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時間 3》是2012年 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 貝爾納·斯蒂格勒。
基本介紹
- 作者:法 貝爾納·斯蒂格勒
- 譯者:方爾平
- ISBN:9787544726474
- 頁數:322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
- 叢書: 人文與社會譯叢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技術與時間:3.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是貝爾納·斯蒂格勒在德希達指導下所寫的博士論文的第三卷,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技術與時間:3.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描述了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視聽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的廣義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負面影響。
作為德希達的繼承人,斯蒂格勒在技術命運的哲學分析領域開啟了一個轉折。——格里高利·沙東斯基
為了擺脫技術霸權,斯蒂格勒認為除了公共權力的積極介入外別無他法。如果讓數位技術與其強大的能力在社會化的進程中與金融資本主義攜手,那就意味著向政治妥協。——加布里埃爾·梅侖貝爾熱
作者介紹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化學者。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現任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文化發展總監。
作品目錄
告讀者
引言
第一章電影的時間
1.故事欲
2.煩惱
3.電影的兩大根本原則
4.“電影幻覺”的意識
5.“庫里肖夫效應”
6.遴選、準則與記錄
7.錄音的啟示
8.再論《訪談錄》
9.《美國,美國》
10.重複與無意識
11.《四點整》里的前攝
12.《蝕》
13.他者的時間
14.電視
第二章 意識猶如電影
第三章 “我”和“我們”:美國的接受政策
第四章 我們的教學機構的動盪
第五章 進行區別
第六章 技術科學與複製
附錄1 中法概念性辭彙對照表
附錄2 中法專有名詞對照表
引言
第一章電影的時間
1.故事欲
2.煩惱
3.電影的兩大根本原則
4.“電影幻覺”的意識
5.“庫里肖夫效應”
6.遴選、準則與記錄
7.錄音的啟示
8.再論《訪談錄》
9.《美國,美國》
10.重複與無意識
11.《四點整》里的前攝
12.《蝕》
13.他者的時間
14.電視
第二章 意識猶如電影
第三章 “我”和“我們”:美國的接受政策
第四章 我們的教學機構的動盪
第五章 進行區別
第六章 技術科學與複製
附錄1 中法概念性辭彙對照表
附錄2 中法專有名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