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柯蒂斯

托尼·柯蒂斯

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1925年6月3日—2010年9月29日),原名伯納德·施瓦茲,出生於紐約州布朗克斯,職業是演員。

他是一位匈牙利猶太移民的兒子,17歲參加美國海軍,19歲目睹日本投降儀式,22歲闖蕩好萊塢,在環球旗下將名字改成了托尼·柯蒂斯。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他演出了超過百部影視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好萊塢壯碩猛男的典型代表,代表作是瑪麗蓮·夢露一起拍攝的《熱情似火》,並憑藉《掙脫鎖鏈》獲奧斯卡影帝提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尼·柯蒂斯
  • 外文名:Tony Curtis
  • 別名:Bernard Schwartz
  • 國籍:美國
  • 星座:雙子座
  • 出生地:紐約州布朗克斯
  • 出生日期:1925年6月3日
  • 逝世日期:2010年9月29日
  • 職業:演員
  • 代表作品:《熱情似火》《掙脫鎖鏈》《巴黎假期
  • 主要成就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大衛特別獎
早期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獲獎記錄,

早期經歷

托尼·柯蒂斯的父母是匈牙利馬泰紹爾考(匈牙利語:Mátészalka)的猶太移民艾曼紐和海倫( Emanuel and Helen Schwartz.)。在他五六歲之前,匈牙利語一直都是他所掌握的唯一語言。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逐漸學會了照顧兩位弟弟。父親艾曼紐是一名裁縫,收入微薄,經常與妻子為錢爭吵(母親後來被確診患有精神分裂症)。1935年,父親因為無力養活孩子,便把他們送往一所孤兒院,他和弟弟朱利斯(Julius)相依為命,努力去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1938年,就在伯納德剛接受成年禮不久,悲劇發生了,兄弟朱利斯在一場車禍中喪生。這場悲劇後,伯納德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他開始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大腦。

演藝經歷

1942年,托尼·柯蒂斯加入了美國海軍成為一名潛艇兵,並在伊利諾斯州的海軍通訊兵學院進行了最初的舞台劇表演。1945年,他親眼目睹了日本投降儀式並光榮退伍。退伍軍人法案允許他去演戲,1947年,他通過《化身博士》的一幕啞劇的試鏡,成功加入了紐約戲劇工作室,跟隨極富聲望的德國舞台劇導演歐文·皮卡托(Erwin Piscator)學習表演,同期的學員還包括伊蓮妮·斯楚奇沃爾特·馬修羅德·斯泰格爾。開始在舞台上演出《第12夜》(Twelfth Night)、《金童》(Golden Boy)等劇目。他認識了一家小型劇場的代理人喬伊斯·賽爾茲尼克 (Joyce Selznick),她是大名鼎鼎的電影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的侄女。她安排他到環球影城與賽爾茲尼克簽訂了一紙為期七年的契約,這種幸運被伯納德稱之為“自己是名英俊的男生。”與此同時,他為自己起了一個優雅的藝名“托尼·柯蒂斯”,這個名字來源自他喜歡的一本小說《安東尼奧道茲沃斯》(Anthony Adverse,也譯為:風流世家)中的名字型檔蒂茲(Kurtz)。
托尼柯蒂斯托尼柯蒂斯
托尼第一部電影是在伯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主演的黑色電影《十字交鋒》(Criss Cross,1949)中,在片頭一幕戲中扮演一名嫉妒蘭卡斯特與伊馮·德·卡洛爾(Yvonne De Carlo)共舞的倫巴舞者。他的表演已經引起了電影公司的注意,也影響了他接下來的幾個角色,包括《血染齊河城》(City Across the River,1949)的幫派團伙成員。
柯蒂斯繼續接受環球公司指派的任何電影。1950年,他參演了兩部不錯的西部片《Sierra》與《溫徹斯特73》(Winchester '73),尤其是後者讓他得以有機會同詹姆斯·斯圖爾特合作。
1952年,托尼也開始脫穎而出,在多部電影中出任主角,並在50年代迅速崛起,出演了一系列好電影:包括與伯特·蘭卡斯特再度合作的卡羅爾·里德執導的馬戲電影《空中飛人》(Trapeze,1956)與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Alexander Mackendrick)執導的《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1957),與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合作的由理察·弗萊徹執導的海盜冒險片《七海霸王》(The Vikings,1958),與西德尼·波蒂埃主演的由斯坦利·克雷默執導的《掙脫鎖鏈》(Defiant Ones,1958),與加里·格蘭特合作的由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的軍中喜劇《粉紅色潛艇》(Operation Petticoat,1959)等,當然還有比利·懷爾德執導的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影史百部喜劇佳片第一名”的《熱情似火》,他與剛剛起步的傑克·萊蒙男扮女裝潛入女子歌舞樂團,追求瑪麗蓮·夢露的橋段為影迷所津津樂道。
托尼·柯蒂斯與瑪麗蓮·夢露托尼·柯蒂斯與瑪麗蓮·夢露
步入60年代,托尼·柯蒂斯的電影生涯由鼎盛時期逐漸走入低谷,鼎盛時期他只不過是一些時髦的喜劇片,這段時間相對比較出色的兩齣戲是由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群星史詩戲《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和布萊克·愛德華茲的喜劇《瘋狂大塞車》(The Great Race,1965)。整個60年代,柯蒂斯一直在相似的電影和角色中行走,唯有1968年再度與理察·弗萊徹合作的心理驚悚片《勾魂手》(The Boston Strangler,1968)中發揮了少有的演技。
進入70年代,柯蒂斯開始投入電視圈,最為知名的作品是與羅傑·摩爾合作的電視劇集《七海遊俠》(The Persuaders!),之後的好作品乏善可陳,稍有些好印象的是兩部群星戲《最後的大亨》與《破鏡謀殺案》。

個人生活

托尼·柯蒂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20世紀50年代是他事業的鼎盛期,有傳言貓王那著名的飛機頭造型就是來自於他。他與夢露之間的緋聞也經常被人提起。
托尼·柯蒂斯一生中結了6次婚。長子23歲時因吸毒過量死去。好萊塢最富盛名的“恐怖片女王”,曾主演《真實的謊言》傑米·李·柯蒂斯是他與女星珍妮特·利所生。傑米出生時既有男性染色體也有女性染色體,是父母最終為她決定了性別。此外,托尼·柯蒂斯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作畫,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還購得他的一部作品作為永久收藏品。他還喜歡吹笛子,而且是個很棒的演奏者。麥可·凱恩爵士和羅傑·摩爾爵士都是在他的幫助下戒菸的。
托尼·柯蒂斯托尼·柯蒂斯
晚年生活
在他去世前幾年,也就是2006年12月,他患上肺炎並昏迷了數日,此後他只能藉助於輪椅,步行的話也只能走很短的距離。這段時間,他還在輪椅上完成了其最後一部電影《David & Fatima》(2008),這是一部愛情片,他和另一位老牌影星馬丁·蘭道在其中任配角。巧合的是在這部影片中托尼正是以其本姓出演施瓦茲先生(Mr Schwartz)。
2008年10月,他發行了自傳《美國王子》(American Prince: A Memoir),其中包括他與弗蘭克·辛納屈以及詹姆斯·迪恩之間的傳聞,還有他的童年經歷和成功之路。
2010年7月15日,托尼·柯蒂斯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並一度哮喘發作。
2010年9月29日夜,托尼·柯蒂斯在拉斯維加斯的家中逝世,享年85歲。

主要作品

勾魂手
《瘋狂大塞車》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9第31屆最佳男主角獎掙脫鎖鏈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9第26屆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勾魂手提名
1961第18屆亨利埃塔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獲獎
1959第16屆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掙脫鎖鏈提名
1958第15屆亨利埃塔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獲獎
艾美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80第32屆限定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誰將成為郝思嘉?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9第12屆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掙脫鎖鏈提名
1958第11屆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成功的滋味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註
2001第45屆大衛特別獎獲獎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