間降雨集中,積水難排所致。解放前長時期聽任自然,內澇問題未得解決。解放後,原拉林縣政府把治理拉林一帶的內澇做為水利建設重點,於1948年6月開始修建第一排水乾渠工程。當時,松江軍區二線兵團出動1個團的人力支援挖渠,施工月余完成土方量約30萬立方米。翌年4月又在松江軍區的支援下,修了第二排水乾渠工程,農民稱這兩條幹渠為"軍民團結壕"。兩條排水工程建成後除澇面積達4萬畝。為根治拉林河的內澇,1965年經過實地勘測,決定分兩期施工。翌年7月,牛家、紅旗、雙橋子、背蔭河、八家子、拉林、興隆等鄉(鎮),出動1.6萬名勞力,到9月中旬完成土方200萬立方米。第二期工程10月份動工,至1967年3月結束,完成土方量283萬立方米。至此,拉林一帶治理內澇的水利工程已初具規模。
拉林河堤於1956年將民堤聯結,去彎取直,加高培厚修築起來的。沿拉林河右岸,從單城鄉政前村前房子屯起,經前進、蘭棱、金城、韓甸、對面城到萬隆鄉增產村下多口與松花江堤相接,全長65.54公里。1956年達到歷史上最高水位141.4米(石家崴段),洪峰流量為4030立方米/秒。新修河堤,堤質松放,有13處決口。是年10月將決口處整修加固。1960年、1962年和1965年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加固,加高培厚。河堤總土方量為230萬立方米。堤橫斷面高2-4米,頂寬為4米,坡比迎水面為1:2,背水面為1:1.5,尚有17.8公里未達到20年一遇的防禦標準。1980年開始堤防綠化,1985年有苗圃13處,育苗119畝,綠化河堤17.1公里,面積1214畝。拉林河堤保護24個村屯,12.38萬畝耕地免遭水害。

水庫

磨盤山水庫,為拉林河幹流最上一級水庫,壩址位於拉林河幹流上游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沈家營村上游1.8km附近,距河口343km,壩址距哈爾濱市區約180km。地理坐標為東經127º41′20″,北緯44º23′40″。總庫容5.23億立方米。工程於2003年4月開工,2006年年底竣工。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151km2。水庫多年平均降雨量500~800mm,多年平均年徑流量5.6億立方米。磨盤山水庫是拉林河流域最上一級控制性工程,為多年調節水庫。屬於黑龍江省年徑流高值區,水量豐富,水質好,無污染。因此被選定為哈爾濱市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提供優質可靠水源,同時在對水庫下游防洪、灌溉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綜合利用效益顯著。
亮甲山水庫,位於吉林省舒蘭市卡岔河上游亮甲山鄉境內,是一座以防洪防澇為主,結合灌溉、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庫。該水庫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旅遊勝地,因宋朝民族英雄岳飛在此“亮甲”而得名。庫區景觀如詩如畫,秀美多姿。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618平方公里,系多年調節水庫,總庫容1925億立方米,是卡岔河流域控制性工程,對根治卡岔河洪澇災害已發揮重大作用。
龍鳳山大型水庫,1958年,經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勘測設計,在水利廳第二工程處的支援下,右岸一級支流牤牛河修建龍鳳山大型水庫1座。動員全縣勞力2.5萬餘人,紅旗招展,夜以繼日,歷經10載,於1968年大壩、隧洞、溢洪道、輸水洞等樞紐工程基本竣工,控制面積1 740平方公里,為年調節水庫,調解水量2.8億立方米,總庫容2.33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2萬畝,其中水田25萬畝。
延軍水庫,位子青嶺鄉延軍村。攔第五排水幹線水,由縣水利局勘測設計與施工。1958年8月動工興建,1959年10月竣工。壩長600米,最大壩高6米。壩頂高程165米,設計水位164米,死水位162.5米,設計總庫容為87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為248.9萬立方米,死庫容2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O.3萬畝,其中水田O.08萬畝。養魚水面800畝,養魚50萬尾。近幾年由於天氣乾旱,庫內無蓄水,不能發揮效益。庫區荒地有些已被開墾.大壩遭到破壞,現已基本報廢。
玉皇廟水庫,位於榆樹市十四戶鄉境內,卡岔河支流二道河上游,大壩東距土橋鎮4公里。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7.6平方公里,樞紐工程有主壩、泄洪洞、輸水洞組成。水庫始建於1958年,是榆樹市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庫。玉皇廟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2007年,松遼委覆核玉皇廟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300年一遇。加固後水庫死水位185.8米,死庫容27.7萬立方米,興利水位190.1米,興利庫容2490萬立方米;設計洪水位191.83米,相應庫容4741萬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92.66米,總庫容6061萬立方米。最大泄量70.8立方米每秒。
石塘水庫,位於榆樹市卡岔河流域二道河支流半截河下游,壩址在城發鄉北1.5公里處,距榆樹市19公里。石塘水庫大壩工程始建於1958年,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4.4平方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75.52米,庫容為1231萬立方米,石塘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城發鄉著力開發石塘水庫,依託石塘水庫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
向陽水庫,位於榆樹市卡岔河右岸,三道河子上游。壩址距向陽鎮向陽屯2公里。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1958年建庫時定名位奮進水庫,因位於向陽鄉向陽南,1960年取名向陽水庫。向陽水庫是一座以防洪除澇為主、結合灌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2007年,松遼委覆核向陽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300年一遇。加固後水庫死水位184.5米,死庫容146萬立方米,興利水位188.87米,興利庫容1351萬立方米;設計洪水位190.08米,相應庫容2179萬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90.73米,總庫容2621萬立方米。最大泄量58.38立方米每秒。

引水

龍安幹線。以龍鳳山水庫為水源,修建經龍鳳山、光輝、民意、志廣等鄉,至安家鎮境內的一條引水渠道,全長65.8公里。國家投資220萬元,於1976年動工,共動員勞力7萬餘人(約600萬個工日),到1979年5月,歷時兩年半,工程完成27公里,灌溉水稻面積800畝。後經陸續整修,到1985年,灌溉面積達1.36萬畝。
紅旗運河,1958年建設,雙城市曾興修引拉林河水灌溉農田。經勘測設計,渠首在五常縣紅旗鄉唐家店附近,總乾渠深入雙城市境內。當年秋季開始施工,經秋冬兩季,完成渠首總土方任務的71%,總乾渠單城一段初步形成。1959年3月末,因未列入省、地計畫之內,縣人、財、物不足而停建。1976年經省、地批准,雙城市在紅旗運河的基礎上,續建引拉工程,定名為友誼渠。友誼渠是本縣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渠首位於五常縣紅旗鄉沿江河村和吉林省榆樹縣懷家鄉石龍山腳下。於1976年11月動工興建,1977年6月完成了第一期主體工程,6月25日舉行剪彩儀式,勝利通水。當年有單城、前進兩鄉受益,灌溉農田2萬畝,其中水田5000畝。此後,逐年按工程設計繼續施工,1979年4月基本建成。修築乾渠5條,總長177公里,支渠54條,總長332公里,支渠以上構造物398座。共完成工程量103 7.01萬立方米。其中土方1026.32萬立方米,石方8.46萬立方米,混凝土2.23萬立方米。
友誼渠,整個工程由渠首、庫前灌區、石人溝水庫、庫後灌區四部分組成。渠首在五常、榆樹兩縣交界的石龍山腳下,距雙城市境11公里。主要工程有拉林河主河道上堆石攔河大壩一道,長300米,壩前右岸非溢流壩兩段,共長840米,壩前右岸八孔進水闡門一處(2×2米)。拉林河水通過闡門流進總乾渠引入雙城市境內,最大流量為32立方米/秒。庫前灌區從渠首起,包括總乾渠,東、西兩條分千渠至石人溝水庫。總乾渠從單城鄉雙躍村入縣境內,經前進、蘭棱到金城鄉東風村,全長54公里。在金城鄉東風村總乾渠尾端,建分水閘門1處,將水流分開,分別流入東、西2條分千渠。東分千渠從分水閘起,經希勤、韓甸、對面城、團結到杏山鄉雙青村邢家屯流入石人溝水庫,長46公里。西分乾渠從分水閘起,經韓甸、對面城到萬隆鄉吳家村流入拉林河,長37公里。在西分乾渠上,於韓甸鄉高家村又開紅旗分流1條,至對面城鄉樓上村流入拉林河,長21公里。庫後灌區包括石人溝水庫後的高、低兩乾渠。高幹渠從石人溝水庫起,經杏山、水泉、臨江到農車鎮仁利村流入仁利水庫,長19公里,低乾渠尚未修建,設計從石人溝水庫起,經杏山,臨江到永勝鄉永革村流入松花江,長22公里。友誼渠流經14個鄉(鎮)99個村。灌區總面積為7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49.9萬畝,草甸子10萬畝。設計灌溉面積為24萬畝,其中水田14萬畝。工程有效灌溉面積為9萬畝,其中水田7萬畝。1985年實際灌溉面積達到8.3萬畝,占工程有效灌溉面積的92.2%,其中水田7萬畝,占工程有效灌溉面積的100%。

排澇

第二排水幹線: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三甲喇四屯(現希勤鄉境內,此屯光緒末年被水淹沒)西門外起,向南通小四屯(現和平村)東,王暖屯(現金河村)西,經吳金屯(現金城村)、上台子(現金城村)東,流入拉林河。順水溝全長11482米。1948年在原順水壕的基礎上,重新勘測設計,延伸擴展成從樂群鄉富勤村北甘井子起,經同心、希勤、蘭棱到金城鄉上台子屯西,泄入拉林河。幹線全長28.5公里,最大底寬24米,平均底寬18米。有分幹線1條,支線6條。控制受澇面積18.01萬畝。
第三排水幹線:1948年秋勘測設計,1949年春施工,當年主體壕段基本完成。但下游有3.6公里壕段,靠京哈鐵路太近,改線8.2公里,於1950年4月全部竣工。從幸福鄉永支村起,經聯興,雙城鎮,朝陽到蘭棱鎮永發村房身泡屯泄入拉林河。幹線長37.2公里,最大底寬19.2米,平均底寬12米。有支線6條。控制受澇面積19.09萬畝。
第四排水幹線:1948年勘測設計並施工,1949年5月全部完成。從聯興鄉慶華村屯東起,經單城到前進鄉政國村徐家窪子屯西泄入拉林河。幹線長29.3公里,最大底寬15.5米,有支線5條。控制受澇面積16.3萬畝。
第五排水幹線:1948年勘測設計並施工,1949年5月全部完成。從青嶺鄉延放村西北起,到單城鄉政前村前房子屯南泄入拉林河。幹線長22.7公里,最大底寬25.6米,有支線2條。控制受澇面積6.6萬畝。

航道航運

在遼金時代,拉林河(金稱淶流河)水大流深,可通大船至松花江。金滅遼後,為了把從汴京掠獲運往上京會寧府(今阿城白城西),在拉林西瞪眼溝開鑿了溝通拉林河與松花江的漕運運河一條,俗稱金兀朮運糧河,金滅後淤積荒廢。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縣內不論官辦、民辦砍伐的木材,多由河道運輸。每年一般在桃花水下山時節,將元木編成木排,由牤牛河、拉林河上游順流而下,每排2人操縱,放至牤牛河與拉林河匯合處(運距約180華里),將兩排並為1排,由4人流放,流放300華里左右,至中東鐵路沿線的木材集散地蔡家溝,開始停排,出河販賣,每年流放木材約10萬立方米。
日本侵略者侵入本縣後,森林統被日本採伐組合霸占,木材流放採用散放"趕羊"的方式,每年近10餘萬立方米木材均在桃花水下山後的十幾天內推進上遊河道,因水景不足,不能散放"趕羊",便在拉林河上築起16道水閘,在牤牛河築起12道水閘,以提高水位,使木材能流放下來。兩河木材分別流送到山河屯金家口門和安家口門兩處出河上岸。山河屯金家口門和安家口門各占地20餘公頃,原木入圈後,由河把頭指揮出河。當時,以人力撈抬上岸。按材長、樹種、材種歸楞後,用鋪有道軌的馬拉"軲轆馬予"(鐵車架),從兩個口門分別倒運至山河屯和安家兩個貯木場(均在火車站附近),然後再由安家站和山河屯站裝火車,有的幾經周轉運往日本,有的銷售外省。
雙城市與扶餘縣之間的拉林河大橋雙城市與扶餘縣之間的拉林河大橋
1948年至1950年期間,木材運輸在縣內仍以水運為主,後來隨著森林鐵路的建設和汽車運輸的發展,加之兩條河流,為灌溉農田修了許多攔河大壩和水庫,水運木材方式也隨之廢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