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語言學:理論與套用》分為十二章,第一到第六章主要介紹、評析批評語言學和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哲學基礎、語言觀和理論源泉等。批評理論的重點在於實踐。在第七到第十一章里,我們力圖把批評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套用於對具體語篇的分析,以便驗證其實用性和有效性。第十二章對批評語言學發展至今存在的問題和它所遭受的批評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和評論。
基本介紹
- 書名:批評語言學:理論與套用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頁數:204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作者:辛斌
- 出版日期:2005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957333, 978781095733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批評語言學:理論與套用》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辛斌,1959年出生,博士,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語用學、篇章語言學、批評語言學.外語教學理論等學科的研究,任中國語用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高校功能語法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多年來一直在高校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先後承擔過兩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主要研究工作,主持一個省教育廳項目,現在正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英漢報紙新聞互文性的比較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結論
第二章 語言和意識形態
2.1 意識形態:一個頗有爭議的概念
2.2 意識形態的本體論特徵
2.3 意識形態的語言性
2.4 語言的意識形態功能
2.5 結語
第三章 語言和權力
3.1 權力
3.2 語篇里的權力關係
3.3 語篇里的權力鬥爭
3.4 語篇秩序與權力
3.5 語篇的非政治化和權力的習慣化
3.6 結語
第四章 語篇、常識和意識形態
4.1 意義的合法化和習慣化
4.2 常識的語篇功能
4.3 常識的意識形態功能
4.4 語境與意識形態意義
4.5 如何凸顯語篇中的常識
4.6 結語
第五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1)
5.1 系統功能語言學與批評語言學
5.2 批評性語篇分析的一般方法
5.3 湯普森的意識形態分析模式
5.4 結語
第六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2)
6.1 分類
6.2 及物性
6.3 情態
6.4 轉換
6.5 結語
第七章 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
7.1 新聞報導的選擇性.
7.2 英語新聞語篇的製作
7.3 英語新聞語篇的分析方法
7.4 兩篇英語新聞的對比分析
7.4.1 語料
7.4.2 分類
7.4.3 轉換
7.4.4 情態
7.5 結語
第八章 英語新聞語篇轉述引語的批評性分析
8.1 轉述引語及其分析方法
8.2 語料
8.3 訊息來源
8.4 轉述形式
8.5 轉述動詞
8.6 結語
第九章 語篇的互文性分析
9.1 互文性的分類
9.2 互文性的語用分析
9.3 體裁
9.4 體裁互文性
9.5 結語
第十章 主體位置、閱讀位置和體裁互文性
10.1 閱讀位置和主體位置
10.2 體裁互文性與主體位置的轉換
10.3 結語
第十一章 “話語殖民”、“話語霸權”和體裁互文性
11.1 社會意識形態與體裁互文性
11.2 “話語霸權”和“話語殖民
11.3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
11.4 公共語篇、私人話語和體裁互文性
11.5 結語
第十二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同題與討論
12.1 語篇分析的評價標準是什麼?解釋的權威性來自何處?
12.2 關於混合型語篇(mixed texts)的描寫有什麼主張?
12.3 語篇、發話人和受話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12.4 語料是如何篩選的?是否具有代表性?
12.5 與其他語言和認知的建構理論有何關聯?
12.6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漢英、英漢術語對照表
第二章 語言和意識形態
2.1 意識形態:一個頗有爭議的概念
2.2 意識形態的本體論特徵
2.3 意識形態的語言性
2.4 語言的意識形態功能
2.5 結語
第三章 語言和權力
3.1 權力
3.2 語篇里的權力關係
3.3 語篇里的權力鬥爭
3.4 語篇秩序與權力
3.5 語篇的非政治化和權力的習慣化
3.6 結語
第四章 語篇、常識和意識形態
4.1 意義的合法化和習慣化
4.2 常識的語篇功能
4.3 常識的意識形態功能
4.4 語境與意識形態意義
4.5 如何凸顯語篇中的常識
4.6 結語
第五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1)
5.1 系統功能語言學與批評語言學
5.2 批評性語篇分析的一般方法
5.3 湯普森的意識形態分析模式
5.4 結語
第六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2)
6.1 分類
6.2 及物性
6.3 情態
6.4 轉換
6.5 結語
第七章 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
7.1 新聞報導的選擇性.
7.2 英語新聞語篇的製作
7.3 英語新聞語篇的分析方法
7.4 兩篇英語新聞的對比分析
7.4.1 語料
7.4.2 分類
7.4.3 轉換
7.4.4 情態
7.5 結語
第八章 英語新聞語篇轉述引語的批評性分析
8.1 轉述引語及其分析方法
8.2 語料
8.3 訊息來源
8.4 轉述形式
8.5 轉述動詞
8.6 結語
第九章 語篇的互文性分析
9.1 互文性的分類
9.2 互文性的語用分析
9.3 體裁
9.4 體裁互文性
9.5 結語
第十章 主體位置、閱讀位置和體裁互文性
10.1 閱讀位置和主體位置
10.2 體裁互文性與主體位置的轉換
10.3 結語
第十一章 “話語殖民”、“話語霸權”和體裁互文性
11.1 社會意識形態與體裁互文性
11.2 “話語霸權”和“話語殖民
11.3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
11.4 公共語篇、私人話語和體裁互文性
11.5 結語
第十二章 批評性語篇分析:同題與討論
12.1 語篇分析的評價標準是什麼?解釋的權威性來自何處?
12.2 關於混合型語篇(mixed texts)的描寫有什麼主張?
12.3 語篇、發話人和受話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12.4 語料是如何篩選的?是否具有代表性?
12.5 與其他語言和認知的建構理論有何關聯?
12.6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漢英、英漢術語對照表
序言
“批評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評性語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在英國興起的有關語篇分析方法的學科。它通過分析語篇的語言特點和它們生成的社會歷史背景來考察語言結構背後的意識形態意義,並進而揭不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之間複雜的關係。批評語言學認為語篇是說話者在形式結構和意識形態意義兩方面進行選擇的結果;它的方法論主要建立在以韓禮德為代表的系統功能語言學上,但也不排斥其他語言理論中有關的概念與方法。它在分析中特彆強調對語篇生成、傳播和接受的生活語境和社會歷史背景的考察,並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發現和分析語篇中那些人們習以為常因此往往被忽視的思想觀念上。以便人們對它們進行重新審視。
批評語言學一出現便迅速得到西方語言學界的重視。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研究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關係的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它在英國、美國、荷蘭、奧地利和澳大利亞等國方興未艾,形成語篇分析的研究熱潮。近年來批評語言學也引起了我國語言學界的重視,出現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迄今尚無對批評語言學進行比較有系統的研究的專著。這就是筆者撰寫這本書的初衷。本書分為十二章,第一到第六章主要介紹、評析批評語言學和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哲學基礎、語言觀和理論源泉等。批評理論的重點在於實踐。在第七到第十一章里,我們力圖把批評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套用於對具體語篇的分析,以便驗證其實用性和有效性。第十二章對批評語言學發展至今存在的問題和它所遭受的批評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和評論。總之,本書既有廣泛的理論探討又有大量的實例分析,理論與套用相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易懂。筆者相信本書對我國的英語語篇的研究和教學將具有重要的參考。
批評語言學一出現便迅速得到西方語言學界的重視。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研究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關係的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它在英國、美國、荷蘭、奧地利和澳大利亞等國方興未艾,形成語篇分析的研究熱潮。近年來批評語言學也引起了我國語言學界的重視,出現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迄今尚無對批評語言學進行比較有系統的研究的專著。這就是筆者撰寫這本書的初衷。本書分為十二章,第一到第六章主要介紹、評析批評語言學和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哲學基礎、語言觀和理論源泉等。批評理論的重點在於實踐。在第七到第十一章里,我們力圖把批評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套用於對具體語篇的分析,以便驗證其實用性和有效性。第十二章對批評語言學發展至今存在的問題和它所遭受的批評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和評論。總之,本書既有廣泛的理論探討又有大量的實例分析,理論與套用相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易懂。筆者相信本書對我國的英語語篇的研究和教學將具有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