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幫助,援助:~養。~植。~危濟困。
(2)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正。~老攜幼。
(3)用手按著或把持著:~梯。沙發~手。
(4)姓。
詳細字義
〈動〉
(1)形聲。從手,從夫,夫亦聲。“
夫”表示“外側”。“手”與“夫”聯合起來表示“伸手攙著(身體)外側的人”。本義:攙人、伸手幫助身邊的人站穩。
(2)同本義。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論語·季氏》
車至門扶。——《
戰國策·衛策》。註:“扶,謂下車。”
(3)又如:扶綽(攙扶,扶托);扶策(扶助,攙扶);扶掖(攙扶;扶助);扶挈(以手攙扶);扶將(攙扶)
(4)扶持;護持。
(5)又如:扶樹(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攙扶);扶舁(護持扛抬);扶傾(扶持傾危的建築物);扶撥(扶持傾斜);扶衛(扶持衛護)
(6)通“輔”。輔助;幫助。
(7)又如:扶政(輔佐政事);扶攜(扶助提攜);扶獎(輔助)
(8)護送。如:扶靈;扶柩;扶喪(扶送靈樞)
(9)靠近。
(10)又如:扶疏(枝葉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攀緣。
扶搖抮抱羊角而上。——《
淮南子·
本紀》。註:“攀也。”
(12)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勉力撐持(病、醉時的肢體)。如:扶疾;扶羌(帶病);扶同詿誤(被牽連而做錯了事)
(14)沿,順。
(15)又如:扶向路(沿著原來的路)
(16)通“浮”。在水上泛行。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萬人,以待戰於 曲菑。——《管子·
輕重甲》
(17)通“撫”。撫養,培育。
芒卯之妻五子,後母慈惠仁義,扶養假子。——《
列女傳》
詞性變化
〈名〉
(1)旁,旁側。如:扶枝(旁枝)
(2)古代婦女肅拜行禮的一種動作。
(3)〈量〉古代長度計算單位。相當於四指並列的寬度。
故上失扶寸,下得尋常。——《韓非子》
(4)姓。
常用詞組
1.扶持 fú chí
(1)扶著。
(2)幫助,支撐照料。
2.扶欄 fú lán
扶手用的欄桿。
3.扶老攜幼 fú lǎo xié yòu
扶著老人,攙著小孩子。形容所有的人都出動了,老人、小孩也不例外。
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戰國策·齊策》
4.扶危濟困 fú wēi jì kùn
幫助生活或處境困難的人。
你我是行俠仗義,理宜扶危濟困,翦惡除奸。——《
三俠五義》
5.扶搖直上 fú yáo zhí shàng
形容仕途得意,如暴風由下盤旋直上。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詩》
6.扶正 fú zhèng
(1)舊時妻為正室,妾為側室,妻死後以妾作妻,叫扶正。
(2)放正;擺正。
粵語
:fu
客家話
:[梅州腔] fu2 pu2 ku5 [沙頭角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陸豐腔] fu3 [客語拼音字彙] fu2 ku4 pu2 [寶安腔] fu2 pu2 [海陸豐腔] fu2 [台灣四縣腔] fu2 [東莞腔] fu2[博羅腔]pu2
漢英互譯
扶
help sb. up support with hand
English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扶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古文〕𢻳𢱿《唐韻》防無切《集韻》《
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注》扶挾將護。《
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注》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注》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注》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注》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為潦,短為旱,奢為扶。《注》鄭氏曰:扶當為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葉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考證:〔《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扶寸而合。《注》側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膚。〕 謹照原文兩扶字𠀤改膚。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扶
左也。從手夫聲。𢻳,古文扶。防無切
說文解字注
(扶)左也。左俗本改作佐。非。左下曰。手相助也。從手。夫聲。防無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