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抗日戰爭史料叢編:第二輯》(50冊),《中華抗戰期刊》(67冊)是經過“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畫”立項的重要抗戰文獻出版成果。這些系列抗戰珍稀文獻集中披露、系統刊布大量重要的抗戰史料,不僅能促進學術研究,也能讓更多的民眾深入了解這段波瀾壯闊的抗戰史,也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
《抗日戰爭史料叢編:第二輯》(全50冊)收錄了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近代史所等所藏的抗戰珍稀文獻300餘種,包括了日軍暴行寫真冊、目擊記及相關報導、偽軍履歷冊、淪陷區秘密調查報告等,以未刊文獻、機密檔案為主,部分是油印本、手稿本,為抗戰珍稀文獻的首次集中整理和披露。《中華抗戰期刊叢編》收錄了抗戰時期敵後抗日根據地和重慶、上海出版的抗戰期刊55種、553冊,約4萬頁。刊物內容反映了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後方戰場上所作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2011年,遵照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國家圖書館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畫”框架下,全面開展對包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相關史料在內的抗戰史料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截至2015年,“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畫”整理出版工作已立項81項、共6098冊。已經出版了43項,共2707冊,其中與抗戰相關的文獻出版總計26種、1090冊。這些系列史料的整理出版,充分發揮了史料文獻在推動抗戰研究、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的作用。為駁斥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歪曲否認侵華歷史言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和佐證,也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具有重要意義。(史哲)
背景資料
一、《國際檢察局訊問記錄》(全70冊)
國家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編
本書根據美國國家檔案館所藏有關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東京審判)的國際檢察局(International Prosecution Section, 簡稱IPS)文書整理彙編而成。這些原始資料共歸類成470 份檔案(case),包括國際檢察局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28 名被告和其他甲級戰犯嫌疑人以及相關證人、旁證人、具體事件、各類團體的審訊記錄和調查報告等,是東京審判得以開展的重要準備工作。國際檢察局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岸信介等戰犯及嫌疑人所做的原始訊問筆錄,均屬國內首次完整集中披露,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本資料集是東京審判系列文獻叢刊的一種,是前期推出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文獻集成》的有力補充,對於深化和推進國內的東京審判、二戰歷史以及中日戰爭史的研究極具價值。
二、《抗日戰爭史料叢編:第二輯》(全50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編
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主編,收錄抗戰珍稀文獻300 余種,內容包括:1、《第一輯》未收錄的戰史資料,包括戰鬥經過、戰後檢討、軍事會議、戰略戰術等。2、抗戰宣傳動員方面的資料,包括戰時民眾動員、兵役宣傳、戰場救護等。3、抗戰文藝團體及相關作品集,包括版畫、漫畫、戲劇、評詞、鼓詞、說唱、金錢板、抗敵歌曲等多種藝術形式。4、海外華僑捐款及支援抗戰的相關資料;5、日偽資料,包括日軍家書與戰地日記;日軍暴行寫真冊、目擊記及相關報導。本書以未刊文獻、機密檔案為主,部分是油印本、手稿本,為抗戰珍稀文獻的首次集中整理和披露。
三、《中華抗戰期刊叢編》(全67冊)
江蘇省檔案館(局)、南京師範大學抗戰研究中心編
本叢書共67 卷,收錄了1936—1946 年之間,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和根據地出版的期刊55 種,約4 萬頁。既收入了《江南》《先鋒》《抗敵》《拂曉》《戰士》這樣的大型刊物,也收入了很多根據地零散的小刊,這些刊物在宣傳黨的政策、介紹國內外形勢、報導抗戰業績、提供敵情信息、鼓舞軍民士氣、進行根據地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重要的喉舌和戰鬥號角。在動亂頻仍的戰爭年代,這些刊物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其中不少是新四軍、八路軍軍部和江蘇、山東等地敵後抗日根據地所出版的期刊,都屬建國後首次公開影印出版,反映了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後方戰場上所作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