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保護

投資者保護是指法律投資者的保障程度以及相關法律的有效實施程度,由委託代理機制帶來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大股東可能由於自己的私利侵犯投資者的權益,投資者保護機制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的。投資者可以依賴兩種保護機制:一是國家層面的制度機制,二是公司層面的政策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投資者保護
  • 外文名:Investor protection
理論流派
當今關於投資者保護問題的主要理論流派根據政府立法和執法在投資者保護過程中的作用,可以分為契約論、法律論和不完備法律論三種:
1.契約論。契約論的學者認為,投資者通過和公司簽訂契約就可保護自身合法利益,因此,政府只需保證契約執行即可。
2.法律論。‘這派理論主要以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簡稱LI-SV)為代表,主要觀點是法律在投資者保護方面至關重要,是決定投資者保護水平差異的最重要因素。LI-SV分析了多個國家投資者保護水平情況,發現法系差異決定了投資者保護水平差異,進一步,法律規則的變化提高了投資者保護水平和公司外部融資能力。
3.不完備法律理論。討論投資者保護問題,不得不提到當前一種新的理論一不完備法律理論。2002年7月,倫敦經濟學院許成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皮斯托在《不完備法律理論——種概念性分析框架及其在金融市場監管發展中的套用》中提出了“不完備法律理論”,正引起歐美經濟學界與法律界越來越多的興趣與關注。“不完備法律理論”對監管,特別是對金融市場監管的存在提出了新的見解,可以進一步詮釋投資者保護問題。不完備法律理論受到了不完備契約理論的啟發;將這一理論用於法律分析雖剮開始,但極具潛力。該理論的出發點是,除契約之外,法律也是內在不完備的,事實上,法律上的不完備問題比契約l中的要更為深刻。不完備法律指,如果所有可能造成損害的行為都能準確無誤地由法律詳細規定,則認為法律是完備的,否則,法律就是不完備的。運用在證券市場上,不完備法律理論很好的解釋了證券,市場監管理念的引入,且凸現了證券市場監管的重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