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人協會

扶人協會

扶起摔倒的人本是最常見的道德行為,怎么會變得如此困難?我們不否認會發生扶人被訛事件的發生,可我們更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因為幾件訛人事件就絕對高估扶人這個行為的“危險性”。被扶之人訛人是個例,感謝扶人者才是主流,個例事件豈能撼動“尊老愛幼”這個傳統美德。“摔倒不用怕,馬上扶人起來”,2014年3月19日,一個閃耀著人性善意光輝的團隊——扶人志願者協會在盧氏掛牌成立……

3月19日上午,扶人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扶協”)在三門峽盧氏縣城一間幽僻的民居內成立。短短一個多月過去,該協會已有會員近百人,來自河南、廣東、江西、江蘇、湖南等地的志願者更是超過2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扶人志願者協會
成立簡介,成立宗旨,成立背景,經費來源,協會會員,會員數量摺疊,會員人選摺疊,會員職務摺疊,運作效果,各方評價,引發爭議,網友熱議,

成立簡介

扶人協會 2014年3月19日,楊少純等人發起的“扶人自願者協會”在三門峽市盧氏縣成立。該協會承諾,協會成員在扶人時,如果產生糾紛,一律將由“扶會”買單。協會成立20多天,會員已達150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的自願者就是被扶老人的家屬。
在大河論壇其他17個地市板塊,網友們也紛紛回響成立“扶會”,在網上引發關注,有網友專門創作網路歌曲《扶得起》。到2015年3月,“扶人協會”已經有2000多名會員。

成立宗旨

扶人協會 盧氏縣民政局頒發的社團法人登記證書顯示,扶會的主要業務為幫助摔倒者,並確保扶人者的合法權益,普及科學扶人知識以及支持公益事業。
這個自發成立的協會提倡“大膽扶人”:會員一旦因扶人遭訛詐,協會出面買單。在一些遊客筆下,三門峽儼然是一座“不怕摔倒的城市”。而對於協會的2000名會員來說,能否輪到自己才是重點:去晚了,就扶不上了。

成立背景

扶人協會 扶會創始人、57歲的楊少純表示,所有的一切源自自己在2009年的一個構想。
2009年,楊少純與已懷孕的妻子均在北京打工。10月的一個周末,他突然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我暈倒了,在捷運站。”等他火急火燎地趕過去,妻子已被兩位好心人扶下車,還有人給她買了水。楊少純深受感動,發誓今後要及時扶人,還要喚醒更多人扶人。
楊少純隨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周圍的朋友,可惜沒有下文。
轉機出現在2013年年末,陪父母去三亞度假的他看見一名30多歲的中年男子一動不動地趴在沙灘上兩個多小時,無人理睬。恰巧,當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在國內掀起了有關扶人的討論,促使楊少純決定儘快落實想法。
2014年,在三門峽當地的一個論壇里,他發布了將成立扶會的訊息。在現實中,他找到了25位堅定的支持者。當年3月19日,在盧氏縣東明鎮黑馬渠村的一處農家小院裡,扶會的牌子掛了起來。曾在水渠里救起13個人的河南省道德模範馬士友也受邀前往。
成立儀式上,楊少純介紹了自己所倡導的“摔倒不用怕馬上扶起來”理念,並表示如果會員因好心扶人而遭到訛詐,協會將出面協調或埋單。如有必要,他在盧氏縣和三門峽的兩套房子均可作為抵押。

經費來源

協會經費主要來自楊少純每月八九千元的收入包括盧氏縣財政局工勤人員的工資,以及為媒體撰稿所得,後者占一半左右。愛人雖然沒有工作,但善於炒股。他在盧氏縣和三門峽市各有一套房產,總價值70多萬元。在國家級貧困縣盧氏縣,他已算殷實。
有錢不任性,楊少純最初希望協會能穩紮穩打,先用兩年時間,在盧氏縣城局部地區,形成“摔倒不用怕馬上扶起來”的氛圍,再逐步推廣。

協會會員

會員數量摺疊

一年過去,約2100名會員加入,覆蓋三門峽各區縣。甚至在西安、商州、汝陽等地,還發展出後備聯盟。
這其中,不少會員都是親屬關係。馬士友介紹,盧氏縣分會共有近200名會員,其中七八十人為夫妻。以會員劉會峰為例,他的妻子、哥哥、鄰居,甚至在他的餐廳工作的員工,都在他的動員下加入了協會。

會員人選摺疊

對於會員選擇,扶會主要吸納三種人:扶過人、被人扶過和熱心公益事業有社會影響力的愛心人士。通常情況下,入會需要推薦人,再經過分會和總會兩層審批。之後新人還需做一段時間志願者,得到認可方可正式入會。

會員職務摺疊

三門峽市人民醫院、黃河醫院和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都是扶會的骨幹,截至2015年3月,扶會中共有醫務工作者近百名。

運作效果

扶人協會 協會成立一年,只有兩次扶人賠償,一次是會員在扶人的時候被訛詐,另一次,則是因扶人不當惹上麻煩,本來是想扶人,結果又碰倒腳踏車把被扶的人砸傷了。楊少純等人介紹,扶會內的一名學者曾專門做過測算,扶人被訛的幾率約為十萬分之一,“真正扶人被訛的少之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科學援救屬題中應有之意,扶會為此多次舉行培訓。扶會副會長、盧氏縣中醫醫院副院長牛愛軍授課:“路人摔倒了,要看對方神志是否清醒,如果輕微摔倒,就扶起來;如果是骨折,就不要動,先打120;如果是腦淤血、心臟病,最好讓其就地平躺,查看呼吸……”因此,扶會並非局限於將人扶起來,還要對摔倒的人立即予以關注和施救。
可如果將昏迷的路人送往醫院,醫藥費又會成為負擔。為了打消會員的顧慮,牛愛軍在盧氏縣中醫醫院開闢了綠色通道——凡是扶會會員扶起的患者、傷者,送到醫院之後,一律先救治再付費。

各方評價

扶人協會 扶人協會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此外當地官方機構也認可了該協會。盧氏縣民政局副局長樊亘方介紹,按照社團登記條例,社團從籌建到最終獲批,最少也要三個月。考慮到扶會是一個傳遞正能量的組織,該局簡化了程式,僅用一個月便完成審批。
盧氏縣文明辦副主任馬艷平表示,扶會成立一年來,已促使當地出現了“爭著扶,扶不上”的現象,還得到三門峽市市委書記在一檔電視欄目中的充分肯定。
扶會到底一年扶起多少人?馬艷平給出的數據是150多人。據楊少純介紹,起初會員在扶人之後會向協會報告,後來扶人成了常態,數字便沒有更新。
剛過去的冬天裡,網路上流傳著一位自稱是邯鄲遊客所寫的文章,講述在三門峽看見一群人扶起一位摔倒路人的經歷。得知當地存在一個叫扶會的社團之後,其感嘆三門峽為“一座不怕摔倒的城市”。

引發爭議

扶會副會長韋玉紅介紹,為防止有人打著扶會的名義做其他事,協會設了三條高壓線——不參與團體紛爭,不接受任何贊助,也不允許討論任何敏感話題。
作為個人自發成立的組織,經費注定是個問題。楊少純最初以為扶人就是“將人扶起來就走了”的事,即便偶爾產生糾紛,花銷也不會太大。誰知隨著社團迅速壯大,面對動輒數百人的活動,印製橫幅、名片都需要開支,這大部分由楊少純負擔。他算了算,過去一年,大約投入了十萬元。楊少純算了另一筆賬,“協會按全年扶起500人、挽救10人生命計算,我們花了十萬塊,救一個人也才一萬塊!”
個人埋單終非長久之計,協會兩位管理者商量,建議成立一家商貿公司,以其利潤保障扶會運轉。這一想法被楊少純和其他人採納。該公司已由楊少純等4名扶會會員投資完畢並註冊,即將對外運作。
據扶會一位理事介紹,成立公司並非楊少純在創立扶會時就形成的想法,而是在2014年十月由扶會管理者提出的建議。該管理者也並非扶會的首創成員。很多人質疑“扶會以公益為名,行經商之實?”一位注資者並不在意:“讓扶會發展起來,所有懷疑都不攻自破。”

網友熱議

@山東張立美:扶起摔倒的老人,除了依靠扶人協會撐腰之外,最關鍵的是要靠制度撐腰。首先,依賴“好人條款”,降低扶人的道德風險。其次,建立“壞人條款”,提高訛詐人的訛詐成本,讓被扶起的人為自己的訛詐行為承擔後果和法律責任。
@江蘇印錦程:將扶人的善舉當做專業的志願服務來經營,不徇私、不牟利,既解決了行善者的後顧之憂,也傳揚了公益服務的志願精神,可謂一舉多得。我們要不吝給“扶人協會”一點掌聲。因為行善與揚善的努力,即使方式仍待改善,但也古道熱腸,難能可貴。
@廣西苑廣闊:扶人協會自發性的公益行動,除了讓一些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避免了各種可能發生的危險和悲劇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社會倡導了一種公益意識,一種正義正氣,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人“大膽扶人”,這才是“扶人協會”對這個城市最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