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嘎

折嘎

藏區最古老的曲種之一,其本意是指在每逢新年佳節和喜慶盛會之際上門祝福唱讚頌詞的民間藝人。他們社會地位很低,一般都手持五色棍,肩背假面具,懷揣大木碗到全藏各地進行“乞討”性表演。他們口齒伶俐,語言優美,被稱為不識字“作家”;他們見到什麼就說唱什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代表作《吉祥的祝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折嘎
  • 地區:藏區
  • 類型:古老的曲種之一
  • 領域:文化藝術
曲種簡介,主要道具,道具意義,表演方法,唱詞新內容,藝術地位,

曲種簡介

藏族曲種。“折”,藏語意為果實;“嘎”,藏語意為 潔白。“折嘎”,可譯為“潔白的果實”或“吉祥的果實”。演唱折嘎,也有送吉祥、傳好運的意思。這種說唱形式廣泛流傳於西藏地區及青海、四川等省的藏族聚居地區。過去折嘎的說唱者,大都是流浪藝人,或是沿門乞討的乞丐。他們手拿木棍,懷揣木碗,肩披山羊皮做的假面,用吉祥的祝詞,風趣幽默的表演,求得施捨。每逢藏族傳統節日,城鄉集市貿易盛會,或者喜慶歡樂的場合,往往都有折嘎藝人的演唱。藏曆正月初一,按照傳統的風俗,折嘎藝人要在啟明星升起時,在各家各戶門前高呼“拉吉囉”(神勝利了),然後說唱折嘎。主人便高高興興地打開大門,開始慶祝新年的活動。
折嘎分說和唱兩部分。一般是先說後唱,並穿插一些簡單的舞蹈。傳統的折嘎唱詞,開始都是祝福吉祥和豐收,接著述說自己從那裡來,到何處去,隨後用誇張的詞語讚頌自己的木棍、木碗、羊皮假面和自己的身體與裝飾以及主人的茶好酒香,食物豐盛等。根據時間、地點、對象的不同,唱詞也因之而異。大致包括述說折嘎形成歷史、山川寺廟特色、各地風俗習慣,或對長官財主進行諷刺挖苦等。這些唱詞有相當大的即興成分。演唱者不僅要吐詞清楚,口齒伶俐,而且要掌握豐富多彩的藏族語言藝術,有一定的創作才能。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折嘎藝術登上舞台。演唱形式有單人折嘎、雙人折嘎、三人折嘎和折嘎小戲,演唱讚頌新人新事新風尚的新唱詞。

主要道具

名稱:折嘎面具
分類:面具
種類:布質 製作年代:當代
折嘎折嘎
製作地點:西藏拉薩市
尺寸:高67厘米,寬24厘米

道具意義

據說此物為格薩爾王無窮智慧照耀四洲的象徵。有了這種東西,藝人演唱時,靈感倍增,映引入“神”,無所不知。面具兩眉間寫有藏文元音“阿”字,是為宏揚佛法、祝願三界眾神和萬物生靈吉祥的符語;右耳根系有一顆小海螺,為男性象徵,藝人說唱到男性時,頌其心靈潔白如海螺;左耳根系有一顆松耳石,象徵女性,藝人說唱到女性時,夸其如松耳石一樣美麗;後腦處系有紅、黃、藍、綠、白五種彩帶,是為敘說天神、歷神、戰神、龍神和世界形成歷史及其五色糧食相聯繫的象徵。

表演方法

兩人或兩人以上演唱時,主演人戴面具不演說,其餘伴演者手持樂器和道具表演,有誦唱合唱,獨舞、群舞,並以歌舞交替輪流,但舞蹈動作幅度不大。
上述面具的這些顏色和物品在傳統的唱詞中都有固定的程式。藝人演唱時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從右到左都有專一的內容表述,一般可以縮簡,不得有漏;之後
,藝人根據敘述內容和具體人物對象進入演唱正題,施展自己的語言和表演技能。當說唱周圍環境、自然風物時,全靠語言和面部表情;說唱動物、植物及其他物品,將其人格化;而說到男女老少,則按各個人物的不同身份來模仿其語言和動作,表演自如。
折嘎折嘎
折嘎藝人有5種道具,除上述的五色糧食和氈制面具外,還有木棒、牛角胡、泥塑人。木棒名為心之如意寶貝,約2尺長,呈四方形狀;上端塗有白色,意為上方印度佛法地,中間塗藍色,指藏區;下端塗黑色,指法王居住的漢地。在藍黑兩色相接的位置,還有象徵雪域藏區的四海和象徵吉祥的蓮花等4種花卉圖案。另外一種道具為“妙音四溢,宣洩不盡”的牛角胡“寶琴”。
再一種是琴弦鈕上用細繩吊個小鐵圈,圈內系有泥塑、穿著布衣的五男五女,為“折嘎,如意寶童”。演唱時,藝人將系有偶象的線繩拴在手指,隨著撥動的樂器聲和唱詞使這些泥塑手足動作,表達內容。折嘎演唱曲調單一,有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的快慢板兩種,表現種類不多,一般為2/4或4/4拍,較為抒情。
解放後,藏族民眾的地位有了根本的變化,演唱折嘎不再是藝人謀生的手段,而成為歡樂聚會、喜慶節日時表示祝賀、歌唱新人新事的一項活動;在內容的表述以及道具的運用方面出現了新的改革。相信今後這種古老的表演形式將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唱詞新內容

折嘎(Vbrasdkar)是藏族著名的傳統曲藝,是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眾文藝活動。近幾十年來,不少藏族文藝工作者,運用折嘎的藝術形式,寫進社會主義的嶄新內容,使得折嘎這一古老曲藝煥發了新的異彩。例如,扎朋錯寫的《翻身農奴唱家史》(《光明日報》1964·12·8),巴扎寫的《吉祥幸福的日子》(《青海民眾藝術》1981·12),索朗次仁寫的《賀喜》(《西藏民眾文》1982·1),《祝福吉祥的哈達》(《西藏民眾文》1985·4),桑傑多傑寫的《向藏族人民問好》(《西藏民眾文藝》1984·4,拉乃·索朗多傑寫的《由窮變富贊》(《西藏民眾文藝》1984·2),等等,都是反映藏族社會現實生的折嘎新詞。
解放以前,扮演折嘎的民間藝人,主要是生活的困苦的究人,把演唱折嘎作為一種謀生手段。一般是在藏曆新年期間,走門串戶,利用折嘎獻吉利詞,以求主人的一點施捨。在傳統的折嘎唱詞中,基本上是宣傳歷史知識、人生哲理、讚美生活,等等。其中也有個別的阿諛奉承之詞或低級趣味的語言,這是當時的時代局限性,難以苛求。應該說明,傳統的折嘎唱詞,既有精華,又有糟粕,要作科學的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藏族地區實行民主改革以來,演唱折嘎不再是以唱換吃的性質,而是吉慶陽、歡樂聚會時表達祝賀心意、歌頌新事物的項文藝活動了。今天的折嘎演唱,不僅唱詞內容光煥然一新,而且表演形式也有所變化。所以說,新的折嘎創作,無疑是屬於社會主義藏族新文藝的一部分,應該給予一定的地位。

藝術地位

折嘎,最初只是流傳於民間的乞討時的說唱表演,如今它已被作為一種民間表演藝術保存下來。在藏曆新年的街巷裡,在夏日的林卡遊園的人潮中,或是在新婚的慶典里都有折嘎藝人的出現。折嘎藝人向人們祝福,人們向他贈送食物等。折嘎藝人走到那裡,無疑為節日增添了幾分歡樂的氣氛。折嘎面具一向只是搭在說唱人的肩,偶爾戴在臉上,因此它只是配合表演的一種道具。折嘎面具一般質地粗糙,製作隨意,但它是用最美的象徵符號伴隨表演者動聽的祝福博得施主歡心,求得施捨。今天,折嘎已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曲藝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