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與實踐

批判與實踐

《批判與實踐》是200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世駿。

基本介紹

  • 書名:批判與實踐
  • 作者童世駿
  • ISBN:10位[7108028352]13位[9787108028358]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童世駿長期致力於新法蘭克福學派和新實用主義的追蹤研究,尤以對哈貝馬斯思想的詮釋和闡發見長,他的論著被公認為漢語學界同類研究中的最高水平。本書在稔熟的文獻功夫基礎上,以廣袤的理論視野、精微的概念辨析和敏銳的問題意識構成了他迄今為止工作的全面總結。
本書涉及哈貝馬斯關注的所有重要話題,是一種難得的對話式的研究,而不只是對於哈貝馬斯思想的仰望式的注釋。童世駿的細緻探究和深入闡釋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了哈貝馬斯思想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者簡介

童世駿,1958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蕭山,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DialecticsofModernization:HabermasandtheChineseDiscourseofModernity(2000)等專著三部,及中英義論義一百餘篇;合著專著二部,《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1994)等;主編著作多部,《意識形態新淪》(2006)等;主持英譯中著作五部,《跨越邊界的哲學·挪威哲學文集》(1999)等;個人德譯中著作一部,尤根·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2003)。

目錄

序言
第一篇基本概念
第1章批判:哈貝馬斯與批判理性主義
一波普爾的合理性觀
二哈貝馬斯的合理性觀的核心:主體間交往活動的合理結構
三哈貝馬斯合理性觀的方法論涵義:詮釋者和被詮釋者的交往關係
四哈貝馬斯的合理性觀的自我辯護:理性主義的基礎問題
第2章實踐:哈貝馬斯與美國實用主義
一法蘭克福學派 第一代與美國實用主義
二哈貝馬斯對理論與實踐關係的重新理解
三不同層次上“實踐”的“批判”意義
四餘論:哈貝馬斯為什麼幾乎從來不提詹姆士?
第二篇研究方法
第3章概念區分:以“行動”與“行為”的概念區分為例
一“行動”和“行為”之間的概念區分
二概念區分對於哲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三反對概念區分也離不開概念區分
四結論:大問題和小細節之間的反思平衡
第4章學派溝通:從“粗糙原料”到“融貫整體”
一普遍主義的預設
二雙重結構的範式
三三個向度的旨趣
四結論:後形上學時代的宏大敘事
第三篇理論問題
第5章真理論:真理的認可問題與真理的意義問題和標準問題
一從金岳霖談起:真理論是否僅僅討論真的意義問題和真的標準問題
二對實踐標準的分析:有必要進一步提出真理的認可問題
三對真理的認可問題的回答:哲學史上的共識論(和約定論)
四“基於理由的共識”:共識論如何同其他真理觀並行不悖
五結論:從作為技術活動的實踐到作為交往活動的實踐
第6章規則論:批判理論的規範基礎
一“遵守規則”的含義
二“規則意識”之產生的條件
三規則正當性的根據
四規則問題與批判理論
第四篇從商談理論到政治哲學
第7章“事實”與“規範”
一事實與規範之間關係的重要意義
二事實與規範之間關係的幾種類型
三法律的“有效性”與“事實性”
四法律的“正當性”來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
五商談的民主理論:法治和民主之間的內在聯繫
六程式主義法律範式:“人權”和“人民主權”之間的內在聯繫
七哈貝馬斯政治和法的理論的特殊語境和普遍主張
第8章科學與民主
一杜威的科學觀和民主觀
二杜威論科學和民主的關係
三哈貝馬斯論如何協調科學與民主
四結論:低調的哲學觀和高調的哲學家觀
第9章政治與文化
一現代社會的“集體認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現成的”
二“做成”現代集體認同的關鍵:政治文化
三兩種政治文化觀:“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和“與政治物相關的文化”
四把政治文化理解為“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的重要性
五培育“自由的政治文化”的幾個因素
第10章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一交往理性觀念:公私劃界問題是一個公共問題
二女性主義參與公共討論現實地解構了傳統的公私界限
三從文學公共領域到現代大學:培養公共討論之理性主體的公共領域
第11章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
一問題的提出:“新左派”和“自由主義”的
一個共同盲區
二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社會建制
三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思想理念
四結論:社會主義對自由主義的積極揚棄
第五篇從政治哲學到歷史哲學
第12章多元主義與普遍主義
一康德與普遍主義:“絕對命令”vs“商談原則”
二羅爾斯與正義原則:“理性選擇”vs“合理交往”
三泰勒與“承認鬥爭”:文化整合vs政治整合
四施密特與國際政治:“人民”vs“人類”
第13章意識形態批判與全球正義建構
一普遍主義:對話的還是獨白的
二自由主義:世界主義的還是民族主義的
三對話普遍主義:實際的還是虛擬的
四意識形態批判:認知的還是規範的
第14章歷史與道德
一康德:對進步的樂觀信念是
一種道德義務
二波普爾:實證主義基礎上的康德主義
三哈貝馬斯:語用學轉向以後的康德主義
四結論:後形上學時代和全球化時代中人的歷史責任
第15章內在與超越
一中國文化傳統:“超越性”的內在化
二杜威:“宗教性”概念的自然主義理解
三哈貝馬斯:“在自然主義和宗教之間”
四結論:內在於實踐的批判
索引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