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紗(潮州抽紗)

抽紗(潮州抽紗)

抽紗(潮州抽紗),廣東省潮州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據《潮州府志》記載:“抽紗業始於清末,它是外來抽通工種與潮州本土刺繡工藝結合的產物。”潮州抽紗是根據預先設計的圖案,將布料所繪花紋部分的經線或緯線挑斷抽出,然後在剩餘之處用繡線連綴成透空裝飾花紋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因其多用棉花、麻布、法絲、玻璃紗等為面料,由白色或淡淺色紗線繡制,所以民間俗稱“做白紗”。早期的潮州抽紗主要分布在潮州城區,漸次外延至韓江兩岸、潮安平原、鳳凰山區、黃崗河流域等鄉村集鎮,並輻射至整個粵東地區以及福建、江西。潮州抽紗圖案設計多選取傳統的花卉、草紋、龍鳳等題材,講究點、線、面的結合,層次布局疏密得當。潮州抽紗刺繡主要有檯布、被枕套、手巾等40多類產品,其構圖獨特,針法細膩,色調淡雅,美觀實用。

抽紗檯布《雙鳳朝牡丹》獲得“德國慕尼黑第32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2014年11月11日,抽紗(潮州抽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11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抽紗(潮州抽紗)
  • 申報地區:廣東省潮州市
  • 遺產編號:Ⅶ-112
  • 批准時間:2014年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清代是潮州刺繡的繁盛時期,據乾隆《潮州府志》載:“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凡女子十一、二齡,其母即預治嫁衣,故刺繡之功,雖富家不廢也。”當時,潮州有繡莊20多家,繡工5000多人,繡品輸往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一帶。
抽紗(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
19世紀末,潮州闢為商港,汕頭設立海關,西方刺繡抽通工藝隨之傳入,與潮州當地的刺繡技藝相結合,產生了抽紗刺繡工藝。
清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潮人丁惠龍開設了潮州第一家抽紗商鋪“發合號”。
清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潮城繼丁發合號之後,又有徐錦成、啟華、裕成豐等商號創業,抽紗商號達17家。開始時只有部分潮繡女工兼做抽紗,及後,專門從事抽紗的女工發展至1萬多人。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28年6月潮汕淪陷前,潮州抽紗品種不斷創新,抽紗業逐步發展。這個期間,潮州抽紗商號,從17家發展至115家,抽紗女工從1萬多人發展至7萬多人。此外,還有數百名二、三盤商販。潮安縣的抽紗業,還成立同業公會,並以《千字文》為序,統一排列各抽紗商號。是時,抽紗女工的工值約占總產值的30%—40%,年發出的工值達400萬元左右(按當時市價,可購大米4萬噸)。
潮汕淪陷期間,抽紗業受到較大打擊。尤其是民國31年(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上交通斷絕,許多國家又因受到戰爭影響,購買力下降,致使抽紗產品找不到銷路。歐美各國為了限制抽紗品進口,曾一度把抽紗製品列為奢侈品,一再壓低工價,部分女工不得不謀就別業。因此,小規模的抽紗商號紛紛倒閉,較大的抽紗洋行難以維持,資力較厚的柯寶洋行,處境也很艱難。整個抽紗業陷於癱瘓狀態,潮城的抽紗女工僅剩下2000多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潮州抽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求過於供。因而,抽紗商號多重新開業。到民國37年(1948年),復業、開業的抽紗商號已達82家,抽紗女工也恢復到6萬多人。但由於出現通貨膨脹,洋行和一些商號乘機掠奪,故意拖欠工款,嚴重影響抽紗女工的積極性。
20世紀50年代,潮州地區從事抽紗經營的商鋪先後開業215家,繡花女工7萬人。公私合營後,潮州抽紗統一生產及銷售管理,發展迅速,工種針法增加到近400種。潮州抽紗產區承擔創設繡制高檔精工產品任務,產品行銷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文化大革命”期間,潮州抽紗業遭到挫折,抽紗生產發展緩慢。
20世紀80年代,潮州抽紗刺繡行業進入全盛時期,有抽紗廠(場)300多個,抽紗女工20多萬人。

文化特徵

根據用途選料
潮州抽紗的用料,除了常用的棉布之外,毛、絲、麻、化纖、絲綢都可以用作抽紗介質。法絲布、竹絲布、玻璃紗、化纖布、亞麻布等則是常用的高檔進口材料。潮州抽紗藝術講究在設計中根據產品的用途來選擇用料和花色,比如檯布和被套等常見的實用性產品,多選用棉布或亞麻布等纖維強度較高的材料作為底布,圖案也多為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具有裝飾性的抽紗作品,如手帕或者服裝之類,則更多地選擇法、竹絲布或玻璃紗等較為高檔的進口原料,這也是潮州抽紗製品所獨有的材質。
抽紗(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
浮凸和通透融為一體
潮州抽紗的特色在於浮凸和通透。它以多層鏤通和剔透玲瓏的空間藝術為借鑑,以技藝精美、輕盈淡雅見長。潮州抽紗將潮繡傳統的墊繡技藝加以套用創新,用紗線代替傳統潮繡中墊底的棉花和紙丁,再用細密的絲線繡出艷麗的花朵將下面的紗線遮住,浮雕般的立體感油然而生。浮凸是抽紗門類中技法和藝術成就較高的繡種,作品以具有代表性的玫瑰、菊花、葡萄等圖案紋樣為主。抽繡是將布底上的經緯線拉成細密的地紋來進一步襯托主花的表現手法。抽繡中常見的方法是抽線,即在布底上抽去一定數量的經紗或緯紗,或抽三留四,或抽二留三不等,然後再用線繞成幾何形花紋。通錦繡是抽紗中的通花與刺繡的再結合,是將抽通與墊繡技巧熔於一爐的全新藝術品。通錦繡以浮凸墊繡為表現主體,背景空間則以“抽、拉、挽、縛”等抽紗技藝織成千變萬化的幾何紋樣,在一通一浮中烘托繁花似錦之意。既有抽紗的淡雅清雋,又有潮繡的精緻瑰麗。
多種技藝的巧妙運用
潮州抽紗有著多種針法技藝和繁複精緻的設計布局,按照其製作方法裝和用具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為抽通、刺繡、鉤編、補布、拼貼等幾大類。每個大類之下,又有若干不同小類的抽繡技藝。抽通以“對絲厘”“挽窗”“花窗”“扎目”等為代表,即先在面料上抽研取經緯紗線,再按照紋樣進行雕空。刺繡是較為常見的,主要有“托地繡”“墊繡”“十字繡”等。鉤編是用鉤針在底布上進行編織的一種技藝,具有“露、活、柔、密”等多種藝術風格。補布是通過針線將各種不同材質的布料進行組合的製作技藝。拼貼類則是綜合上述諸多工種針法,對不同布料或相同布料進行拼接的技藝。不同技法在產品中交替使用,各顯特色,抽通類花紋晶瑩通透,若隱若現;刺繡類花紋色彩豐富,立體感強;補布類層次鮮明,形如浮雕。
自由豐滿的紋樣圖案
潮州抽紗的主要紋樣有自由圖案、草尾圖案、花邊圖案、角形方塊圖案、集錦圖案、圓形圖案等。自由圖案輕鬆自然,草尾圖案浪漫奔放,角形方塊圖案嚴肅莊重,集錦圖案富麗高雅,圓形圖案則透視出美滿與幸福。潮州抽紗的主體花卉圖案既有中國傳統的牡丹、並蒂蓮、連理枝紋樣,又有玫瑰、薔薇、海棠、百合、草尾、牽牛花、鬱金香、康乃馨等西方裝飾紋樣。潮州抽紗整體紋樣設色素淡,舒朗精緻,恬適高雅,富有感情色彩和節奏韻律之美。
抽紗(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藝術的創作往往是多種技法、多種圖案紋樣的統一,並以構圖飽滿、組合自由、內容豐富見長。構圖中多以適合式構圖方式為主,其中的圖案紋樣則是運用自由組合編排的方法。自然界裡的動植物、幻化世界中的祥瑞物和各種抽象形式的幾何紋樣等均可協調入畫。甚至手帕大小的空間,也可以根據設計者的構想和畫面需要,集各種花卉、果類、動植物等百種紋樣,按對稱、連續等手法自由組合成畫面。

製作工序

潮州抽紗技藝多採用棉布、麻布、法絲、玻璃紗等為原料,以白色或淡淺色紗線繡制,民間俗稱“做白紗”,其繁複的生產流程和手工操作模式,為現代化技術難以代替。其針法有近400種,常用的有9大類108種,尤其是墊繡,邊仔繡,摻針繡,雙繡,雕絞繡的絞圩,抽通繡的通目、帆目、星點窗、新花窗、盤針、鎖針等針法,皆為湘、蜀、蘇等繡種所無。
潮州抽紗刺繡工藝是按圖案抽除布料上的經或緯線後再繡制,並巧妙結合了墊、雕、摻、補、鑲、拼接、貼、織、拮、勾等工種的技藝。其生產流程分為前期內部生產、中期女工繡制、後期洗熨處理三大環節總計38道工序。
潮州抽紗製作過程大體可分為針稿、刷花、抽紗三個步驟:
針稿:在設計的最初考慮好抽紗製作的相關環節,在設計稿上用符號標示間出需要抽、剪、繡、織的地方,將完成的設計稿放置在半透明的蠟紙底下,小心用針將設計圖案沿邊緣一針針扎出。
刷花:將剪裁好的亞麻布或者棉布等原料平鋪在製作台上,將之前完成的有針孔的透明蠟紙放置其上,蘸上特製的粉靛進行刷花,使顏色通過針孔在布面上留下痕跡。
抽紗:圖案刷制完成後,將面料繃於木棍撐起的木繃上,由抽紗工人依照設計稿將圖案中需要鏤空部分的經緯線抽出,然後在剩下的未抽走的紗線上通過繡、鎖、雕等針法製成精美的圖案,最後經過洗燙處理,完成作品。

題材作品

主要題材
潮州抽紗的創作題材主要以植物花卉為主,作品中的造型通常基於寫實的基礎,表現出一種意象美,在表現方式上常採取抽通、緄邊等突出線條美的形式化、圖案化處理。潮州抽紗繡在花卉的表現上具有“花中有花“花外有網”“花內有網”等多種形式,植物的葉子與莖脈成為連線花與花的組帶,以流暢自然的曲線形式,巧妙而合理地整合了不同形態的花卉造型,具有豐富細緻、層次分明的審美效果。潮州抽紗常用的花卉種類主要有大麗花、扶桑(大紅花)、牡丹花及菊花等,均為傳統的寓意吉祥的花卉圖案,除花卉外,果實也是常見的創作題材,這與潮州人崇尚“花開富貴、多子多福”的傳統文化內涵有關。
抽紗(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
代表作品
《雙鳳朝牡丹》,由汕頭抽紗公司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藝美術師黃漢通設計,由潮州市14位女工用5個月的時間製作而成。作品以百鳥之王鳳凰和百花之王牡丹為題材,表現了鳳凰迎春、百花爭艷的景色。整幅作品布局巧妙,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色彩淡雅,是潮州抽紗技藝中的代表作。
《鱗羽圖》,又名《龍鳳》,作品由老抽紗藝人陳鐵泉設計,潮州抽紗刺繡傳承人祝書琴等人製作,它以萬獸之首的騰龍、百鳥之王的鳳凰為主體,整個畫面包含101條飛龍,268隻舞鳳,還有成千上萬種奇花異卉,作品豐滿充實,典雅時尚,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潮州抽紗從製作工藝到紋樣構圖,處處體現出潮汕民間工藝的傳統特點,是潮汕地域文化傳統的獨特見證。潮州抽紗既是實用的藝術品,也是可以饋贈的禮品,它既有經濟價值,又有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迅猛發展、市場的極度萎縮對勞動密集型的抽紗手工業造成巨大衝擊,抽紗刺繡女工大量流失且日趨老齡化,加上這一技藝難度高青年人不願繼承,隨著老藝人的逐年減少,抽紗刺繡傳統技藝將面臨消亡的可能。
傳承人物
蔡賽花,女,1959年生,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抽紗(潮州抽紗),蔡賽花自幼隨母親蔡素梅學習抽紗刺繡技藝,其手藝靈巧,熟練掌握雕、絞、通、墊、繡、補、鑲、鉤等抽紗刺繡技法,運用自如,尤為擅長繡制難度較大的通目、對絲、新風窗等抽通工種,其作品墊地飽滿,針腳密實平順,托地針數均勻,抽通精緻明朗,鑲補過渡自然,具有藝術感染力。
抽紗(潮州抽紗)
潮州抽紗傳承人蔡賽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抽紗公司獲得“抽紗(潮州抽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抽紗公司獲得“抽紗(潮州抽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高檔玻璃紗手工繡花檯布《雙鳳朝牡丹》獲得1980年慕尼黑第三十二屆手工業品博覽會金質獎章以及1981年中國首屆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
抽紗檯布《繁花簇錦》獲得2011年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特別金獎。
抽通玻璃紗檯布《花團錦簇》在2011年廣東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被評定為“工藝美術精品”。
重要展覽
2010年,潮州抽紗手巾作為廣東館禮品在上海世博會亮相。
2020年10月25日,潮州抽紗在“雲見嶺南,潮放異彩——潮州文化藝術展”中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