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
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後人用折柳隱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寓意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
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
詩歌總集《詩經》里的《小雅;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
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
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就說明了這樣一個風俗:古代長安
灞橋兩岸,
十里長堤,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
白居易《青門柳》“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魚玄機《折楊柳》“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
折柳贈別”蘊含著一種對友人“
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
人們離別時折柳
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折柳”一詞也寓含“懷遠”之意。
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條折春色,遠寄
龍庭前”;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文化內涵
“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別時要折柳
相送,這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
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周邦彥《蘭陵王》:“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
柔條過千尺。”從“折盡向南枝”和“
柔條過千尺”這樣的詞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習俗、時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別的地點多在
長亭、橋頭或大堤,如周邦彥詞中提到的“
隋堤”,還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橋)即是。送別時不僅折柳
相送,餞行飲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時還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現成的,幾乎當時有點文化的人都可隨口唱出;詩人們當然更要吟詩賦詞以相贈。在古代詩詞中,我們可以讀到許多與“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相關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如: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2003年高考
古詩詞鑑賞題出的就是這首詩。)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
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
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楊花”就是柳絮。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
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詩詞中不僅寫“折柳送別”這種行動,而且,凡是與柳相關的詞語都要拿來抒發分別時的離愁別恨,朋友間的厚意深情。如“柳絲”、“柳枝”、“柳陰”、“柳色”、“煙柳”“
柳綿”(又可說成是“柳花”、“楊花”、“
柳絮”)、“楊柳”、“
折楊柳”、“楊柳春”、“楊柳依依”等等。
“折柳”詩詞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禮部屬官李之問,愛上了都城名妓
聶勝瓊。李將回原籍時,
聶勝瓊為之送別,飲於蓮花樓,唱了一首詞,末一句是:“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為這,李之問又留下來住了一個多月。後來因為妻子催促太緊,李不得不
悵然離去。不到十天,
聶勝瓊寫了一首《鷓鴣天》,寄給李之問。李中途得之,藏在
箱子里,回家後被妻子發現。李只得以
實相告。李夫人讀了《鷓鴣天》,見其語句清健,非常高興。不但沒有阻止李聶的這段情緣,反而拿出私房錢讓李之問去都城迎娶
聶勝瓊。
聶勝瓊《鷓鴣天》:
玉慘花愁出
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
陽關後,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折柳”之緣由
分別時為什麼要折柳相送呢?
常見的解釋是,“柳”諧“留”音,
贈柳表示留念,一為不忍分別,二為永不忘懷。但是,這種解釋我們感到很單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別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俗,恐怕不是一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如清朝
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這種解釋是很合理的。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其特點是“隨地可活”,這正可以拿來祝願遠別的人,到了異地後,隨遇而安,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的人群中,一切順遂。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為,這還不是“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的最初緣由。最早的淵源應該是“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這幾句古詩。理由有三:一是這詩句來自《詩經》,而且是名句,讀書人人人熟悉;二是“楊柳依依”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別緒,為後來的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三是《詩經》作為五經之一,其深廣的文化傳承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
來處”,當然來自經典。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楊柳春”改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為不妥。
總之,“折柳送別”應該有“諧音感懷”、“哲理啟迪”、“文化傳承”這樣三個緣由。
“折柳”之樂曲
“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繫在一起,來表達
依依惜別的深情。與之相關的樂曲有這樣三首:
一是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
有一首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李白《塞下曲》:“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還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聞笛》,這兩首詩中所言“聞折柳”,都應該是《折楊柳枝》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稱《陽關三疊》。其實原來並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由樂
人譜入樂府,當作送別曲,並把末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反覆重疊歌唱,所以稱為《陽關三疊》。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別曲。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題
詠柳,以表達離別之意。
劉禹錫就有《楊柳枝詞》九首,其中一首的內容是:“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據學者
王先謙解釋,“楊柳”是柳的一種,垂楊即垂柳。如
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這句中的“垂楊”指的就是隋堤柳。(在
古詩詞中,似乎是柳寓生離,
楊寓死別,應該是有明確分工的。如
白居易《贈盧子蒙》:“聞道鹹陽墳上樹,已抽三丈白楊枝”。聊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