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批評家的左手和右手》分為“冷思考”“池莉論”和“批評之批評”三輯,收入《“池莉熱”反思》《池莉作品中的硬傷》《關於我與池莉的論爭》《為批評家鳴冤叫屈》等文章。該書針對當代文學的思考、如何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對當代中國文學的體制特點以及對名家的犀利點評和批評家的堅守都給予了客觀的分析。
作品目錄
第一輯 冷思考 | 第二輯 池莉論 |
---|
關於當代文學的中國經驗的思考 除渣與去蔽——關於文學與民間記憶的思考 為了營造健康的文學生態——關於文學人民性問題的隨想 不滿及其應對:關於底層寫作 作家明星化——90年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一種文學現象 從“自由人”到“官人”——作家身份與可持續寫作 消費主義文化語境中的張愛玲現象 新世紀“舊體詩詞熱”的冷思考 當代中國區域文學的體制化特點及研究困境 當下中國三類都市題材文學之我見 屈原的“楚殤”盛 李白的“楚狂”衰——新世紀湖北作家群創作概觀 屈原還是李白?——《世紀轉型期的湖北詩歌研究·後記》 誇飾還是批判?——從武漢三作家談武漢說起 從湖北文學角度看中國文學建設 讀余光中對朱自清散文的批評 韓少功:“公民寫作”的偉大實踐 “賈三條”:矛盾的三條——在2016華科中國當代寫作中心“春講” 賈平凹研討會上的發言 各有所長 各有缺憾——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札記 | “池莉熱”反思 論池莉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嘮叨風格與惡俗趣味——池莉市民題材小說的審美特徵 令人咋舌的《驚世之作》 《口紅》:從電視劇到小說 池莉、張愛玲散文之比較 池莉作品中的硬傷 兩個女名人和同一個構思——范春歌、池莉西藏作品之比較 《小市民 名作家——池莉論》後記 關於我與池莉的論爭 |
第三輯 批評之批評 |
---|
“狂妄”的作家與“堅守”的批評家 新世紀文學批評的新策略——批評名家的理由 強化文學批評的文體意識 多元時代的積極應對和價值堅守 不懂常識還是不顧常識?——說“暢銷” 呼喚有膽有識有良知的批評家 為批評家鳴冤叫屈 |
成書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鏡子。當文藝出現一定範圍內的亂象叢生、迷失方向而不自覺不自知時,就需要嚴肅的文藝批評及時站出來,發揮其引路導向、“剜爛蘋果”的重要功能。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當代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鬥性和原則性,營造講真話、講道理的文學批評氛圍,作家出版社於2017年11月推出“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以對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容,集中展示有力量、有風骨、敢說真話、敢於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批評家的左手和右手》即該文叢中的一本。
作品鑑賞
劉川鄂在《“池莉熱”反思》一文中明確提出,批評家的左手承擔“指出作家的描寫特點包括缺點”的職責,右手發揮“指導和提升讀者的審美趣味”的作用。這也就是他在《新世紀文學批評的新策略》一文中提到的“求美”和“求疵”的批評取向。面對“經典”缺失的中國文學,創作水平偏低、創作後勁不足的當代文學現狀,《批評家的左手和右手》形成的“銳批評”風格,也是劉川鄂在審美與人性標準引導下,審視新世紀文壇的自然選擇。
劉川鄂突出的批評特色是“潑冷水”。對大家趨之若鶩的熱點,他一般都抱持警惕心態,大多時候都是“解構”,而不是“唱讚歌”或“保持沉默”。如在該書開篇《關於當代文學的中國經驗的思考》一文中,他指出中國當代作家因為太局限於“中國經驗”而不具有世界視野,應該提倡的不是“小腳與辮子”式的舊“中國經驗”,而是“五四”積累的“警惕傳統,擁抱現代”的新“中國經驗”。劉川鄂也對“民間文學”“舊體詩詞熱”等熱點話題採取了“冷觀”的方式。他習慣於從“熱點”中抽離出來,一語中的地指出“熱點”背後存在的問題。對於看慣了“吹捧”式批評的讀者來說,劉川鄂的“潑冷水”批評無疑更具活力。
針對具體作家的批評,劉川鄂更是能拋開人情面子的束縛,不懼作家“威名”,直言發聲,堅定地進行審美價值判斷,頗具代表性的是他對湖北作家池莉的批評。他直言池莉是一個“既無‘傳統’之根又無‘現代’之境只會感知‘當下’的作家”,而她的作品“不能豐富我們對人性的理解”,並且“也不能喚起人對詩意生活的進取心”。劉川鄂不僅能拋開人情面子批評同省作家,甚至在賈平凹研討會上,當面批評賈平凹的傳統文人習氣和神秘主義表達。這樣的膽識和勇氣,是他熱切“呼喚有膽有識有良知的批評家”的親身實踐。
立足於“人性與審美”標準,劉川鄂的批評語言靈動鮮活、簡潔有力。他特別善於用生動而簡短的詞語總結特徵、表達觀點、言辭犀利、一針見血。在這本評論集裡,讀者幾乎看不到外在力量對劉川鄂文字的干擾,呈現的是一個文辭灑脫、思維開放、落筆有力、有真性情的批評家形象。以“人性和審美含量”為標尺,採取“冷批評”策略,寫出具有“時代感”的批評文字,這是《批評家的左手和右手》彰顯出的特色。夢想、懂得、直言、參與,構成了劉川鄂文學批評工作的關鍵字。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劉川鄂,祖籍重慶,生於鄂西。湖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理論批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出版《中國自由主義文學論稿》《張愛玲傳》《世紀轉型期的湖北詩歌研究》《湖北文學通史·當代卷》《從現代到當代》等著作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文化散論及散文創作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