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自二戰結束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套用,極大地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進步。伴隨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競爭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科技競爭合作的態勢十分明顯。為了加強競爭實力,加大競爭籌碼,世界各國都相繼加強了科學技術的巨觀規劃及管理,組織實施國家創新體系建沒,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各類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紛紛加大了R&D投入,研發新產品、改進新流程和生產工藝。
縱觀各國科技競爭的管理和實踐,都存在一個顯著特點,即科技競爭的範圍已經擴展到了科學研究的規劃、計畫,科研管理全過程。現代技術競爭情報工作也已經從技術分析、科技信息服務、技術環境分析,演進到技術競爭戰略、技術創新過程管理、量化分析服務階段。現代技術競爭情報的發展可以劃分為:萌芽、發展、轉型和數位化網路化階段。
1、萌芽階段
現代意義上的技術競爭情報工作源於軍事和戰爭需求。1939年,英國政府選定物理學家R.V.Jones作為情報人員,專門分析德國的“新式武器—導航炸彈”,開創了現代科技情報工作(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telligence)的先河。經過觀察和分析,Jones發現德國建立了一套炸彈導航系統—Knickebein,並採取了對應技術措施,與德國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競爭,有效地防範了德國飛彈威脅。
因此,Jones被譽為科技情報之父。二戰中,典型的技術競爭情報工作還有雷達技術、潛艇技術、聲納技術,最有劃時代意義的是原子能技術,美國的核技術情報工作直接導致了美國核子彈的成功製造。在二戰前的科技情報工作還只是局限在科技文獻信息服務領域,包括編制科技論文文摘、組織科技期刊、編制專題書目等。二戰期問,敵對雙方組織開展了技術競爭情報工作,建立了技術競爭情報體系,主體是開展軍事技術的情報工作,分析研究武器性能和特點,監測新式武器研製。
2、發展階段
二戰結束後,由於兩大意識形態陣營的對抗,國際關係進入了冷戰時期。冷戰時期,在冷戰思維和強大競爭衝動的催促下,科學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產生了一批批高技術群,如
原子能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這些高技術群的發展,引發了三次科學革命,促使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在產業和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
在這一時期,科技文獻信息服務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科技信息服務產業。世界各國都建立了體制化的科技信息機構,如前蘇聯科技信息研究所、日本科技信息研究所、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形成了制度化的科技信息服務體系。本階段的科技信息服務發展,遵循了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發展思路,將科技信息服務與科技文獻緊密關聯。由於科技信息服務的普遍發展,削弱了行業內對科技情報研究的關注。
情報研究只是比較多地滿足於以科技文獻信息服務為基礎的分析和服務,使得情報研究沒有很好地與機構發展戰略、機構的實際運行很好地結合。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競爭態勢,大型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都建立獨立或“嵌入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協助企業決策。這種競爭情報系統通常包括商業競爭情報系統和技術競爭情報系統,分別處理產品生產與銷售的市場競爭情報,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與研究的技術競爭情報(科學技術情報)。
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前存在著兩類技術競爭隋報服務系統,即基於科技文獻的科技情報服務系統和以市場競爭為最終目標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系統。
3、轉型階段
由於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微型計算機的廣泛套用,引起了第三次產業革命,即信息技術革命。本階段的最重要標誌是企業全面實行了信息化,建立了內部的信息系統,實現企業生產、銷售、管理的信息化。在企業信息系統中,眾多國內外企業都建立了競爭情報系統,整合了市場信息、生產計畫、產品開發、競爭對手、財務管理信息、政策環境信息等,直接服務企業決策。眾多大型跨國企業建立了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組織開展服務企業發展戰略的競爭情報服務。
在這些競爭情報系統中,一般是將技術競爭情報系統作為一個子系統建設,或者作為企業信息化系統的一個模組。在企業競爭情報需求中,包括了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技術的、法律的、環境的等方面信息,用於形成戰略、戰術和操作層面的多重決策。作為競爭情報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發展機會,認識存在的威脅,評估發展現狀,預測發展態勢。因此,競爭情報可以包括三個部分:市場競爭情報技術競爭情報和競爭對手情報。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國家科學技術情報官Jan P.Herring的領導下,摩托羅拉成為首個擁有正式技術情報服務部門的企業,包括10位專職工作人員和公司5個運營分部的部分職能。此時,技術競爭情報系統開始在企業決策管理中獨立發揮作用。在日本、德國也開始了企業技術競爭情報系統的建立。
據德國1991年的一項調查,被調查的80家德國企業中有45家設立了正式的科技情報部門。德國漢高公司實現了計算機化的早期預警情報,可以根據掌握的各種早期預警信號,啟動特定的反擊行動。所有的日本跨國公司都設立了專職的科技情報部門,利用公開的出版物、資料庫監視技術動向、識別重要的未來領域,另外,還通過向海外派駐情報收集人員、與大學、研究機構等建立密切聯繫來獲得最新的技術情報。
4、數位化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後,網際網路技術得到了廣泛套用,信息資源大量湧現,形成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所有現實世界中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社會規則都同時存在。數位化時代,催生了知識經濟,造就了新的經濟形態,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和競爭模式。在新的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保持和發展核心競爭能力的關鍵。因此,技術競爭情報已經成為企業實施科學決策的必要條件。
在這一關鍵時期,技術競爭情報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①技術競爭情報滲透到技術創新和技術管理的全過程。在全球競爭環境下,跨國企業崇尚戰略管理,將技術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制訂企業競爭計畫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技術競爭情報的作用。
②形成了眾多技術競爭情報分析工具,開發了量化的分析方法。由於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網路計量學的研究深入,揭示了科技文獻、專利文獻、科學術語變化和技術發展問的關係,通過文獻計量揭示了科學研究團體、科學研究活動之間的繼承關係。通過這些關係的研究,開發了專利分析工具,引文分析工具,技術發展趨勢預測工具,情景分析工具,技術路線圖分析工具,可視化分析工具等等。
③將技術競爭情報作為知識管理的手段之一。在發展知識經濟的要求下,知識管理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技術競爭情報工作通過規範管理企業的技術和知識資產,形成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同時,通過收集和整理競爭對手的技術信息,掌握競爭對手的狀況。
④技術競爭情報已經從企業競爭服務擴展到行業、產業群,甚至國家科技競爭方面。國際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程度,國家間、企業問的技術競爭已經深人到技術研發的各個階段,如在技術規劃階段的技術發展戰略調研,在研發計畫階段的科學發展背景調研,在技術研發實施階段的科技文獻服務,在產品試驗階段的產品技術、性能調研等。
⑤網路化的技術競爭情報服務已經實現技術突破,形成了諮詢服務產業。
⑥隨著科技投資時代的到來,技術競爭情報的作用從原有面向企業技術管理和決策,擴展到支撐金融市場中的科技投資活動,成為科技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是技術盡職調查的重要手段。
方法
技術競爭情報作為競爭情報的子集,其使用的分析方法中有很多是競爭情報的常用方法,如SWOT分析、關鍵成功因素分析、層次分析、定標比超等。除此之外,技術競爭情報也擁有專門的分析方法,如技術描繪、技術路線圖、反求工程等。可以簡單地將技術競爭情報的分析方法分成以下幾類。
1.信息計量類方法
信息計量類方法包括文獻計量、科學計量、內容分析、專利分析和文本挖掘等方法。專利分析是當前技術競爭情報中發展最為成熟的方法。文本挖掘基於技術創新過程所釋放的信息能夠通過書目信息收集到,並可將這種信息解釋為對創新狀態和前景的指示符的認識,通過搜尋、計數、聯繫和表示四個步驟,最終得出當前的技術熱點、該技術的套用領域、各組成技術的成熟程度等結論。各種分析方法的具體內容請參見本書其他相關章節。
2.技術圖表分析方法
圖表法因其簡捷、直觀、信息容量大的優點,在技術競爭情報分析中常被使用,如技術描繪、技術路線圖、技術生命周期/S曲線等。
3.反求工程法
由於企業可能以商業秘密的形式保護其領先技術,因而分析人員很難獲取相關的技術信息。此時,通過反求工程法(ReverseEngineering)剖析產品的工藝設計、技術訣竅等,有利於企業快速跟進新技術發展的步伐,在消化掌握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創新,迅速趕上甚至超過原先的新技術擁有者。
4.創造性思維方法
情報分析過程就是將信息轉化為可以用於決策的情報和謀略的過程,因此是一種基於事實的推斷和預測過程,自然離不開創造性思維方法的使用。在技術競爭情報分析中常用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情景分析法和六頂思考帽等。
5.多信息源聯動分析法
該方法主要用於對特定企業的技術競爭力分析。除了專利之外,企業對其技術的直接披露往往很少。因此,要對企業技術競爭力進行深入分析,需要通過專利信息來掌握其技術現狀和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和線索,蒐集同類技術的科技文獻、網際網路開源信息,並進行聯動分析、比較,結合行業專家人力判斷,才能得出具有實際意義的結論。
作用
技術競爭情報對其實施主體的影響是系統的、全方位的,作為實施主體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重要支撐,其顯著作用可由以下幾個方面略見一斑。
1、外部技術掃描
外部技術掃描可以持續監視技術發展趨勢,特別是新興技術和突破性技術;監視外部環境中的政策法規、標準和行業管制的變化;監視技術的新市場、新套用;監視改進的工藝和製造方法;監視目標領域中與自己從事相似研究的組織等。
通過對外部技術競爭環境的監視,企業能夠準確找到自身技術在行業環境中的位置,識別出外部的機遇和威脅,從而作出針對性較強的戰略規劃,選擇適合自身的技術開發策略。在此基礎上,企業的生產製造、行銷和銷售、科研投入及資源配置等都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因此,技術競爭情報可以看做是企業整個戰略規划過程中必要的情報輸入。
3、研發管理
企業的技術競爭情報職能通常設在研發部門,開展技術競爭情報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研發部門。藉助技術競爭情報,研發部門可以確定是研發新技術、延伸(或減少)現有技術還是改進現有技術;確定項目和產品的優先次序;改進研發項目的選擇與評價,如決定是否立項、項目是否繼續或終止。總之,任何一項科學的研發決策都需要技術競爭情報的支持。
4、技術開發
技術競爭情報是企業制定技術開發戰略的基礎。技術競爭情報是關於技術的全方位信息工作,既關注基礎理論的研究動態,也關注套用技術的發展狀況,還監視外部技術環境的一系列變化。企業監測基礎技術、套用技術的發展狀況,掌握目標領域中相關的研究動態,快速識別新技術或突破性技術,為企業的技術開發提供正確的方向;可以監測政府政策的動態,開發新技術,替代即將受限的工藝或產品,從而避免政策變化可能帶來的風險。
5、產品創新
由於技術進步及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
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企業面臨巨大的產品創新壓力,產品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為降低風險,產品創新需要競爭環境和技術環境等綜合信息的全面支持。技術競爭情報監視市場競爭性產品在技術、功能等方面的狀態,預測其發展趨勢,從而指導企業在產品創新中採用先進的材料、技術和工藝,保障新產品的性能屬性符合市場需求,降低產品創新風險。
一般而言,技術競爭情報對具有如下特徵的企業作用更大:①處於技術發展迅速的行業;②處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或開發技術密集型產品,技術是產業的重要“分化器”;③企業從事大量的研究與開發活動;④來自於新產品的收入將在近期占很大比重。其中,信息技術行業、電信行業和藥品製造業等是典型的代表行業。
6、科技投資
技術競爭情報在科技投資中用於篩選投資標的。通過將投資標的技術與同類技術、替代性技術、相關專利技術進行多維度比較,將技術背後的研發力量、資金支持等因素與相關競爭者進行對比,從技術競爭的角度確定標的的可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