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時使團

出使過程,使團成果,

出使過程

托時使團,清派往俄國的使團。雍正七年(1729),清朝與準噶爾部關係惡化,胤禛決定用兵準噶爾。時值俄國沙皇彼得二世即位,遂派遣理藩院侍郎托時、副都統廣西等25人前往祝賀,欲聯絡俄國共同夾擊準噶爾。隨同前往的還有受命至土爾扈特部訪問的“滿泰使團”一行。使團約於是年下半年自北京起程,當年冬抵達色楞格斯克。次年五月,取道水路前往托博爾斯克,十二月到達莫斯科。當使團在途中時,彼得二世已死,皇位由安娜·伊凡諾夫娜繼承,托時等受到安娜一世接見,並同俄國薩納特衙門舉行會談。內容主要有四方面:一、當清軍進攻準噶爾臨近俄境時,請俄國不要發生懷疑,繼續維護彼此間的友誼與和平。二、若準噶爾王公貴族逃入俄境,可將其交付清廷。三、若有其部落遁居俄境,請將其置於可靠地方嚴加管束,不得有任何敵對行動。四、倘有清廷派往土爾扈特使團,請令立即前往。此外還有關於兩國商務方面的條款。因談判是在《恰克圖條約》基礎上進行的,彼此分歧不大。九年(1731)秋,使團取道托博爾斯克回國。翌年三月五日到達北京。這是清朝政府第二次正式向外國遣使。

使團成果

托時使團的真正目的,顯然是想使俄羅斯在中國行將對厄魯特部發動的戰爭中保持中立,另一個長遠的目標則是確保俄國協助它安排一次赴土耳其的使團。這些都是清朝吞併厄魯特部所控領土的大戰略的組成部分。就目標而言,托時的使命只成功了一部分,即使中俄相互間的態度確實改善了和俄國援助厄魯特人的可能性減少了。後來的事態表明,俄國正忙於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因而無論如何也不會援助厄魯特人。清朝征討大軍在遭遇了重重困難後,最終於1732年在光顯寺之戰中獲勝,這就使中國得以經談判而達成一項和議,但它卻未能徹底解決這個積年的厄魯特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