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姓

承姓少見,卻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衛國大夫成叔承之後。歷史階段上以千乘為郡望。並有春秋晉國有承盆疽,後漢有侍中祭酒承宮,有威儀節度使承之,有兗州同知承谷容,今有程硯秋原姓承名麟等知名於世。當代承姓分布較廣,但主要集中在皖南(安徽省蕪湖縣陶辛鎮 大約有五到八千人)、江蘇省蘇南地區今都為同族一脈、常州市無錫還有蘇州大約二萬人包括聽經堂、德楊堂、懷德堂,)、河南商水承屯一個村聚集四千左右承姓。韓國也有承姓二千四百五十人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姓
  • 類別:姓氏
  • 詞性:名詞
  • 拼音:cheng xing
  • 歷史:3000多年
基本概述,讀音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姓氏名人,承名世,承淡安,承忠委,承盆,承宮,承之,承谷容,承思詔,承天秀,

基本概述

春秋時晉國有承盆,後漢有侍中祭酒承宮,宋有威儀節度使承之,明有兗州同知承谷容。今有程硯秋原姓承名麟。
後漢書有承宮傳,文如下:承宮字少子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遭天下喪亂遂將諸生避地漢中後與妻子之蒙陰山肆力耕種禾黍將熟人有認之者宮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三府更辟皆不應永平中征詣公車車駕臨辟雍召宮拜博士遷左中郎將數納忠言陳政議論切愨朝臣憚其節名播匈奴時北單于遣使求得見宮面顯宗勑自整飾宮對曰夷狄眩名非識實者也臣狀醜不可以示遠宜選有威儀容者帝乃以大鴻臚魏應代之十七年拜侍中祭酒建初元年卒肅宗褒嘆賜以冢地妻上述書乞歸葬鄉里復賜錢三十萬。
承氏郡望在千乘,但有毗陵承氏宗譜存世,毗陵在今江蘇省常州市。
韓國有承姓。稱光州承氏,亦以千乘承氏為本源。
滿清皇室的人都姓愛新覺羅或姓肇。當清朝從東北入關,建都北京統治權全中國之後,清皇室的人就有以名為姓,即所謂隨名姓的習慣。實際上是一種特權思想的表現。在中國,清朝以前,就有一人犯罪株連全家,甚至株連九族的做法。清皇室為了避免其家庭中有某人犯罪而株連其家人,因而產生了隨名做姓的做法。這樣,父與子、兄與弟因姓氏不同,可防止被株連。但新改的姓必須是中國“百家姓”一書上沒有的姓。

讀音介紹

承[承、丞、氶,讀音作chéng(ㄔㄥˊ),亦可讀作zhēng(ㄓㄥ)、zhèng(ㄓㄥˋ)]
承姓

姓氏淵源

承(chéng)姓源出有:
承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朝時期衛國大夫成叔承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了弟弟管叔蔡叔商紂之子武庚發動的叛亂之後,封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於衛邑,侯爵,康叔建衛國,立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史稱衛侯。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大夫名叫成,字叔承(一說承成),史稱其為“成叔承”。在成叔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承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承氏正宗。
承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承為得姓始祖,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chéng(ㄔㄥˊ),皆以千乘為郡望。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軍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軍承,就是軍佐,亦稱軍丞,是春秋時期楚國軍制官稱,屬於主力戰將,為楚國軍事主官司馬的副手。在楚國,承通丞。這在史籍《左傳·哀十八年》中有記載:“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請承。承,佐也。”在楚國軍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承氏,亦有稱佐氏者,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chéng(ㄔㄥˊ),皆以毗陵為郡望。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西漢時期古承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承水,是秦漢時期一條古河流的名稱,在西漢時期在長沙國境內,從永昌縣發源,終流匯入湘江。這在史籍《前漢·地理志》終有記載:“長沙國承陽縣。承水,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西漢時期的長沙國承陽縣,就是因為坐落在承水之陽(承水北岸)而得名,就是今湖南省衡陽市和衡陽縣地,其承水就是今蒸水河。古代,承水之“承”,讀音就是zhēng(ㄓㄥ)。其時居於承水兩岸的住民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承水氏、承陽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承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zhēng(ㄓㄥ),以承陽為郡望。

第四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西漢時期古承縣,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承縣,是西漢時期東海郡下屬的一個縣,春秋時期為古鄫子國之地,戰國時期為楚國的蘭陵邑。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蘭陵歸薛郡。漢朝時期,承縣屬東海郡,這在史籍《前漢·地理志》中有記載:“東海郡承縣。”王莽代漢,承縣一度被更名為承治縣。東漢時期復稱承縣。三國時期屬曹魏徐州東海郡。西晉十六國時均屬蘭陵郡(治所在今嶧城)。南朝宋時期,其地東南部為東海郡,西北部為蘭陵郡。北魏時期為徐州承縣。隋朝時期屬彭城郡,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承縣置繒州,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繒州,改為蘭陵縣。唐朝初期復名為承縣,屬河南道沂州。宋朝時期屬京東東路沂州琅琊郡。金章宗完顏·麻達葛明昌六年(完顏璟公元1195年)復改承縣為蘭陵縣,屬山東西路邳州。元朝時期屬中書省益都路嶧州,因境內有葛嶧山而改其州名,下領蘭陵縣。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州為縣,從此,古承縣改稱嶧縣;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嶧縣改屬兗州府。清朝時期沿襲明制。民國時期屬山東省魯西南行政區。196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嶧縣建制,設棗莊市,嶧縣成為棗莊市的嶧城區。早在兩漢之際,由於王莽篡漢後戰亂迭發,居於承縣之民中即有改以地名為姓氏者,稱承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zhèng(ㄓㄥˋ),皆以東海為郡望。

第五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宋朝時期古承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承州,地名,故址原在漢朝時期所置的廣陵郡境內,宋朝時期置為承州,地在今江蘇省高郵市、興化縣泰興縣一帶,當時統歸高郵軍管轄。宋欽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金國滅北宋之後,康王趙構偏安江南,是為宋高宗。當時的承州則是金兵南下的必經之地,由是宋、金兩國多場戰爭爆發於承州之地,斯地百姓屢受兵亂,四處遷逃,為日後相認,有以居地名稱改為姓氏者,稱承氏,世代相傳至今。
承姓
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chéng(ㄔㄥˊ),雖然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但有一共同特徵,即皆以承州(高郵)為郡望。

第六個淵源

源於朝鮮族,出自朝鮮端宗時期大將軍承介。今遼寧瀋陽、吉林延邊、延吉朝鮮族中、韓國朝鮮族中均有承氏族人。承介,是明朝時期高麗王朝第六代君主端宗李弘暐執政時期(단종,公元1452~1457年在位)的大將軍,為山東高青人,原明軍副將,後入朝為官,至大將軍職。承介的後裔子孫皆在朝鮮半島生息繁衍,後分衍為延日(今韓國飛鶴山地區)、光山(今韓國光州光山區)兩個大支系,但均以千乘郡為本貫。
清朝時期,該支承氏族人有回返東北地區者,成為今延邊地區朝鮮族承氏的主源,該支承氏正確讀音作chéng(ㄔㄥˊ)。

第七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或冒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承佳氏,亦稱程佳氏、成佳氏,滿語為Cenggiya Hala,世居蘇完(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程氏、承氏等。⑵.滿族承吉氏,亦稱成尼氏、瓜吉氏,滿語為Cengni Hala,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域),所冠漢姓多為承氏。⑶.滿族人穆毓蒼,公元1933~今,滿族,原名穆毓蒼;遼寧瀋陽人。二十世紀前半葉,在東北地區被日寇侵占時期,穆毓蒼正好到了上中學的年齡。穆毓蒼報考的瀋陽維城中學,是一所由偽滿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及偽滿高官捐資開設的專門培養滿族皇室子弟的學院,對學生的食宿都是免費的。當時穆毓蒼用一位叫趙成吉的國小畢業證書考取了該校。學校開學當天,校長愛新覺羅·慶厚主持全校開學典禮時向師生們宣布:“這個學校是培養皇族子弟的唯一一所中學,雖然同學們現在各有各的姓,但實際上你們大家都是一個姓,都姓愛新覺羅、都姓肇。學校決定,所有的同學從今天起都把自己的滿姓取消,只互相稱呼名字。”如此一來,穆毓蒼只好被稱為成吉。但他想:“如果我叫成吉的話,很容易被別人聯想到古代蒙古的成吉思汗,被看為蒙古人。”因此他決定改名為承吉,是繼承和承受吉利的意思。穆毓蒼的這個想法得到了校方的同意,從此穆毓蒼就改名為承吉了。以後有了戶籍法,穆毓蒼的子孫們就都以“承”字為姓氏了。當時穆毓蒼的弟弟也是在維城中學讀的書,所以他也隨著哥哥改名為承祥,此後其子孫們也都姓了承。總之,其後裔之所以姓承氏,皆由之始。滿族承氏正確讀音皆作chéng(ㄔㄥˊ)。 得姓始祖:成叔承(姬成)、承介、承吉(穆毓蒼)。

得姓始祖

成叔承(姬成)、承介、承吉(穆毓蒼)。

遷徙分布

承氏源於春秋時衛國大夫成叔承,史上為千乘族。現在常州位列第八十六位,在全國姓氏中排列在五百位之後,屬較為罕見的姓氏。
常州承氏,為承宮之後裔。這個承宮就是我國歷史上以勤學苦讀聞名的典範。
歷史上常州承氏人士多居官清廉、業儒知醫之士。現在常州地區承氏集居地有:鄭陸橋、三河口、焦溪、潘家橋、漕橋、龍虎塘等地。
安徽省蕪湖境內有大量的分布,那裡有承氏的集中分布區。在安徽的中部地區也有大量的承氏分布區。
另外,韓國亦有承氏,稱光州承氏,奉承介為祖,以千乘承氏為本源。
承氏郡望在千乘郡(今山東高青)、毗陵郡(一稱蘭陵,今江蘇常州)。
安徽淮南也有一支承姓,但卻不知道源於和脈。(現已證明為宋金交戰流傳下來的一支)
資料有待補充。
承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全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五百位之後,在常州位列第八十六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五百六十位,望出千乘郡、毗陵郡。
承氏最早源於春秋時衛國大夫成叔承,史上為千乘族。歷史上常州承氏為承宮之後裔,這個承宮就是我國歷史上以勤學苦讀聞名的典範。承氏族人大多居官清廉、業儒知醫之士。現在常州地區承氏集居地有鄭陸橋、三河口、焦溪、潘家橋、漕橋、龍虎塘等地。
另外,朝鮮、韓國亦有承氏一族,稱光州承氏,奉承介為始祖,仍然以千乘郡為本源。
今江蘇省的常州市武進區、溧陽市、江陰市澂江縣、江陰市周莊鎮、崑山市、啟東市、宜興市,上海市,安徽省的蕪湖市、霍邱縣、合肥、長豐縣,河南省的周口市商水縣,遼寧省的瀋陽市,湖北省的武漢市、鐘祥市,浙江省的嘉興市、衢州市,河南省的開封市,吉林省延吉市,韓國飛鶴山地區、光州光山區等地,均有承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千乘郡: 春秋時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公狩獵於境內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期改置為郡,治所在千乘縣,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北部,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曾一度改為樂安國。
毗陵郡: 春秋時期為延陵,是公元前547年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札受封於此而得名。戰國時期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吳國越國所並。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國又被楚國滅掉,所以延陵又先後屬越國和楚國。秦始皇帝於公元前221年併吞六國,統一中國,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始置延陵縣,屬會稽郡。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籍為帝,國號漢。改延陵為毗陵,仍屬會稽郡,此時會稽郡為諸侯王楚王韓信的封地,後漢高祖消滅異姓王,廢楚王韓信,把淮東東陽郡、彰郡、會稽郡的五十三城封給了從兄劉賈,稱為荊王,又把會稽郡改為荊國。公元前196年,劉賈被淮南王英布所殺,劉邦又封兄子為吳王,復為吳國,會稽郡屬吳所有。漢景帝時他造反又被殺,此後,毗陵屬會稽郡,歸揚州刺史部管轄。王莽當政時一度曾改毗陵為毗壇。漢光武帝建武初復改為毗陵,至漢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會稽郡浙江(今錢塘江)以西為吳郡,毗陵縣改隸吳郡。三國時期為孫吳轄地,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分吳郡無錫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領三縣,治毗陵。晉於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滅掉東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晉武帝太康二年省毗陵典農校尉,置毗陵郡,鄰縣七,治毗陵,此毗陵為郡之始。同時,分丹徒,曲阿地別置武進縣,隸毗陵郡,此是武進為縣之始。這時,毗陵郡歸揚州刺史管轄。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將毗陵郡封給東海王越的世子毗為食邑,為避“毗”諱,改毗陵郡為晉陵郡,仍屬揚州。西晉末年,八王混戰,邊疆少數民族乘機起兵攻西晉,黃河流域陷入大混亂的局面,北方漢人大批渡江避亂。西晉滅亡後,出身中原著名高級士族、老練的政治家王導為建立和鞏固建康的東晉政權,維護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經濟利益、苟安江左,推行了僑寄法,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方,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安置北方逃來的士族和民眾,這種僑州、郡、縣大都設在丹陽、晉陵和廣陵等郡境內。晉元帝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僑置南蘭陵郡於武進縣境,領蘭陵縣。晉明帝太寧中又僑置南東莞郡於晉陵縣境,領莒、東莞、姑幕三縣,與南蘭陵郡同屬徐州。這時,晉陵郡及所領縣仍屬揚州,與僑置之郡縣不相統屬。東晉末期,劉裕掌握東晉朝政權,實行土斷法,令北方流亡來的士民,就所居地作為土著,省去許多僑郡縣,以統一行政。南朝宋武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以晉陵郡屬南徐州。孝帝大明末置南東海郡領武進。齊末置南蘭陵郡,蘭陵縣屬南琅岈郡。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改南東海郡為南蘭陵郡,改武進為蘭陵,所以後來常州又有蘭陵這個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滅陳,廢郡置州,以州統縣。廢晉陵郡,於常熟縣置常州,州以縣名,後來常熟縣改屬蘇州,故移常州治於晉、無錫、義興、江陰四縣。從此就有了“常州”之名。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又廢州置郡,改常州為毗陵郡。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吳興太守沈法興借討伐宇文化及為名,攻下餘杭、毗陵、丹陽,據江表十餘郡,自稱江南大總管,在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毗陵為都,自稱梁王,號延康。唐朝時期,唐高祖李淵登帝位,恢復開皇舊制,下令改郡為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子通敗沈法興據毗陵,吳王杜伏威平李子通,改毗陵為常州,並以故蘭陵地置武進縣,屬常州,此時常州領晉陵,武進、無錫、義興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常州屬江南道,唐貞觀八年並武進縣於晉陵。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復析晉陵置武進縣,並為常州附郭。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全國為十五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兩道,常州屬江南東道。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常州為晉陵郡。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復諸州名,又改晉陵郡為常州。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分浙江為東西二道,常州屬浙江西道。唐開元中,定全國州府有四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等級別,縣分赤、畿、望、上、中、下七個等級,滿四千戶為望縣,當時全國共有望縣六十八個。唐武宗李炎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升常州為望,為全國州府十望之一,所轄五個縣,其中四個是望縣(晉陵、武進、無錫、江陰)。從唐朝末年到五代時期,常州又先後屬於吳和南唐。公元960年,趙匡胤奪取了皇權,建號宋。這時常州仍屬南唐,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發兵伐江南滅南唐,至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王錢椒降宋,獻兩浙渚州,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常州屬江南道,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常州屬兩浙路。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分兩浙為東西路,常州屬兩浙西路。宋熙寧十年,複合兩浙為一路。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又分兩浙為東、西兩路,常州屬兩浙西路。元朝建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忽必烈在全國實行行省制。公元1275年,元將伯顏攻陷常州,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常州為路,屬浙江行省,領晉陵、武進、宜興、無錫四縣,並置錄事司屬常州路。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遷晉陵、武進兩縣治於城內。元朝末年,各地人民不堪壓迫,紛紛起義,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張士誠起義蘇北,自稱誠王,潛號大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渡江,占領常州一帶,建都蘇州,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遣徐達、湯和攻取常州,改常州為長春府,屬江南行中書省。不久復改為常州府,改晉陵上司為京臨,改武進為永定,後又都復為舊名,革錄事司,並晉陵入武進。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金陵,以江南為直隸中書省,常州府屬直隸中書省。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罷中書省,以畿內府州直隸六部,常州為直隸府。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遷都北京,詔改京師(應天府)為南京,仍設六部,常州屬南直隸。明憲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析江陰縣馬馱沙置靖江縣,這時常州統武進、無錫、宜興、江陰、靖江五縣。明神宗萬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諱,改為嘗州府。清朝時期仍襲明制,常州為府,領五縣。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南京為江南省,設布政使司,常州隸屬江南布政使。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57年)又分左右布政使,常州屬右布政使。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常州屬之。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兩江總督查弼納以蘇、松、常三府賦重事繁,為了加緊對人民的剝削,奏請置縣昇州,多設官吏,故析武進置陽湖、析無錫置金匱、析宜興置荊溪,因此,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八縣,所以常州曾有“八邑名都”之稱。民國初期廢常州府,並陽湖縣入武進縣,城仍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承州郡:亦稱平阿縣、高郵軍、高郵府、高郵州,即今江蘇省的高郵市。高郵自漢朝時期起設縣,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高郵在秦朝時期屬於“九江郡”,築台置亭,有最早的郵亭建置,古稱“秦郵”。到了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建高郵縣。據《揚州府志》、《高郵州志》記載,漢朝時期高郵屬廣陵國(今江蘇揚州),設“平阿縣”,因為“漢初名高郵,後改為平阿。成帝封舅王譚為平阿侯,地在州境西。”漢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漢成帝把他的五個舅舅都封了侯,其三舅王譚封為平阿侯,至今郵有平阿湖、平阿溪、平阿村、北阿鎮、下阿溪”等地名。東漢時期,高郵屬廣陵郡,仍設為“平阿縣”。三國時期,高郵屬揚州,地名仍為平阿縣。晉朝時期,高郵屬臨淮郡,隸徐州。東晉事情,改為三阿縣,屬南兗州。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劉宋時,高郵屬南兗州,屬廣陵郡,後又改叫神農郡,但改劃“竹塘和三歸二縣”。南齊時期,高郵屬南兗州,歸廣陵郡。北魏時期曾在高郵西部、天長東部置平阿縣。南梁時期,高郵屬南兗州,歸廣陵郡。南陳時期,高郵屬南兗州,歸廣陵郡。直到隋朝時期,才重新叫高郵縣,隸屬揚州,歸江都郡。唐朝時期復設高郵縣,隸屬淮南道,屬揚州廣陵郡。北宋時期,高郵屬淮南東路,下設高郵軍,下轄高郵縣;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郵軍升為承州,下轄高郵、興化二縣,興化縣原隸屬泰州,割至承州。南宋時期,高郵仍屬淮南東路,隸屬揚州府,下設高郵軍,領高郵、興化二縣,但在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廢軍存縣,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復為高郵軍,仍領高郵、興化二縣。元、明、清三朝地名不變,但元朝時期稱高郵府,明、清時期稱高郵州。
承陽郡:即今湖南省衡陽市。衡陽市歷史悠久,根據出土文物考察,五六千年前,人類祖先就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在衡陽這片土地上種植水稻,飼養豬、牛,過著定居的生活。1.衡陽地域古屬三苗、楊越,在戰國時期為楚國所轄,是楚國的重要城鎮。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將原楚國南部分為黔中、長沙兩郡,長沙郡包括衡陽地域。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孫吳政權於長沙郡東南設定湘東郡,郡治設在今酃縣;並於長沙郡西部設衡陽郡,郡治設在今湘鄉,下轄蒸陽(今衡陽縣)、重安(今衡南縣)、湘南、湘西(今衡山、衡東、南嶽區)、湘鄉、益陽等縣。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以衡陽命名的郡。二郡分立的情況直至隋朝才改,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隋文帝滅南朝陳,改郡為州,廢湘東、衡陽郡,設衡州,將臨蒸改為衡陽縣,州城、縣城均在今江東岸。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衡陽縣。隋朝廢衡陽、湘東二郡而立橫州。唐朝天寶年間又曾將衡州改稱衡陽郡,直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才復用衡州。宋朝時期衡州又為衡陽郡。元朝時期改為衡州路。明、清兩朝則為衡州府。民國初年廢府、道而存縣。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屬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區。抗戰時期,衡陽曾作為飛虎隊的一個重要前進基地,在抗日戰爭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元旦,衡陽市正式建市。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衡陽市改為省轄市。1949年10月8日衡陽解放,仍是市縣並存。1980年成為省轄市。1983年7月,原衡陽地區與衡陽市合併,實行市管縣新體制。衡陽市轄衡陽、衡南、衡山、常寧、耒陽、祁東七縣(耒陽、常寧為縣級市),以及江東、城南、城北、郊區、南嶽五個縣級區。

堂號

千乘堂:以望立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即“江蘇常州承氏”包括有:聽經堂。德掦 堂。杯德堂。
介福堂 :
承陽堂:以望立堂。
延日堂:以望立堂。
光山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江蘇武進毗陵承氏宗譜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承俊尊纂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德揚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
承姓
江蘇江陰市澄江承氏宗譜一套一十八卷, 民園三六年(公元1947年懷)德堂活字印本一十八冊。雖經六十餘載,保成完好。
江蘇常州毗陵承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承壽本等纂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德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承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聽經堂木活字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澄江承氏宗譜,(現代)闔族編纂,2007年計算機排印本。

姓氏名人

承名世

承名世 (1918.10.28—2011.6.11)。原名雪颿,號橫岸、橫岸邨民,早年齋名有“橫岸草堂”,中年後有“香蒲室”,晚年多用“求一筆是齋”。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書畫家、文物鑑賞家,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君陶藝術院顧問、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等。江蘇武進三河口鄉人。少時好學詩文。1932年師從房虎卿學山水畫。1941年起先後任潛化中學、縣中、芳暉女中、群英中學等國文、圖畫教師。其間,問學於一代詞家錢名山,得呂思勉、童書業等教益甚多。1944年隨房虎卿到上海,加入“中國畫會”。1945年起,任上海市立博物館技術幹事,與楊寬、童書業、黃永年、方詩銘等史家以同事而結為至交。又受聘蘇州美專滬校,任山水課國畫教授。1947年任上海市立美術館(籌)教育幹事,參與編輯《中央日報》(滬版)副刊《文物周刊》,期間發表山水畫研究文章多篇。《山水畫布置法》一文,以其深入淺出的內容和流暢易讀的文風,被葉聖陶、朱自清等選入開明版中學生國文讀本。1948年出版的《中國美術年鑑》中,收入其小傳、山水作品及論文。
1951年與方詩銘合作繪編《社會發展史》、《瓷器發展史》等多套教學掛圖,廣泛發行於當時各大、中學校,作為教材。1952年起任上海博物館保管部、陳列部副主任。能畫擅書,精鑑賞,對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的《高逸圖》內容提出獨到見解。山水畫初學“四王”,雅逸清麗;後由石濤而入“元四家”,直追宋人,兼具雄渾蕭逸之氣。人物熔端莊古雅於一體,仕女尤顯娟娟秀氣。其餘如走獸、翎毛、花卉蔬果之屬,無不明晰有致,精雅可觀。書法初學蘇字,兼能四體,後變格,尤以小楷見長。中年後苦練兩晉和北朝“寫經體”,自創一格,獨步書壇,時無人可及。曾應顧廷龍、胡道靜等之邀,以“寫經體”作小楷《徐光啟傳》,鐫刻於上海光啟公園內碑廊。又是上海博物館主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文物出版社,1987)一書的主要策劃者和編選者,此書出版後,深受學術界和廣大書畫愛好者歡迎,至今已重印十餘次。主要著作有《惲南田》、《惲壽平書畫集》、《承名世書畫選》、《橫岸墨韻》、《中國書畫鑑定與欣賞》(合著)等。主要論文有《論孫位〈高逸圖〉的故實及其與顧愷之畫風的關係》、《朱元璋的兩通軍令》、《惲南田研究》、《略論張雨》等。 承名世作品選(4張)。

承淡安

中醫學家。原名啟桐、秋悟,1899年9月13日生,江陰華士人。少時隨父親學醫,17歲時師從名醫。1920年參加上海中西醫函授學習,1925年獨立行醫。1928年在蘇州望亭創辦中國最早的針灸學研究社,後又在無錫堰橋重建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並擴建為中國針灸講習所。1933年10月創辦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針灸刊物《針灸雜誌》。
1934年秋赴日本考察該國針灸現狀和辦學情況,從中發現了《銅人經穴圖考》和我國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經發揮》,使這部古典珍籍失而復得。他還被東京針灸高等學校贈予針灸專攻士學銜,是近現代國際針灸學術交流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回國後,他於1936年7月創辦針灸療養院。1937年2月講習所更名為中國針灸醫學專門學校,先後培養學員3000多人。抗戰8年中,他堅持行醫、授課,分校遍及南方各省、香港和東南亞地區。? 1951年,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在蘇州司前街恢復社業,承淡安帶病參加教學和管理。1954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聘請為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校長,後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從此,他更加奮發有為、力疾從公,為中國針灸走向世界傾注了全部心血,被譽為中國針灸一代宗師。因積勞成疾,1957年7月10日病故。承淡安長期從事針灸理論和臨床研究,著書立說甚豐。自著有《中國針灸治療學》、《中國針灸學研究》、《子午流注針法》、《傷寒論新注》等15種,編修針灸經絡圖多冊,共200多萬字。1989年,“紀念承淡安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暨國際針灸學術討論會”在其故鄉江陰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部省市領導150多人出席大會。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承忠委

男,1933年4月生,安徽省蕪湖縣人。中國名醫疑難病研究所皖南分所所長、研究員、主任醫師。被聘為客座教授、研究員、專家、名譽校長、顧問、主編、副主編、編委、副理事長、會長、編輯等30餘職。大學畢業,從事醫、教、研、工作已51載。擅長中醫內、婦科和疑難病症,旁通各科。出版著作《臨證擷萃》一書獲世界優秀成果獎,參編《時方新用》、《中醫學》、《臨證備要》等18部醫籍。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獲國際、全國、省優秀論文成果獎37次;參加國際、全國學術大會交流的論文38篇,如《痰證從肝論治》、《紅花桃仁煎臨床運用》等10餘文,分別參加在香港、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國際學術大會交流。1978年安徽省政府授予“省科技先進工作者”、1988年授予“省優秀學會幹部”、1989-1998年被評為“全國名醫”、“全國著名中醫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優秀人才”、“當代中華傑出名醫”等稱號。頒有王光英、吳階平等副委員長和崔月犁、陳敏章等衛生部長們題詞的榮譽證書80餘冊,獲金、銀、銅獎牌6枚。中央、省、市有關報刊、廣播、電視台等20餘次采報其業績。傳略已入編《中外名人辭典》、《世界名醫大全》、《世界名人錄》等50餘部辭書之中。

承盆

(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承宮

(公元?~76年待考),字少子;琅琊姑幕人(今山東諸城)。著名東漢大臣。據史籍《後漢書·承宮傳》中記載: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承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後遭天下喪亂,承宮遂將諸生避地漢中,後與妻子之蒙陰山肆力耕種,禾黍將熟,人有認之者,承宮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三府更辟,皆不應,漢永平中期被征詣公車,車駕臨辟,雍召宮拜博士,遷左中郎將,數納忠言,陳政議論切愨。朝臣憚其節名播。匈奴時期,北單于遣使求得見承宮面,漢顯宗勑自整飾,承宮對曰:“夷狄眩名,非識實者也,臣狀醜,不可以示遠,宜選有威儀容者。”漢顯宗乃以大鴻臚魏應代之。
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承宮拜侍中祭酒,漢建初元年(公元76年)卒。漢肅宗褒嘆,賜以冢地,妻上述書乞歸,葬鄉里。復賜錢三十萬。

承之

(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威儀節度使。

承谷容

(生卒年待考),江蘇武進人。著名明朝官吏。洪武初為交城縣丞,官終兗州同知。

承思詔

(生卒年待考),字槐卿。著名明朝中醫專家。承思詔自高曾祖承南溪始業儒知醫,至承思詔已五世儒醫。他的醫德極為高尚,診病察疾,慎思明辨,聲譽卓著。

承天秀

(公元1464~1545年),字鐘之;江蘇江陰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正統間舉人,授錢塘知縣,“卓有政聲,惠及黎民,以民人詣闕乞留,連任九年。”江蘇省江陰市博物館於1987年12月在江陰市陸橋鄉王家典當村出土兩具木乃伊,至今毛髮俱全,內臟完好。據江陰市博物館同志介紹,剛出土時,兩具木乃伊肢體柔軟,可彎曲、可坐立、頭部能轉動、皮膚有彈性。這兩具木乃伊生前姓名分別為承天秀和陸仲庸。
承天秀是舉人出身,歷任杭州府錢塘縣知縣、順天府通判、南陽府同知等職,歷官二十載。他的隨葬品中有八十二枚檀香木、八十一枚“太平通寶”和一枚“嘉靖通寶”制錢,與死者年齡吻合。還有木梳篦箕、絲綢、銅鏡等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