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

承天

承天,漢語辭彙。

拼音:chéng tiān,

釋義為承奉天道,出自《易·坤》。

也是唐 代樂舞名,出自《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唐 代宮城南中門叫 承天門,出自《舊唐書·睿宗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天
  • 拼音:chéng tiān 
  • 解釋:承奉天道
  • 注音:ㄔㄥˊ ㄊㄧㄢ
引證解釋
1、承奉天道。
《易·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後漢書·郎顗傳》:“夫求賢者上以承天,下以為人。”
前蜀杜光庭《道門為皇帝醮太一併點金籙燈詞》:“統御之權,歸於至聖,天命帝以司牧,帝承天而撫臨。”
2、唐 代樂舞名。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舞者二十人。分四部:一景雲舞,二慶善舞,三破陣無,四承天舞……承天樂,舞四人,進德冠、紫袍、白袴。”
3、唐 代宮城南中門叫 承天門 。
《舊唐書·睿宗紀》:“兵部尚書 郭元振 從上御 承天門 樓,大赦天下。”
4、明 嘉靖十年(1531)升安陸州置承天府,治鐘祥縣(今湖北鐘祥市),屬湖廣布政司。轄鐘祥、京山、景陵(今湖北天門)、潛江、當陽五縣及荊門、沔陽(今湖北仙桃)二州。十八年建興都留守司於此。清順治三年(1646)改為安陸府。
5、南明 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置承天府於台灣赤嵌城。領天興、萬年二縣,轄今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地區,主官為承天府府尹。後鄭經改東都為東寧,而承天府其下兩縣則升格為州,並增添澎湖、南路與北路三個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廷廢承天府,改為台灣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