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主要講述了,物質缺乏不能動搖中國人民堅決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的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軍事行動都極合乎民心,他們將人民組織起來,同人民共患難。部隊是由游擊區老百姓的青年子弟兵頂大梁,青年婦女也投入了各種合適的工作,有的參加婦女救國會工作,有的在家擔負起生產糧食的重任,年老的在家看孩子、給部隊做布鞋、護理受傷的八路軍戰士,真是軍民一條心。我從我的工作接觸中體驗到,中共的領導者們在任何場合下,他們的實踐和作風都是一流的。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以照片主為來反映抗日戰爭的歷史史實的圖文集中,《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也記述了林邁可、林邁可的妻子及孩子們和八路軍一起生活的情況。

基本介紹

  • 書名: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
  • 又名:抗戰中的中共
  • 作者:(英國)林邁可(Michael Lindsay)
  • 譯者:楊重光 郝平 
  • ISBN:9787503324017
  • 類別圖書 > 軍事
  • 頁數:216
  • 定價:¥27.00元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 數::100.00千字
  • 語種:: 簡體中文
  • 尺寸: :24 x 16 x 1.6 cm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序言,編輯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寫到,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不少國際友人是以非共產黨員的身份,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的,林邁可就是其中一位。林邁可原是燕京大學英籍教師,他同情中國的抗日鬥爭,曾在淪陷後的北平秘密為八路軍做過一些事,珍珠港事件後,他攜夫人逃離北平。在八路軍的幫助下,進入晉察冀邊區,在晉察冀和延安工作和生活,直至抗戰勝利。他與中國抗日軍民同甘苦、共患難,為根據地的電訊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講述了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林邁可(Michael Lindsay) 譯者:楊重光 郝平

林邁可先生(Michael Lindsay—Lord of Bitker)出生於英國的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歷史學家,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的神學院任院長多年。他的父親是一位哲學家,在牛津大學的貝里奧學院(Balliol College,Oxford University)任院長25年,直到退休為止;1945年起為英國上議院議員並被英王封為男爵。林邁可自己起先在牛津大學學自然科學,後又學經濟學、哲學及政治學。
著作權頁著作權頁
大學畢業後,他從事成人教育,擔任南威爾斯州工業調查所的所長助理,1937年受北平燕京大學之聘為經濟學導師,並領導創辦牛津大學式的導師制。那時北平是在日本侵略者的盤踞之下,他曾利用數次假期之便,到華北的抗日游擊區,目睹根據地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1940年,他曾在重慶任英國使館新聞參贊6個月,後受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博士之召,復返燕京大學執教。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軍突然襲擊珍珠港,日美正式開戰。燕京大學因為是美國教會辦的大學,立即被日本憲兵隊看管。林邁可與其妻李效黎女士匆忙出走,經八路軍幫助進入了八路軍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在晉察冀和延安參加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林邁可夫婦方偕其一女一子回英國。

文摘

日軍建立碉堡制和封鎖交通線的戰略。開始僅僅是為了保護鐵路線,由此擴展到逐步蠶食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他們不再去包圍共產黨領導的主力部隊,而是向根據地發動攻勢,集中兵力摧毀那些還沒有利用碉堡制和封鎖交通線的手段控制的根據地。他們在所到之處,實行把房屋燒光、家畜殺光、糧食搶光或毀掉的“三光”政策,還把抓到的村民送到日本人占領的東北去當勞工。
初期,在華北的八路軍,除平型關大戰外,還沒有與日軍有過其他更大的交鋒。1940年8月他們發動了一次大的攻勢,即“百團大戰”,這次戰役占領了許多日軍的陣地。搗毀了部分鐵路。但這僅僅是暫時的勝利,不出幾個月,日軍就恢復了失去的地盤,並把碉堡修得更牢固。共產黨某些官員在幾年以後承認“百團大戰”是一次錯誤的戰役,為了一時的利益,而遭受了很大的軍事傷亡,還耗費了很大一部分武器彈藥等軍用物資。1961年我碰到一位曾在華北日軍司令部參謀機關負責的軍官,他告訴我,他認為“百團大戰”是彭德懷將軍光輝業績的一部分。當時其他一些領導人也贊成進行這次戰役,是出於政治動機,就是為了使中國的輿論注意到國民黨中央政府可能同1940年3月建立的汪精衛親日傀儡政權之間達成妥協。還有,當時國民黨攻擊中共不同日軍打仗,“百團大戰”則又可用來回擊這種指責。在戰爭期間。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彼此之間常有許多爭執。1938年抗日統一戰線還能順利的工作,那時鹿鐘麟將軍的部隊曾通過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去接管河北南部,而那裡的農村已早在這年春天就由共產黨控制了。
共產黨對鹿將軍是懷有敬意的,稱他是真正的愛國者,認為他有抗日的誠意,只是作戰的組織方法太陳舊,抵擋不住1939年日軍對他的猛烈進攻。而對鹿的部下張蔭梧,共產黨就很不滿意,指責他是“曲線救國”論的最早鼓吹者。這個口號意味著與日本人合作去反對共產黨。
有些人認為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標誌著抗日統一戰線的破裂。這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第一次公開他們之間的衝突。其實相當利害的衝突早開始於1939年。在華北。同一地區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力量只有憑著相互間的高度信任,才可能避免摩擦。一旦日軍增加壓力,其攻勢迫使某地的任何中國軍隊移動,就可能造成問題,因為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政權大不相同,不能互相兼容。而且,政治形勢的變化削弱了地方上的相互信任。國民黨領袖之一汪精衛的背叛,使共產黨疑心國民黨可能和日本人達成妥協。同時共產黨完全贊同德蘇協定也增加了國民黨的猜疑,以為共產黨會受蘇聯操縱。
國民黨部隊到1943年底沒有大規模地在黃河以北出現過。國民黨中央政府試圖推行的軍事組織和地方組織的標準形式,不適於抵抗日軍猛烈的、接連不斷的攻勢。從1940年至1943年。華北的許多國民黨部隊都投降了日軍。後來被編人汪精衛偽政權的偽軍。在山東,也有一些殘存的國民黨部隊,直到1945年才被共產黨解決。這些部隊一些實際組織特徵上,同共產黨部隊極為接近。因為這些特徵是他們為了生存下去,在反對擁有極為優越的武器的敵人時所必不可少的。
從1940年底至1943年底,日軍逐步占領了華北,八路軍大約損失了四分之一兵力,並失去了一些很富庶的地方。日軍在這些地區推行“囚籠政策”,八路軍被迫在根據地採取緊急經濟措施和增加稅收,以應付這一情況。
日軍的碉堡制和封鎖線戰略的弱點是需要大量兵力。到1943年,日軍在中國約有3000個碉堡,每個碉堡需配備約30人。那時日軍一方面不得不將部隊廣泛分布,以備增援任何受到襲擊的碉堡;另一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部隊去掃蕩根據地。許多碉堡由於是由偽軍把守的,因此也就遠遠沒有起到作用。八路軍能夠同許多偽軍部隊達成彼此“互不侵犯”的協定。晉察冀的冀晉第三軍分區黃永勝將軍告訴我。他的部隊需要襲擊某個偽軍據點時,要經司令部批准。
穿越冀中去鐵路西面的根據地,要趕一夜的路,約有30英里。其中要通過一段封鎖線,過路的人總是報告平安無事:有一次,一個八路軍小隊報告說有人開了槍。第二天。一個農民捎來了偽軍的信息,說因為日本人在身邊,他們不得不打槍,但願沒傷著八路軍。
一位我的無線電班的學生有一段類似的經歷。他在冀中八路軍小分隊的時候,一次他們隊的機槍壞了,於是就派一位農民捎信給當地的偽軍據點,要求在修理機槍期間借一挺機槍。偽軍幾乎沒有什麼異議就同意借給一挺機槍,只是要保證在10天之內歸還。因為日軍可能10天以後來檢查。
如果日軍的堡壘封鎖政策能多持續幾年,或能用可靠的部隊來鎮守所有碉堡,他們或許會迫使華北的八路軍轉入地下,讓那些數量很少的游擊隊上山打游擊。日軍在東北能夠肅清公開的反抗者,就在於實行了把老百姓都集中在日本人駐軍把守和設防的村子裡。事實上,自從1943年以後,日軍迫於太平洋戰爭的形勢不得不從華北撤走一些軍隊時起,其整個戰略就趨於崩潰了。在1943年7月,八路軍僅僅控制了華北的兩個縣城,即晉察冀的阜平和平山。到1944年7月他們就控制了40多個縣城。而到1945年,日軍退回到他們在1938年初的陣地,只控制了幾條鐵路。

序言

為迎接2005年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2006年),我們把英國友人林邁可先生1975年出版的《抗戰中的中共》中文版以《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為名出版,作為紀念。此書出版後,得到各界一致好評。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2015年)前夕,我們恢復此著的直譯名重版。
林邁可先生是英國人,一個無線電專家,他當年被聘為燕京大學教師時,對中國還知之甚少。到燕京大學任教後,他非常同情中國人民,支持中國的抗日鬥爭。1941年6月25日,林邁可與燕京大學愛國學生李效黎結婚,之後夫婦倆在淪陷後的北平秘密為八路軍做過一些事。珍珠港事件後雙雙逃離北平,由八路軍幫助進入晉察冀邊區,在晉察冀和延安工作到抗戰勝利。林邁可作為一個外籍人士,始終與抗日軍民共患難、同甘苦,為共同的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從:1937年來中國到1945年返回英國,林邁可先生在中國工作生活了整整8年。本書是林邁可先生對其不平凡的經歷的記述,連同他拍攝的許多珍貴照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在當時物質匱乏的條件下拍照已很不易,而在戰爭環境下能長期保存下來更為難得,這是林邁可先生留給中國人民的一筆巨大財富。
20多年前,本書曾有過一個中譯本,是以畫冊的形式出版的,林邁可先生還專門寫了中文序言。這次重新出版這部非常重要的書,我們仍然採用了楊重光先生和郝平先生的譯文,並把林邁可先生當年的序言稍作刪節作為“作者感言”奉獻給讀者。經著作權人同意,除了勘校補遺外,我們還對一些明顯差錯做了必要的修正。遺憾的是,林邁可先生沒能見到這個版本,他於1994年2月13日在美國華盛頓病逝,享年85歲。
本書能夠重新出版,緣起於2003年10月,我們有幸在北京拜會了回國探親的李效黎女士和她的外孫女李淑姍小姐(英籍)。近90高齡的老人,思維清晰,精神矍鑠。遺憾的是,著名愛國人士李效黎不幸於2010年4月25日病逝在美國華盛頓,也未能見到這個版本。感謝兩位譯者,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楊重光先生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郝平先生,感謝他們對本社的支持。本書在出版過程中還得到了其他同志的熱情幫助,在此謹表謝忱。

編輯推薦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寫到,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不少國際友人是以非共產黨員的身份,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的,林邁可就是其中一位。林邁可原是燕京大學英籍教師,他同情中國的抗日鬥爭,曾在淪陷後的北平秘密為八路軍做過一些事,珍珠港事件後,他攜夫人逃離北平。在八路軍的幫助下,進入晉察冀邊區,在晉察冀和延安工作和生活,直至抗戰勝利。他與中國抗日軍民同甘苦、共患難,為根據地的電訊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抗戰中的中共:圖文見證八路軍抗戰史》講述了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