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知己書

《投知己書》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投知己書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杜牧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投知己書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復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聖人操心,不顧世人之是非也。柱厲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難,柱厲叔死之。不知我則已,反以死報之,蓋怨不知之深也。豫讓謂趙襄子曰:“智伯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此乃烈士義夫,有才感其知,不顧其生也。行無堅明之異,才無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於人,知則不能有所報,不知則怒,此乃眾人之心也。聖賢義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異於眾人者,審己切也。審己之行,審己之才,皆不出眾人,亦不求知於人,已或有知之者,則藏縮退避,唯恐知之深,蓋自度無可以為報效也。或有因緣他事,不得已求知於人者,苟不知,未嘗退有懟言怨色,形於妻子之前,此乃比於眾人,唯審己求知也。
大和二年,小生應進士舉。當其時,先進之士以小生行可與進,業可與修,喧而譽之,爭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邇來十年江湖間,時時以家事一抵京師,事已即返。嘗所謂喧而譽之為知己者,多已顯貴,未嘗一到其門。何者?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欲持何說復於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默默藏縮,苟免寒飢為幸耳。
昨李巡官至,忽傳閣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異日必錄在門下。閣下為世之偉人巨德,小生一獲進謁,一陪宴享,則亦榮矣,況欲異日終置之於榻席之上,齒於數子之列乎?無攀緣絲髮之因,出特達倜儻之知,小生自度,宜為何才可以塞閣下之求,宜為何道可以報閣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來,審己愈切,撫心獨驚,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
若蒙待之以眾人之地,求之以眾人之才,責之以眾人之報,亦庶幾異日受約束指顧於簿書之間,知無不為,為不及私,亦或能提筆伸紙,作詠歌以發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於古人,責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閣下聽聞之過,求取之異,敢不特自發明,導說其衷,一開閣下視聽。其他感激發憤,懷愧思德,臨紙汗發,不知所裁。某恐懼再拜。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進士,曾任弘文館校書郎、左補闕、監察御史,黃、池、睦、湖等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杜牧受祖父杜佑影響,關心國事,有政治抱負。牛李黨爭時期,牛李兩派都賞識他的才能,但因他“剛直有奇節”(《新唐書》),不願趨炎附勢,因此兩派對他都不重用,一生鬱郁不得志,未能施展抱負。杜牧的詩多指陳時政之作,詩風飄逸俊爽, “雄姿英發”(劉熙載語),別具一格。杜牧擅長近體,以七言絕句最為出色,是唐代絕句大家。他又是晚唐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阿房宮賦》。有《樊川文集》,存詩二百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