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夜景圖》是由中國著名油畫大師——曾梵志 的作品。 夜景完全是一個異數。 無限深沉的藍,含義未明的黑,一線顏料堆積的高光區,一些拖著尾巴的虛實不定的白球,幾條不規則的線痕,似乎還沒有其他人描繪過同樣的夜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梵志夜景圖》
- 創作年代:2005年
- 作者:曾梵志
- 類別:西畫雕塑>油畫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曾梵志夜景圖》是由中國著名油畫大師——曾梵志 的作品。
《曾梵志夜景圖》的尺寸為:145×220cm。畫作上的簽名:曾梵志 2005 Zeng Fanzhi
作品賞析
曾梵志的一幅抽象風景
曾梵志是一個對個人創作有著清晰規劃的藝術家,經過四、五年就會進行新風格的嘗試。據他自己歸納,自美院畢業以來,其創作歷程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代表為“協和”、“肉聯”系列;第二階段即著名的“面具”時期;第三階段稱為“面具之後”,同時平行試驗多種新的可能性;第四階段的主體是被評論家稱作“亂筆” 風格的作品。
在1999年以後,曾梵志逐漸從已經得心應手的“面具”系列中抽身而出,進入“後面具”的轉型階段,試驗多種樣式與傾向,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這其中包含一組命名為《我》的作品(2002年),巨大的五官充滿畫面,但介於有序與無序之間的螺旋形線條營造出的獨特肌理,又解構了整體形象。在螺旋線之外,他還偶爾引入無規則線條,這在幾乎同時的另一個以《無》為名的系列中體現得更為充分。畫中的線條茫無頭緒,糾結,增殖,擾亂並否棄著形象,其抽象而詭異的效果,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語言方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心亂如麻”這一成語。這也就是“亂筆”風格的發軔。
據說,“亂筆”風格的確立還與一個偶然事件有關係。畫家弄傷了右手拇指,不得不改用左手畫畫,運筆自然難以像以往那樣擁有嫻熟的控制力,因此畫面的整體設計不斷被一些筆誤破壞,而越是試圖去修改,反而又造成新的錯誤,這種非常態下的情況卻讓畫家若有所悟,於是將錯就錯,從根本上改變了創作方式。他嘗試同時用兩支筆,一支在掌控之下,而另一支幾乎處於失控狀態,只是隨著第一支筆運動,從而出現很多預料之外的痕跡和線條。其整個過程既受理性的控制,又不無“順著筆來畫”的無意識律動,當二者達成某種平衡時,畫家實際上完成了某種對自己成熟的表現主義風格的超越。
而曾梵志最終選擇“亂筆”風格,顯然還來自於他對於抽象藝術的青睞與修為:“我每次改變,都是從抽象的東西里體會很多,我從裡面找到很多我想要的東西。我從1988年開始畫抽象,一直到現在,我也畫很多抽象的、不畫具體的東西,不畫生活中具體的情節,然後可以在視覺上改動。”說明其風格是多年藝術積澱,並經過反覆思考和悉心嘗試後的產物。
“亂筆”自2004年以來占據著畫家創作的主要位置,至今已衍生出幾個不同類型。在開始的革命領袖和紅色符號系列裡,紛亂的“線叢”像是之前螺旋線圈的進化,似乎將剪不斷理還亂的革命主義情“結”外化凝固下來了;而那些與人物、動物結合的風景中,“線叢”經過了自局部
全體的蔓延,由近乎草叢等植物的變體到仿佛鋪天蓋地的荊莽,場景也由白天轉向了夜晚,但其內在的衝突、矛盾、緊張和強烈的表現卻是一以貫之的。從這個角度看來,《夜景》完全是一個異數。
無限深沉的藍,含義未明的黑,一線顏料堆積的高光區,一些拖著尾巴的虛實不定的白球,幾條不規則的線痕,似乎還沒有其他人描繪過同樣的夜景。謎一樣的場景是否曾真實存在?又是何時何地降臨於畫家的面前?或許那時他正坐在夜班飛機上,透過舷窗驚艷於廣大夜色中漸已遠去的城市的輝煌燈火,光的軌跡就這樣掠過時間留在了記憶的畫布上。抑或,它只是出自畫家的想像?恐怕只有畫家本人才有資格透露靈感的來源。我們只是被獨特的夜景所迷惑,情不自禁地展開自己的想像罷了。
與同時期的創作相比,此畫的抽象風格大異其趣。雖然也出現了莫名的線條,但卻極為節制,只是用它們和近似飛白的筆觸來描繪光線運動,這也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更為重要的是,畫面在空寂、廣大的時空中呈露出幽微、神秘的思緒,其細膩和抒情的筆致在其他作品裡也極少見到。也許正是《夜景》在曾梵志創作中的這種偶然性和特殊性,才使得畫家頗為偏愛這幅作品吧。
作者簡介
曾梵志,1964年生,武漢人。1991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職業畫家。1990年在湖北美術館舉辦“曾梵志油畫個展”。1993年在香港漢雅軒畫廊舉辦“假面 · 曾梵志個人油畫展”;作品《協和三聯畫》獲“九十年代廣州雙年展”優秀獎。1994年參加“首屆批評家提名展”(中國美術館)。1995年參加“1979年以來中國前衛藝術展”(巴塞羅納聖莫尼卡藝術中心)。1996年參加“中國展”(波恩藝術博物館)。1997年參加“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中國美術館)。1998年舉辦“曾梵志個展1993-1998”(中央美術學院畫廊、香格納畫廊)。作品多為瑞士、德國、香港及國內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