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哲學導論》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育作品,作者是喬瑞金、牟煥森、管曉剛。
基本介紹
- 書名:技術哲學導論
- 作者:喬瑞金、牟煥森、管曉剛
- ISBN:7040281716/9787040281712
- 頁數:270頁
- 定價:20.2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語種:簡體中文
- 尺寸:22.4 x 16.8 x 1.2 cm
- 重量:358 g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技術哲學,相關書評,
內容簡介
《技術哲學導論》是“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詳細介紹了世界範圍內11位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哲學家的技術哲學思想。《技術哲學導論》注重史論結合、比較研究和系統分析,分別從工程學的技術哲學、技術哲學的人文關懷、社會批判的技術哲學、技術哲學的功能論解釋和技術哲學的綜合理論這五個方面展開論述。《技術哲學導論》可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文獻,也可作為關注技術與人類生活關係的思考者的基本讀物。
圖書目錄
引言 技術哲學瞰視
第一篇 工程學的技術哲學
第一章 卡普:技術是人體器官的投影
1.1 技術哲學:工業時代盛開的精神之花
1.2 技術:人體器官的投影
1.3 人類:技術創造的尺度
第二章 德韶爾:技術是自然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統一體
2.1 技術王國思想
2.2 技術的影響和界限思想
第二篇 技術哲學的人文關懷
第三章 芒福德:技術是生命形式之象徵性的表現
3.1 技術研究的歷史主義視角
3.2 技術研究的整體主義視角
3.3 技術研究的人文主義視角
第四章 海德格爾:技術是工具性和人類學的整體設定
4.1 對日常技術內涵理解的詮釋
4.2 座架:現代技術的本質
4.3 危險與拯救
第五章 埃呂爾:技術是人類活動中理性地獲得的具有絕對效率的所有方法
5.1 技術的本質
5.2 現代技術的特徵
5.3 技術系統中的人
第三篇 社會批判的技術哲學
第六章 馬克思:技術是一本打開了的關於人的本質力量的心理學
6.1 技術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存在
6.2 技術在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中居於首要地位
6.3 技術的產生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6.4 技術是社會意識形式的基礎
第七章 馬爾庫塞:技術是一種歷史的社會工程
7.1 技術理性的意識形態化批判
7.2 現代工業社會的“單向度”及其超越
第八章 芬伯格:技術是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等結合在一起的工具化存在
8.1 非本質主義的工具化理論
8.2 技術代碼理論
8.3 技術的民主化
第四篇 技術哲學的功能論解釋
第九章 杜威:技術是社會改良的工具
9.1 杜威技術哲學思想的重新發現與定位
9.2 杜威的技術性的實用主義哲學理論
9.3 杜威的實用主義技術觀
第十章 伊德:技術是嵌入文化母體的人造的日常生活力量
10.1 技術與知覺:人與技術的現象學關係
10.2 “技術科學”:現象學運動中的新科學哲學
10.3 “技術文化”:超越烏托邦和敵托邦
第五篇 技術哲學的綜合理論
第十一章 米切姆:技術是客體、知識、活動和意志的完整集合體
11.1 技術哲學中的歷史問題:兩種哲學傳統
11.2 技術哲學中的形上學問題:四種類型的技術
11.3 技術哲學中的實踐問題:倫理學和政治學思考
後記
技術哲學
技術哲學的歷史分期
一、技術哲學史前期——古代至E.卡普《技術哲學綱要》(1877年)
二、技術哲學規範期——1877年至20世紀70年代前期SPT成立
三、當代技術哲學期——SPT成立至今
當代歐美技術哲學研究主要特點
一、理論傳統的多樣性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技術哲學研究都受自己國家的哲學傳統的影響,從而顯示出不同的理論背景,如美國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思想、社會主義國家中馬克思的技術哲學思想、海德格爾的哲學傳統、法國埃呂爾的技術自主論的思想等等。
拉普在《分析的技術哲學》中認為德國技術哲學研究中存在四種傾向,即德韶爾的工程科學主義、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格倫的社會人類學和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主義。
二、研究內容的不確定性
狹義的和廣義的技術哲學,歐美技術哲學研究的不同時期對這一問題都有多種闡發甚至爭論,這也表明在此問題上觀點的不一致性。
如H.斯科列莫夫認為廣義的技術哲學及對技術的社會批判,無法代替狹義的技術哲學即研究技術的本質和結構、分析技術的認識內容並作為一門學問的技術哲學,技術哲學應主要關注對技術的認識論狀況的分析。皮特也一直堅持把認識論作為技術哲學的核心,並就此問題與費雷等人進行了激烈的論爭。
三、研究方法的多樣性
主要有整體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兩種。
前者是把“技術”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概念,埃呂爾和海德格爾等選擇這種方法;後者則分析技術現象之間的區別和相互聯繫、相互依賴。
在第一種方法中,“整體性”被視為一個黑匣子,未考慮其中的相關因素和它們之間的聯繫,後一種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思考哲學論點的經驗的方式,而整體的方法則以超驗的方式思考與技術發展相關的歷史的、文化的和社會的因素。
四、研究視角的多樣性
主要有政治視角、社會制度視角、文化的視角等從技術外部進行的研究和對技術的結構、功能、技術指示等從技術本身進行的研究。
前者形成了諸如技術統治論、技術批判理論、盧德主義、現實主義、社會建構論等學派,後者形成了J.皮特、M.邦格等人的技術認識論視角的研究。
研究視角的多重性使技術哲學領域中的學術爭論頗多,如皮特和費雷等人就技術哲學的研究對象即認識論在整個技術哲學中的地位問題的爭執,費恩伯格和其他學者就技術本質論批判引發的爭論。爭鳴表現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也推動了相關問題的研究。
五、研究地域的國際性
這一方面和“二戰”期間歐洲國家的學者到美國政治避難進而產生的思想交流有關,也和這些國家間經濟、政治上的關聯性相一致。
在SPT成立之初,P.杜爾賓等人編輯的《哲學與技術研究》(RPT)及後來的《哲學與技術》(PT)刊物,都是與德國的F.拉普等人的合作,也是在拉普的倡議與努力下才有了1981年在德國的巴特洪堡召開的歐美第一次技術哲學國際會議。這一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地點相繼分別在美國的某個城市和歐洲的某個城市,從而促使這種合作成為歐美技術哲學研究特有的一種模式、一個傳統。
六、學科邊緣的開放性
技術哲學研究的邊緣領域與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的邊緣領域都有經驗的和實踐的傾向,這種傾向能夠使技術哲學的研究得以和這些相關學科的研究進行交流,從而對其中相關聯的技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這將有助於拓寬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
德國的G.羅波爾就是運用理論體系邊緣開放的方法研究技術,建立了跨學科的技術哲學。
七、關注問題的多樣性
當代歐美技術哲學自SPT建制化以來所關注的問題一直隨社會的變化而有不同的側重,至今的二十多年間在不同的時間和歷史背景中對本體論、認識論、倫理——政治問題、實踐問題等的關注程度不同。
如21世紀初,第12屆SPT國際會議的主題是:技術與自然(2001);第13屆SPT國際會議的主題則是:技術與全球社會(2003)。
相關書評
此書綜合了技術哲學領域學科內比較有名的國外學者的關於技術哲學的各家論述,有些比較晦澀,比如海德格爾的觀點;有些比較通俗易懂,比如杜威的。在我看來,純粹“形上學”的東西是比較複雜而難懂,而實用主義哲學更加接近現實,能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