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面的分類
在水利工程中,把扭平面、扭錐面、扭柱面統稱為扭面或扭曲面,在幾何學中扭平面稱為雙曲拋物面,扭錐面稱為錐狀面,扭柱面稱為柱狀面。
還可以根據直母線運動的規律把扭曲面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直母線運動時,始終與三條導線相交;第二類是直母線運動時,始終與兩條導線相交,同時平行於一導平面;第三類是直母線運動時,始終與兩條導線相交,同時與一導平面成定角。實際上,所有扭曲面都可以包括在第一類中,因為在扭曲面上總可以任取三條線來作為扭曲面的三條導線。第二類扭曲面也可以包括在上述第三類中。但按扭曲面的形成條件及其表示方法來講,這種分類比較合適。由於扭曲面的導線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因此扭曲面還可以進一步分類,見表1。其中某幾類扭曲面缺乏實用價值,也沒有專門名稱的代表性曲面。
| |
| | |
| |
| |
| |
由兩導線和一導平面所形成的 扭曲面,母線與導平面平行 | | |
| |
| |
由兩導線和一導平面所形成的 扭曲面,母線與導平面成定角 | | |
| |
| |
由於扭曲面的連續兩素線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必須注意選取導線和導面,例如,不能使兩導線彼此相交,也不能在導面內選取導線等等,否則會形成平面或單曲面,甚至沒有結果。過扭曲面上任一點,在曲面上只能作出一條直線的扭曲面,稱為單紋面;過扭曲面上任一點 ,在曲面上能作出兩條直線的扭曲面,稱為雙紋面。
扭曲面的形成
各種扭面的形成如圖1所示。
(1)扭平面。由一條直母線沿著兩條交叉直導線移動,並始終平行於一個導平面所形成的曲面稱扭平面,如圖1(a)所示。
(2)扭錐面。由一條直母線沿著一條直導線和一條曲導線移動,並始終平行於一個導平面所形成的曲面稱扭錐面,如圖1(b)所示。
(3)扭柱面。由一條直母線沿著兩條曲導線移動,並始終平行於一個導平面所形成的曲面稱扭柱面,如圖1(c)所示。
![扭曲面 扭曲面](/img/8/f1c/ANmNjZ5kTOiRjM5UGMzQTMxUWZ2UWNxMmZyUWOmdzNyYDZ3gjY4A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1(a) 扭平面(雙曲拋物面)
![扭曲面 扭曲面](/img/d/158/AM0ETY5YGOkZGMxUzY0ETMxIDZhVWZmdzMzMGMwYjY2QjM2Y2M2Em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1(b)扭錐面(錐狀面)
![扭曲面 扭曲面](/img/7/d4f/AMlVTYhJTNkRmM1ITO1ImNzYWM5MjY1IjZwETNjRTYxgjZiVGN0Y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1(c)扭柱面(柱狀面)
扭平面
扭平面在水利工程中套用最廣泛,通常把扭平面直接稱為扭面或扭曲面。
扭平面的表示方法
如圖2(a)所示,扭平面ABCD可以看作是一條直母線AB,沿著兩條交叉直導線AD(側
平線)和BC(鉛垂線)運動,並始終平行於一個導平面H(水平面)所形成的曲面;扭面ABCD也可以看作是一條直母線AD,沿著兩條交叉直導線AB(水平線)和DC(側垂線)運動,並始終平行於一個導平面W(側平面)所形成的曲面。在扭面形成過程中,母線運動時每一個空間位置稱為扭面的素線。同一扭面有兩種方式形成,也就有兩組素線。圖2(a)中素線Ⅰ—Ⅰ、Ⅱ一Ⅱ…都是水平線,素線Ⅰ’一Ⅰ’、Ⅱ’一Ⅱ'…都是側平線,同一組素線之間是交叉直線關係。
![扭曲面 扭曲面](/img/7/c2a/wY2QWM1UjYwEzM5czMjRTYmVGMiZ2MiRmZ0MDM0YjYhRWZiZmYmF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2(a)扭面的表示方法——形成
![扭曲面 扭曲面](/img/8/f14/QZhZWYwYTY2QjM2Y2M2AjNwQWOmZGOzAjN0EGMiNmY3E2Y3Q2MmRG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2(b) 扭面的表示方法——投影圖
扭平面的表示方法如圖2(b)所示:畫出四條邊線和素線的投影。為了能清楚表示扭面上的兩組素線,製圖標準規定:扭面的主視圖、俯視圖上畫水平素線,左視圖上畫側平素線。素線的繪製方法是:等分兩導線,連線對應點。
![扭曲面 扭曲面](/img/b/1ec/gM0QGOzIDM5cDZjBDOzUmN5UjM4MDZyE2MxMTOxEjMiJjZiZ2M0IT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3 扭面套用實例
圖3所示的扭面過渡段是扭平面在工程中的套用實例。在水工建築物中,控制水流部分的斷面一般為矩形,而灌溉渠道的斷面一般都是梯形,為使水流平順及減少水頭損失,由矩形斷面變為梯形斷面之間常用一個扭面過渡段來連線,該過渡段的內外表面都是扭面,其內扭面即為圖2所示的ABCD扭平面。
同理可分析該扭面過渡段中外扭面的形成和表示方法,如圖4所示。
![扭曲面 扭曲面](/img/e/668/AO3cjM0kjN4Y2M0QGO4QGZjlTYkBTZ0gDZmNzYlN2MjNmZ4MmMxg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4(a)外扭面的表示方法——形成
![扭曲面 扭曲面](/img/5/25d/QZygjMwEzN0IGOycTMxYzY4czMmFTMmJ2YkhjZkNjZ5czYiNjZjF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4(a)外扭面的表示方法——投影面
扭面過渡段的畫法
如圖5(a)所示,過渡段由扭面翼牆與底板構成。畫扭面過渡段,應先按
形體分析法畫出底板梯形柱體,再畫扭面翼牆。
![扭曲面 扭曲面](/img/5/41a/QO0QWY0QjN4MzMjBDM2AjNkZmZiBDZhlTOwUmYmFjMmZDNhBjYjF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5(a)形體分析
![扭曲面 扭曲面](/img/b/34d/wNwIjZxADOhlTO4IGNyITZ5UmN1EDZjVGOwcDMmJTZ5Y2N3IjNkZ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5(b) 三視圖
![扭曲面 扭曲面](/img/1/cd7/gYklTOmFGZhZzMiRTOwQ2N2MTM4IWZkJDNmNGMyEGMkdjYyImM4gT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5(c) 斷面圖
![扭曲面 扭曲面](/img/5/d8a/QY5IWN0MDM0YWMkZ2MkNTY3M2YlVGM4QWYmNzM1MTMiV2MjJGOkhT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圖5(d) 斷面圖
扭面翼牆分析:扭面翼牆由梯形端面BCGF、平行四邊形端面ADHE、內扭面ABCD、外扭面EFGH、頂面ABFE、底面CDGH六個面組成,起控制作用的是翼牆兩個端面的形狀和位置。
扭面翼牆三視圖的畫法步驟(一般採用端面法):
(1)先畫出扭面翼牆的兩端面。
(2)連翼牆各側棱。
(3)繪製可見內、外扭面的素線(注意:外扭面處有填土,看不見的扭面部分不畫素線)。
如圖5(b)所示。
扭面翼牆的斷面分析:圖5(c)、(d)所示是扭面過渡段A—A斷面圖。該翼牆迎水面和背水面都是扭平面,剖切平面A—A是側平面,它與兩個扭面的側平素線平行,因此與兩個扭面的交線都是直線,翼牆的斷面形狀是四邊形,底板的斷面形狀為矩形。
扭面翼牆斷面圖的畫法步驟:
(1)首先進行標註。確定剖切位置、投射方向,並注寫字母與斷面圖名稱。
(2)沿剖切位置線量取尺寸畫底板斷面。
(3)沿剖切位置線量取尺寸畫翼牆斷面。
(4)擦去斷面中兩者的分界線。
(5)畫剖面材料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