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型人才

技術型人才

技術型人才是指掌握和套用技術手段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由於技術型人才的任務是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因而,他們常處於工作現場或生產一線工作。在人類社會勞動的鏈環中,他們處於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間。所以國外也有稱之為中間人才(Middle Ma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型人才
  • 外文名:technical manpower
  • 特點:掌握和套用技術手段
  • 釋義: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 屬性: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間
簡介,社會背景,獨立性,轉變,社會重要性,應變和創新,培養,

簡介

技術型人才將工程型人才的勞動成果――設計、規劃決策(如產品設計、產銷決策、城市規劃、經濟發展規劃、農田水利設計、園林設計、旅遊開發規劃等)通過自已的勞動轉化為物質形態(產品、工程等)或對社會有關方面(城市發展、旅遊開發、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等)產生具體作用。
他們與工程型人才的工作緊密連線。這就是技術型人才的工作任務和社會功能。在實現自己社會功能的過程中,技術型人才又必須與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技能型人才合作,並指導其工作。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處於人類社會勞動鏈環的終端,他們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社會總體運轉中,最直接又最積極的因素。
技術型人才是一種智慧型型的操作人才,因此也需具備一定的學術(學科)能力和基礎學科課程知識,但這種能力和知識的要求遠不如前兩類人才高,而是更應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套用,這方面的知識滿足“必需、夠用”即可。與工程型人才相比,技術型人才需具有更寬泛而不是更專深的專門知識面,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應更強。同時,由於技術型人才所從事的生產現場的勞動常常是協同工作的群體活動,因而在人際關係能力、組織好群體的能力、交流能力等關鍵能力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主要由高等職業教育(大專)來培養
隨著現代技術飛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社會職業崗位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不能不促使技術型人才產生深刻的變化。在新形勢下,技術型人才仍須保持獨立存在,但它與相關人才既有重疊又可轉換;技術型人才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產教研”結合是高職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基本途徑。
教育的培養目標巨觀上體現了它的社會功能與性質,微觀上決定了它的課程要求與內涵。培養目標是社會需求與教學實踐的結合點,因而,培養目標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是一個核心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技術型人才(或技術套用型人才)。為使高職能更健康地發展,在聽形勢下,應重新審視技術型人才,以便能更正確也更好把握技術型人才。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

社會背景

我們認為,當前社會的以下二個趨勢必須重視。
1.技術的空前發展
19世紀以前,技術僅指技能與工藝,主要依靠經驗積累而成。這種技術為經驗技術。至19世紀,技術雖仍然離不開經驗,但已不再是主要依靠經驗的積累,而是以科學理論為基礎來發展技術。技術的科學化、理論化是現代技術的最大特徵。因而,現代技術也稱之為理論技術。
到20世紀,技術的性質和功能愈顯明確,技術陂定義為“人類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過去的技術多指生產工藝,正擴展到行銷、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手段和活動”。由此可見,現代技術除物質技術外,還包括非物質性的技術。
20世紀,特別是40年代以來,技術的發展呈現三個特徵。
(1)技術發展速度愈來愈迅猛。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納米技術等這些使人類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技術,都產生於這一階段。同時,技術能迅速地套用於生產一線及工作現場,它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也愈來愈短。
(2)現代技術的發展不斷走向整體化。這首先表現為技術套用的廣泛綜合性,例如微電子技術正滲透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管理等各個領域,它與該領域的傳統技術相結合後,就使該領域改變了面貌。其次,是技術結構的綜合化,如空間技術、環境技術、海洋技術等都是多種技術的重新組合。
(3)技術的複雜性與精確度愈來愈高。20世紀出現的許多高科技其複雜性和精確度是19世紀的機械技術、動力技術等所不能比擬的。由此可見,技術的發展必然會對社會職業崗位的內涵和外延產生重大影響,也就必然要對承擔這類崗位的技術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2.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WTO正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用以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一個國際組織,所以,我國經濟結構的發展也就是必定要進人世界各國經濟主流中去,參加經濟結構變化全過程。這樣,我國經濟結構的發展也就是必定要與世界各國尤其與先進國家的經濟結構變化趨於一致。那么,什麼是當前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趨勢呢?
首先是產業結構的變動。這一變動的特徵從世界範圍看,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是第三產業的持續上升,第一產業的逐步下降以及第二產業的緩慢增長或停滯不前。除產業結構變動外,產業部門中的行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行業如紡織、鋼鐵、採掘等的作用日漸減少。反之,一些新興行業如電子、計算機、合成材料等則日趨發展。
因而,經濟結構的變化,對我國的職業崗位結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變化會使社會原有的某些職業崗位大批地消失,而又會新增加大批職業崗位。現代社會的職業崗位體系正演變為一個動態大系統,而且是一個不斷向高新技術趨近的動態系統。這就不能不促使技術型人才產生深刻的變化。

獨立性

技術型人才在新形勢下,仍須保持獨立存在
社會人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從生產或工作活動過程的目的來分析,現代社會的人才大體可分為理論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四種。社會對理論型人才(物理學家等)和技能型人才 (操作技工等)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教育界過去和當前對此均無異議。爭論的焦點是技術型人才是否須獨立存在。在新形勢下,這一問題又一次被提出。因而上海職教論壇對上海、浙江和安徽等有關企業進行了調研。
首先,從對工業領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調研情況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不斷分化的趨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專業化。因而,在高新技術企業中,四種人才類型的劃分不但仍然存在,並且工程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之間的區分更加明顯。比如生產積體電路的上海貝嶺公司有工程技術人員200人,其中,80~90人負責開發和設計工作,100人左右進行工藝、設備、質量控制的工作,兩者的比例近乎1∶1。從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在貝嶺公司中,開發設計和生產工藝是兩類不同的崗位群,其對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技能需求存在著明顯區別。也就是說工程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的區分是存在的。
再如,主要生產大規模積體電路的上海華虹 NEC電子有限公司,下設有負責生產工藝的製造部和負責產品開發的技術部,毫無疑問如貝嶺公司一樣這兩個部工程技術人員的人才類型是不一樣的,前者為技術型人才;後者為工程型人才。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中,負責產品設計圖紙的產品工程部的工程技術人員是工程型人才;生產線上負責生產工藝工作的現場工程師與技術主管是技術型人才。
上海西門子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上海耀華皮爾金頓玻璃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全部是電腦操作和管理,生產線上自動化程度也很高。所以,在生產線上擁有許多技術型人才,來承擔生產工藝和管理工作。
根據對金融、財稅和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的調查研究表明,第三產業中當前也仍存在著四種人才類型。例如體現商貿現代化、國際化的現代物流行業,它既需要對現代化物流規律進行研究的理論型人才和現場商貿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在上海的沃爾瑪、麥德龍等外企大超市,從公司經理到各門店店長各級經營管理人員均由技術型人才承擔,只有少數工程型人才來負責商貿業務的整體規劃、全面決策以及參與最高層的管理工作,而現場進行商貿操作的是技能型人才。
安徽省一調研報告表明安徽經貿服務行業中,中級管理人才和新增崗位的關鍵崗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與當前行業中的業務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變化不相適應,急需發展高職教育,培養技術套用型人才予以補充。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四種人才的客觀存在及技術型人才的獨立性仍然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

轉變

1.技術型人才與相關人才的重疊
工程型人才的任務是將工程原理轉化為產品圖紙或發展規劃。技術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協同將完成了的設計、規劃等轉化為物質形態或具體運作。所以三者關係十分密切。
當前,由於技術的發展日益體現出深度化、複雜化的特徵,這就必定導致社會分工的細化和職業崗位的專門化速度的不斷提升。而技術發展的綜合化特徵又造成相關人才間的既分工又合作的必然趨勢。這就是說明相關人才間都有其工作領域,但其不那么絕對,存在著重疊的現象。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W.K.Lebold教授提到工程師與技術師的關係:“他們的任務高度相關,有時很難講清楚在職業帶中哪裡是一種人才的終點和另一種人才的起點。在一種人才工作區作出的決定會極大地影響另一種人才工作區域的決定。”
在上海所作調查研究中也得到了上述論述的佐證。例如:上海貝嶺公司的產品開發和設計工作中也有生產工藝方面的人員參與,以保證產品的工藝性良好。產品設計人員也參與產品工藝流程的審定,以確保產品設計要求的獲得。除了工作區域有重疊外,在相關人才類型間的知識能力結構上也存在重疊現象。如上海貝嶺公司要求研究開發和設計人才對工藝流程和設備要有相當的了解;同樣,生產工藝人才也必須具有一定的產品設計知識。再如,上海工具機公司的技術領導認為:“數控工具機的維修人員至少必須具備數控工具機設計人員的一半知識”。
綜上所述,工程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都是具有各自的工作區域,但他們的工作區域緊密相連,有所重疊。他們的知能結構相互交錯、彼此滲透,並非截然分開。在技術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之間,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二者也存接近的趨勢,其主要動因是技能型人才勞動組成中的智力成份不斷增長。這種情況在高級技工、技師等崗位中更有顯著反映。因而,有些教育人士認為高級技能型人才應該是高職的培養目標。技術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的界限無法劃清。
我們認為應該對高級技能型人才具體分析。在當前,我國認定的高級技能型人才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他們的勞動組成中的智力成份已占相當大的比重,而動作技能的要求已相對減少。如檢測、計量、調度以及一些高技術設備的操作和維護崗位人員;另一種是雖對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有一定要求,但其勞動組成中的主體仍然是動作技能。
技術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的區別不在於他們所承擔的任務,他們的共同任務都是將設計、規劃及決策等轉化為產品工程等物質形態或具體運行,而在於他們的勞動性質。技術型人才勞動組成的主要部分是智力活動,而技能型人才勞動組成的主要部分是動作技能。所以,上述第一種情況的人才中,如果他們勞動的主要內容已是智力活動,那么他們實質上已屬於技術型人才而不論其職務名稱如何。
2.崗位內涵的變化,促使崗位人才類型的轉換
從另一角度分析,由於職業崗位技術含量的增加,而產生了崗位人才由技能型轉換為技術型的現象,這符合社會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在當前高技術企業中日益普遍。如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線上的操作崗位正全部由技術型人才承擔,其學歷層次50%為中專畢業生,50%為大專畢業生。公司認為生產線屬高精尖技術,今後要擴大大專畢業生比例。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汽車三廠引進德國大眾最新技術,衝壓車間是全封閉自動線,焊接車間則由幾十個機器人工作。生產線上操作、管理崗位主要由大學專科和本科畢業生承擔。
上海銀行和證券機構中,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套用以及與國際逐步接軌,直接從事出納匯兌、證券操作的崗位已不是原來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所能擔負,它必須由具備綜合分析能力、一定外語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套用基礎知識的技術型人才來承擔了。
由此可見,崗位內涵的變化促使崗位人才類型的轉換是一個規律性趨勢,職業崗位的相應人才類型不是固定不變的。

社會重要性

技術型人才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正不斷提升
技術型人才處於社會總體勞動鏈環的終端,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社會運行過程的具體操作者,其重要性是客觀存在的。對技術型人才的忽略和輕視,社會發展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正如 1962年英國政府發表的《工業訓練》白皮書中作的自我檢討:“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的工業一直缺乏有技術的勞動力,無疑,技術人才的缺乏是英國經濟停滯的重要原因。沒有技術人力的增加,就不可能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和迅速增長。”隨後,英國政府於1966年又發表了《建立多科性技術學院和其他學院的計畫:繼續教育中的高等教育》白皮書,成立了一批多科性技術學院來培養技術型人才,促進了經濟發展,受到社會歡迎。
60年代以來,技術的發展更為迅猛,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強烈。這兩個因素使得每個國家都處於急劇的國際競爭中。這種競爭的核心是技術競爭。因為,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證企業產品的市場地位。這樣,技術人才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就不斷提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簡稱UNESCO)總幹事馬約爾先生在1999年的“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上說:“未來,促使一個國家社會經濟騰飛的骨幹力量是專業技術人員。”
60年代以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普遍認為其原因之一是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技術套用。印度在軟體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方面成績卓著,引人注目,這與他們長期來重視技術教育是相關的。
印度學生在完成8年義務教育後,可升入二年制的高中階段學習。完成10年學業的學生,如果不上高等院校,可以進“工業培訓學院”和“職業學校”接受二年制職業教育,或進入“綜合工業學校” (Polytechnics)接受三年制技術教育。其培養目標是技術指導、監工員和初級工程師(Junior Engineer),都是中級技術人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等技術教育,1993年全印有279所“工程技術學院”(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和4所“技術大學”(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二者的差別在於前者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它們都招收完成10年級學業的學生,培養技術型人才,修業時間為3年或4年。印度的技術教育由人力資源開發部技術教育司管理,還有一個半官方的事業機構——全印技術教育委員會,被授權協調各級技術院校之間以及與其他院校之間的關係,開發教育業務工作。
由此可見,印度在技術上的異軍突起決非偶然,它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教育方面的發展歷程是一個極有說服力的佐證,值得我國借鑑。

應變和創新

在新形勢下,技術型人才的知能結構應具有以下變動趨勢。
1.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具有應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由於現代社會的職業崗位體系是一個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的動態大系統,因而,社會人員必須具有應變能力,才能夠適應它的需求。1999年 UNESCO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主題工作檔案》指出“對人的素質要求在變化,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應變、生存、發展。”“2l世紀競爭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產活力的、靈活的勞動大軍。”
在上海的調查報告中,也明確地提出:”企業和高職畢業生都認為學校學習期間,理論功底不足,外語水平低,繼續發展缺乏後勁”。因為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技術的更新往往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而不是原有基礎上的改進。如“耀華皮爾金頓的第二條生產線與第一條技術完全不同;大眾汽車第三條生產線(帕薩特轎車)也用到了前兩條生產線上從未使用過的關鍵技術。”
美國國家職業教育研究中心(NCRVE)為新的聯邦立法所寫的“關於生計的教育與培訓立法原則建議”中提出:“關係生計教育的目標,應使學生在完成高中或高中後教育之後獲得就業的預備,同時又獲得邊工作,邊繼續學習的基礎。”所以,給予技術型人才可持續學習的基礎是十分必要的。
2.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能力
當今,技術發展的綜合化特徵,必定會在技術套用過程中體現出來。首先是技術人才工作崗位綜合程度的提高。例如上海大眾新型PASSAT自動焊接生產線上的技術員,既要有汽車焊接的專業知識,又要熟悉自動焊接機器人的性能,還要具有一定的質量控制能力,即技術人員的能力不僅涉及到焊接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還要涉及到物流、品質控制等方面,單一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已不能適應這類生產線的需要。同時,加入WTO後要求技術生產與國際接軌,因而計算機套用能力、外語表達能力、文字處理能力都是必備的能力。
由此可見,技術型人才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要加強形成技術套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是核心能力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相關領域的新知識,形成相對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要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對國際通用慣例的研究,有一定的經營管理知識,有貫穿始終的經濟效益意識以及成本核算的知識等等。
3.加強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培養
技術型人才同樣需要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工藝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創造、管理形式的變革等都需要這種職業素質。他們與工程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的差別在於技術型人才是在技術套用領域中體現這種素質,而後兩種人才是在工程領域和學術領域中體現這種素質。把技術型人才理解為絕對化的執行型人才,至少是不全面的。
技術發展呈深度化、複雜化特徵的今天,強調技術型人才這種素質大為必要。在調研上海貝嶺公司時,技術部經理說:“影響積體電路質量的因素是很多的,一旦產生質量問題時,就必須創造一套程式和方法來檢測出主要因素。”西北工業大學有一博土生畢業論文的主題就是對一種微米級高精度的航空零件,提出在批量生產中確保加工質量的工藝和檢測模式。
生產實際表明,技術型人才必須具有創新和開拓的素質才能完善地承擔自己的職責。加入WTO以後,國際競爭必然劇烈,而技術創新的競爭正是未來競爭的核心。所以對技術型人才加強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培養是當務之急。

培養

“產教研”結合是高職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基本途徑,也是高職服務企事業,服務社會的最佳方式。新形勢下,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十分迅速,這就要求高職對社會的需求作出更及時更貼切的反應,使培養的人才更能滿足企事業的要求。因而,“產教研”的結合顯得尤為重要。高職如何在原有基礎上,深化“產教研”結合模式已是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1.我國“產教研”結合的幾種模式
(1)協調發展型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巨觀上使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教育內容同國家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是實現高教與科技、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格局。農科教結合計畫、大學科技園區等屬於這一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高教改革與發展規劃來協調和推進的。
(2)校企合作型模式。這種模式在中觀層面上使高校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培養人才的一種模式。它建立在學校與企事業全面合作的基礎上。合作有緊密型和非緊密型兩種形式。由企業為主來辦學便屬於緊密型,如大慶石油集團主辦的大慶石油學校,這種校企合作就屬於緊密型。企業與學校無歸屬關係的就屬於非緊密型,如中國石化總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聯建某些化工專業等屬此類。
(3)教學結合型模式。這是在微觀層面上把生產、科研和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在我國各高校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套用:一是在教學過程中,有計畫安排教學、科研,生產實踐的內容和比例;二是課堂理論教學與科研內容、實驗實訓相結合;三是校內教學與工廠實習、社會實踐相配合。總之,這種“產教研”結合模式主要體現在教學領域中,以教學為主,其他為輔。
2.“產教研”結合應向校企結合模式發展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產教研”結合模式大都是教學結合型模式,為了更好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更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術套用型人才,應該深化“產教研”結合,向校企合作型模式發展。校企合作模式,在體制上應該建立校企合作委員會,研究雙方合作事宜,如校方的專業設定、培養目標、教學計畫、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畢業分配、師資培養等;廠方的市場分析、發展規劃、產品開發、人員培訓、技術難題等。在運行機制上應該是相互促進、互惠互利。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運行機制,雙方的合作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這種模式的要點是“全面合作、深度介入、互惠互利”。這是合作有成效的高職院校的普遍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