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羥基磷灰石/膠原複合體的靶向釋藥機制

抗結核羥基磷灰石/膠原複合體的靶向釋藥機制

《抗結核羥基磷灰石/膠原複合體的靶向釋藥機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畢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結核羥基磷灰石/膠原複合體的靶向釋藥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畢龍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骨關節結核侵襲性強、破壞重、致殘率高。全身用藥,因感染局部血循環已被破壞,難以在病灶中形成有效藥物濃度,治療效果差;且抗結核藥物肝、腎毒性高,長期全身套用,危害患者健康。病灶清除+局部噴灑抗菌藥物雖可在病灶內短期實現高藥物濃度,但由於缺乏緩釋載體,藥物流失快,致使病灶內細菌復燃,導致感染復發、手術失敗。課題組研究發現:將抗生素與局部藥物緩釋系統結合,構建穩定載體實現抗菌藥物在病灶中長期釋放,可防止感染復發,有效提高治癒率。本課題根據結核病的化療用藥原則,擬通過快速成形技術,將多種抗結核藥物與降解可控的納米羥基磷灰石/膠原載體複合,構建抗結核羥基磷灰石/膠原複合體,並通過體外、體內實驗研究藥物與載體間複合作用機制,實現抗結核藥物在植入局部長期、聯合、分階段的靶向釋放,為套用其治療骨關節結核提供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骨關節結核感染骨質破壞重。外科手術無法清除病灶內細菌,一期植骨修復成為禁忌。為改善骨關節結核的救治效果、減輕患者臟器損害和長期服藥痛苦,申請人於2010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下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和時間節點分別開展了下列研究:(1)研究了利福平(R)、異煙肼(H)、吡嗪醯胺(Z)和鏈黴素(S)等四種一線抗結核藥物對結核菌標準株和臨床病例中獲得的野生株的抑菌效果,找到最佳的抑菌濃度;(2)通過對天然松質骨、羥基磷灰石(HA)、磷酸三鈣(TCP)、磷酸鈣骨水泥(CPC)、膠原、殼聚糖、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六方介孔矽(HMS)等8種藥物緩釋載體及其混合物的物理結構、理化性質和緩釋機制進行研究,找到能夠滿足梯度、靶向釋藥需要的緩釋載體組合和最佳配比;(3)通過顆粒吸附、材料組裝和緩釋載體包裹等方法構建出抗結核靶向釋藥複合體,實現對四種抗結核藥物的分階段、梯度釋放;(4)分別對抗結核靶向釋藥複合體的理化特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學特性、降解特性、藥物緩釋特性、抑菌能力、局部和全身藥物釋放特性等進行深入研究,摸索出最佳的抗菌藥物釋放規律。本課題的創新性在於通過載體組裝和緩釋技術以強效殺菌、維持殺菌和抑菌鞏固三個階段梯度、長期釋放抗結核藥物。由於兼顧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結核病化療原則,複合體可在病灶清除術後有效殺滅殘留細菌。研究進展順利,已按任務書要求完成所有研究內容,同時申請國家專利2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在《Bio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Materials letters》等雜誌發表SCI論著6篇和中文論著1篇,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1名已順利畢業。本研究的順利進行和結題,為骨關節結核的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