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馬賦

打馬賦

《打馬賦》是李清照在編著《打馬圖經》時所寫,同時還另寫了一篇序文。《打馬賦》與《打馬圖序)可以說是姊妹篇。《打馬圖經序》重在介紹“打馬”這種棋藝;而《打馬賦》則是用以發揮自己憂時優民的強烈感情,以棋局比喻政局,借“打馬”寓表心志。在《打馬圖序》中李清照講了“慧”、“通”、“專”一情”,而能“無所不達”,“無所不妙”。在《打馬賦》中,她便借說“打馬”而呼號抗敵。

明趙如源說:文人三昧“三昧”是指事物的訣要、精義或某方面的造詣深湛。雖遊戲亦具大神通。(《古今女史》卷一引《打馬斌評語》)可見李清照良苦用心之所在。

《打馬賦》寫於宋高宗(趙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底。據《李清照年表》所載這一年她已五十一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打馬賦
  • 創作年代:宋紹興四年(1134) 
  • 作品出處:李清照集 
  • 文學體裁:賦 
  • 作者:李清照
  • 相關作品:《打馬圖經》、《打馬圖經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全文翻譯,作品背景,作品賞析,作品欣賞,作品解析,名家點評,打馬遊戲,

作品原文

打馬賦[1]
歲令雲徂[2],盧或可呼[3]。千金一擲[4],百萬十都[5]。樽俎具陳[6],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馬爰興,樗蒱遂廢[7]。實博奕之上流[8],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騄[9],疑穆王萬里之行[10];間列玄黃[11],類楊氏五家之隊[12]。珊珊佩響[13],方驚玉蹬之敲[14];落落星羅[15],急見連錢之碎[16]。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17],玉門關閉,沙苑草肥[18]。臨波不渡,似惜障泥[19]。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20];或優遊仗義[21],正如涿鹿之師[22]。或聞望久高,脫復庾郎之失[23];或聲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24]。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25],蟻封安步[26]。崎嶇峻坂[27],未遇王良[28];跼促鹽車[29],難逢造父[30]。且夫丘陵雲遠,白雲在天,心存戀豆[31],志在著鞭[32]。止蹄黃葉[33],何異金錢。用五十六采之間[34],行九十一路之內[35]。明以賞罰,覈其殿最[36]。運指麾於方寸之中[37],決勝負於幾微之外[38]。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39]。說梅止渴[40],稍蘇奔竟之心[41];畫餅充飢[42],少謝騰驤之志[43]。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四;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或銜枚緩進[44],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之墜[45]。皆因不知止足,自貽尤悔[46]。況為之不已,事實見於正經[47];用之以誠,義必合於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48];瀝酒一呼,六子盡赤[49]。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50];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51]。今日豈無元子[52],明時不乏安石[53]。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54],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55]
清代版《打馬賦》及遊戲棋子圖片清代版《打馬賦》及遊戲棋子圖片
辭曰:佛狸定見卯年死[57],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58],時危安得真致此[59]?木蘭橫戈好女子[60],老矣誰能志千里[61],但願相將過淮水[6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這是李清照專為打馬博戲寫的一篇賦,當與《打馬圖經序》為同時之作。
[2]歲令:歲時。雲徂:雲,助詞。徂[cú],往,逝。
[3]盧或可呼:古代擲骰子,五子皆黑為盧,為頭彩,擲時大聲呼喊,稱“呼盧”
[4]千金一擲:即一擲千金。
[5]百萬十都:極言錢數之多。
[6]樽俎具陳:指準備了豐富的酒水。樽俎[zūn zǔ]:盛酒肉的器皿。
[7]爰[yuán]:讀音元,及,至。樗蒱[chū pú]:樗蒲,一種投色子遊戲。遂廢:癸巳類稿、圖譜原賦作“者退”。
[8]小道:末枝。
[9]驥騄[jì][lù]:音繼路,是兩種名馬。
[10]疑穆王句:據《逸周書 周穆王》記載:周穆王乘八駿往西王母處做客。
[11]間列:夾雜排列。
[12]類楊氏句:《舊唐書 楊貴妃傳》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
[13]珊珊佩響:佩環相擊。
[14]玉蹬之敲:指上馬。
[15]落落:稀疏的樣子。
[16]連錢:古有良馬稱連錢驄。
[17]吳江句:有些版本冷字作“樂”或“落”字。胡字在粵本、歷代賦匯、癸巳類稿、圖譜原賦作“燕”。用木葉飄零形容行馬受挫。
[18]玉門句:知雄關難入則養精蓄銳以待戰機。玉門,古關隘名。沙苑,又名沙阜,古養馬場。
[19]臨波二句:《世說新語 術解》王武子善解馬性。嘗乘一成,著連錢障泥。前有水,終日不肯渡。
[20]昆陽之戰:歷史上著名以少勝多戰例。王莽地皇四年,劉秀以精兵三千大敗王莽主力。昆陽,地名,在今河南葉縣北部。
[21]優遊:從容不迫。
[22]涿鹿之師:黃帝伐蚩尤的軍隊。
[23]庾[yǔ]郎之失:《世說新語 雅量》庾翼向來以騎術精湛聞名,卻在為岳母表演時掉下馬來。
[24]痴叔之奇:《世說新語 賞譽》王湛向來被人視為痴人。一次其侄王濟去看他,見他騎術不凡,見解頗精,為之大為稱奇。
[25]鳥道:險峻的山道。
[26]蟻封:形同螞蟻窩高低起伏的土堆。
[27]峻坂[jùn][bǎn]:險峻的山坡。
[28]王良:春秋時晉國著名的騎手。
[29]跼[jú]促鹽車:《戰國策 楚策四》有千里馬拉鹽車的故事。
[30]造父:為周穆王駕車的人。
[31]戀豆:貪戀槽中的草料,胸無大志。
[32]著鞭:比喻走在前面,搶占先機。典出自《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33]止蹄黃葉:將對方的馬打下去即可獲賞帖。黃葉,金錢。
[34]異:癸巳類稿、圖譜原賦作“畫道”。 五十六采:打馬博戲共五十六采。
[35]九十一路:指棋子的九十一條行動路線。
[36]覈[hé]其殿最:競出優勝。覈同“核”,考校之意。殿最:優勝。
[37]指麾:同指揮。
[38]幾微:細微徵兆。
[39]末技:末流技藝。
[40]說梅:即望梅止渴。
[41]蘇:甦醒。
[42]畫餅充飢:《三國志 盧毓傳》載曹明帝語: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43]謝:凋謝。引申為消解。
[44]銜枚:古時行軍為隱蔽性令兵士口含小竹棍以免發聲。
[45]阱塹:陷阱。
[46]尤悔:悔恨。
[47]正經:正宗經典。
[48]繞床二句:《晉書 劉毅傳》劉毅、劉裕諸人聚財,劉毅擲得雉,激動得繞床大叫。
[49]瀝酒二句:《南唐近事》劉信為人所猜忌,心不自安。一次醉後說:不負公,當一擲遍赤。
[50]平生二句:《世說新語 識鑒》桓溫伐蜀,眾以為不成功,只有劉一人說桓一定能成功。
[51]別墅二句:《晉書 謝安傳》前秦苻堅率大壓境,眾將皆有驚惶之色。
[52]元子:桓溫字元子。
[53]安石:謝安字安石。
[54]陶長沙句:《晉書 陶侃傳》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薄博之具,投之於江。陶侃,封長沙郡公,故稱陶長沙。
[55]袁彥道句:《世說新語 任誕》桓溫博戲大輸,求救於袁耽,時耽正在居喪。“十萬一擲,直上百萬數,投馬絕叫,傍若無人,探布帽擲對人曰:‘汝竟識袁彥道不?’”
[56]辭曰:本為樂曲之末章,此指結語。
[57]佛狸:《宋書 臧質傳》劉宋時童謠“虜馬飲江水,佛狸卯年死。”佛狸,北魏太武帝跋燾的小名,此處指金主。卯年,作者此賦作於紹興四年甲寅,次年即為乙卯年。
[58]驊騮[huá liú]騄駬[lù ěr]:皆周穆王的駿馬名。
[59]時危句:杜甫《題壁上韋偃畫馬歌》“時危安得真致此,與人同生變同死。”正化用此意。
[60]木蘭:即花蘭,古代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女英雄。
[61]老矣句:曹操《步出夏門行 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此反用其意。
[62]相將:相隨。過淮水:渡過淮河,返歸故里。

全文翻譯

時光流逝,曾經也在賭桌前高聲喚喊“盧”。那時一擲千金,下注百萬。在宴度上主賓行揖謙讓;主賓喝醉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行,玩玩下棋擲采的遊戲也行呀!如今打馬遊戲開始流行,漸漸取代了樗蒱遊戲。這個遊戲是末枝中的高端遊戲,是女子之間的高雅遊戲。下棋就像昔日周穆王乘八駿去西王母處作客,那是一日千里;棋子不同顏色各自列隊,就像楊氏姊妹五人的扈從一樣各家各著一色衣服。佩環相擊發出“珊珊”的聲音,就像上馬時玉蹬發出的聲音;馬隊像天上的群星那樣布列稀鬆,急切間看到好馬更是分散。行馬像吳江楓葉飄落,像燕山亂飛的葉子沒有頭緒,當如退居玉門關內,養精蓄銳以待戰機。棋子受阻,滿盤淒涼。在困境中採取靈活的戰略戰術,出奇制勝,有時要像昆陽之戰中的漢光武帝劉秀那樣,以弱勝強,有時又要像琢鹿之戰中的黃帝那樣,從容不迫靠團結大家來消滅蚩尤;品格聲望再高,也不要像庚翼那樣,本來勝算在握,卻因一著不慎而致誤,倒應像王湛那樣起初被侮稱為“痴叔”,聲名不為人所知,而“其實美”,一且被發現,便會令人感到意外,從而對他肅然起敬。這好比下棋或實戰,要在對方不了解自己實力之時,給他個出其不憊。盤上弈棋,與戰地布陣一樣,有時兵貴神速,“或出人用奇”,以少勝多;有時要從容鎮定,以義制敵,總之要善於隨機應變。“馬”在無路可走時,可以慢慢地退回來,伺機再戰;時機有利時,“馬”應昂昂如千里之駒,勇往直前,迅速占領敵人的地盤;有時在鳥道上,也要冒險飛過;有時則要善於隱蔽,就像媽蟻用土封上穴口,或不再乘“車”而緩緩步行,以達到麻痹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善弈者,與王良、造父那樣的善御者一樣重要,離開了他們,縱有千軍萬馬,也如同行進在崎嶇陡峭的山坡上,寸步難行。何況時局就像白雲在天,變幻無常。要緊的是不要一心戀著祿位,要揮鞭策馬,努力向前。對於“打馬”這一博戲來說,也像實戰一樣,決定勝負的不僅僅是兵強馬壯,更要有好的指揮員,而對於弈者和指揮員來說,最要緊的是賞罰分明,只有分清高下重賞重罰,才能指揮若定,穩操勝券。弈者在小小的棋盤上,能夠運用自如,其爭強好勝之心亦可得到一定滿足。但比起恢復大業來,打馬弈棋畢竟是一種小技,它就像“說梅止渴”和“畫餅充飢”一樣,對於“奔競之心”和“騰駛之志”,稍有慰藉而已。為了吃掉對方一子,明知難以達到目的,也不改變“圖實效”的欲望;為了報答讓“子”之恩,明明看準了機會,可以將對方一軍,卻率先退讓了。不知止足,猶不知足。在向敵人進擊過程中,本應銜枚不語,遷回接近對方,等疊成十馬,才能順利過關,否則將適得其反;假如自恃勇氣有餘,一味爭先恐後,役有覺悟到可能陷人對方設定的陷阱和壕溝,不知適可而止,將咎由自取。下棋要果決,就像用人不疑一樣,不負天,天不負你。必能實現你的願望。他不會辜負你的信任,就像桓溫取劍閣一樣;敵人還沒殺到你的老巢,就像淮淝之戰一樣被你攻破了。如今難道沒有桓溫一樣的人,以後也不缺乏像謝安一樣的人。不要像陶侃一樣未戰氣衰,正當像袁耽一樣有脫帽一擲的志氣。
總之:像拓跋燾之流侵略者不久就會敗亡,貴賤的人都在逃難,滿目皆是良馬,時局危難怎么能分辨的出?木蘭這樣的好女子和勇敢的老英雄其志在千里之外的戰場上,但願能隨他們渡過淮水回到家鄉。

作品背景

《打馬賦》寫於宋高宗(趙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底。據《李清照年表》,這一年她已五十一歲。當時的時代背景是怎祥的呢?
《金石錄後序》的墨跡未乾,李清照就聽到了金和偽齊合兵分道犯臨安的訊息。從朝廷官員到普通百姓,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人,東南西北亂竄一氣,鄉下人往城裡跑,城裡人則想逃往鄉間,人們慌作一團,不知躲到哪裡是好。此時李清照從臨安乘船沿富春江逆流而上,奔往金華(今屬浙江)。她寫於紹興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打馬圖經序》,生動地記載了避難之時如驚弓之鳥般的慌亂。在途經東漢嚴光隱居於富春江畔的嚴灘垂釣處時,李清照感慨系之,相傳那首帶有自嘲性的《釣台》詩,就是她的手筆。
在金華,李清照住進窗明几淨的陳氏家裡,甚感適意。是時已值晝短夜長的秋冬季節,同住的還有親朋家的“兒輩”。在做一種“打馬”遊戲時,李清照妙語如珠地向兒輩們反覆講述“慧則通,通則無所不達;專則精,精則無所不妙”的道理。她諄諄告誡孩子們,不管做何事,既要靠聰明才智,更要具備專心致志的精神。惟其如此,才能觸類旁通,掌握各種精湛的技藝,也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以臻於妙境。這些道理無疑是極為深刻有益的,但如果只是空洞抽象地灌輸,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李清照運用自己富贍的才學,旁徵博引,通過庖丁解牛,郢人運斤,師曠之聽,離婁之視,堯舜之仁,桀紂之惡,擲豆起蠅,巾角拂棋等故事,既生動地說明“專則精,精則無所不妙”的道理,又很自然地告誡人們,哪怕是做博弈遊戲之類的小事,也不應該淺嘗輒止、半途而廢。她一面講道理,一面身體力行,寓教於樂。棋局猶課堂,棋盤似戰場,在小小的棋子上,做出瞭望鄉、復國、育人的大文章。這種以小見大的教育方式,至今仍然發人深思,值得借鑑。
這種“博弈之事”,或稱“深閨雅戲”,簡稱“打馬”,其規則是李清照親自創製的,她又叫兒輩繪製成圖。圍繞此事李清照寫過三篇文字,除了講述以上道理的《打馬圖經》及其《序》二者以外,還有一篇寓有愛國情慷的極其重要的文學作品《打馬賦》。

作品賞析

作品欣賞

《打馬贖》不見於《宋書·藝文志》,卻著入於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直齋書錄解題》載有《打馬賦》一卷,並云:用二十馬,今世打馬。大約與樗蒱相類,元陶宗儀則把它刻入《說郛》中,到清代其傳本有鹹豐年間南海伍崇曜《粵雅堂叢書》本,光緒年間長沙葉德輝《麗廔叢書》本,俱題為《打馬圖經》。名稱與《直齋書錄解題》相異,其原因大概《圖經》中有賦,而且賦在《圖經》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致。但不管怎樣,它們指的應該是同一本書。伍氏刻本與葉氏本相較,用以葉氏本為勝,而葉氏本則來自於明沈津的《欣賞編》,在其流傳過程中據傳有格一卷不著作者姓氏,又摻入圖式一卷而陶宗儀的《說郛》中卻役有,顯然後人對其做了增改,在次序上《打馬圖經》一卷,前為序,序後為《打馬賦》。
從結構上看,序文不僅是《打馬圖經》之序也是《打馬賦》的序。在內容上,序文不僅介紹了《打馬賦》的創作背,而且總結了打馬的體例、經驗和方法。《打馬賦》則對打馬遊戲的整個過程作了描述。它們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正如龔克昌先生所言:《打馬圖經序》是打馬遊戲的經驗總結,而《打馬贖》則是打馬遊戲經驗的具體實踐,兩者講的實際上是同一問題。因此,只有結合《打馬圖經·序》和命辭,才能全面正確的理解《打馬賦》的內容。
打馬是一種博戲,由來已久而南宋尤盛,與其他遊戲相比,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且長行、葉子、博塞、彈棋、世無傳者。打褐、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賭快之類,皆鄙理不經見;藏酒、樗蒱、雙蹙融近漸廢絕,選仙、加減、抽關頭、質魯任命,無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戲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獨採選、打馬,特為閨房雅戲。嘗恨採選叢繁,勞於檢閱,彼能通者少。打馬遊戲可多人參與,雅而不俗,又能增其智慧,故為李清照所獨喜並以打馬之戲為賦。作為棋類賦的創作者,她不是第一人,但把打馬遊戲寫入賦中卻是第一個,正如她在序中所言:“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打馬賦》寫打馬遊戲但卻不是作者輕鬆、自由的遊戲之筆。而是寓有深意,這可以從其創作的背景,及題材本身的特性中看出。

作品解析

《打馬賦》是一篇精彩的駢文,也是一篇歷史上不曾多見的有關遊戲博弈的美文。“打馬”是一項技巧性極強的遊戲,易安居士喜愛打馬遊戲並進行專門的研究,並為此寫了《打馬圖經》例論,並沉迷於此。易安曰:“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此文,是她對歷史上那些豪賭的人和事,充滿了嚮往之情。文中所述,皆為古代名人豪賭的典故,包括東晉的謝安陶侃桓溫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劉裕等人。如“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說的是東晉名相謝安在淝水之戰的關鍵時刻,氣定神閒地與人下圍棋賭別墅。
易安居士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從中可見其博覽群書的充沛,豐富的文學涵養,行文流利遊刃有餘。《曉夢》、《打馬圖序》、《打馬賦》、《打馬圖經》例論等,都是易安在金華避難期間所作的佳文。
此賦末尾的“辭曰”(有的版本作“亂日”)數句,因犯忌諱之故,曾被刪除過。而恰恰這一段總括了全篇的要旨,其中無處不涉愛國之情。比如“辭曰”開頭的“佛狸”,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他曾南侵攻打劉宋。李清照以拓跋燾於“卯年”(公元451年)被宦官所殺之事,憤怒地詛咒金寇死到臨頭。“貴賤”以下三句,既有作者篙目時艱之心,更有諷刺當權者之意:如同棋盤上的“驊騮”等神駿,因無善御者而寸步難行,現實中縱然不乏忠藎驍勇之士,卻不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時局才如此艱險。
最後的“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二句,這是作者的自道:我雖然老了,已沒有了像曹操和王敦那樣的“壯心”和“千里”之志,但是仍然希望能夠渡過淮水,回到故鄉去。乍一看,此話並非豪言壯語,而細一琢磨:作者想渡過淮水,就是要回到被金寇占領的故鄉,其中的潛台詞與宗澤臨死時“大呼過河者三”是一樣的。李清照遂被稱為“韻事奇人,兩垂不朽”(《說郭打馬圖序》語)。

名家點評

宋代陳振孫:《打馬賦》一卷,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用二十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四)
明代趙世傑在《古今女史》中《打馬賦》批語:“齊驅驥騄”(眉批)日月雲霞之彩,噴薄而出。(旁批)以境形容。“吳江楓落”(旁批)以時形容。“或出入用奇”(旁批)敘用意。“崎嶇峻坂”(旁批)出打。“說梅止渴”(眉批)幽情深意。(旁批)隱喻無聊排遣。“皆因不知止足”(旁批)頌不忘戒。“故繞床大叫”(眉批)五陵豪士面目,三河年少肝腸,何為么么所得。(旁批)形容豪放一段,尤不可少。(《古今女史》前集卷一)
明代趙世傑、趙如源在《古今女史》上評《打馬賦》:文人三昧,雖遊戲亦具大神通。(《古今女史》卷一引)
清代李漢章寫題李易安《打馬圖》並跋:予幼讀《打馬賦》,愛其文,知易安居士不獨詩餘一道冠絕千古,且信晦翁之言,非過許也。長游齊魯,獲睹其圖,益廣所未見。然予性暗於博,不解爭先之術,第喜基措詞典雅,立意名雋,洵閨房之雅制,小道之巨觀,寓錦心鄉口遊戲之中,致足樂也。若夫生際亂離,去國懷土,天涯遲暮,感慨無聊,既隨事以行文,亦因文以見志,又足悲矣。
今人陳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詩詞文選評》道:《打馬賦》是體現李清照愛國衷情的重要作品。“賦”作為一種文體,其特點和表現手法是:通過鋪陳文采,來描繪事物,抒寫情志。李清照之所以把“打馬”這種遊戲鋪陳得淋漓盡致,目的是為了抒寫她的愛國情志。她在賦中大寫駕馭千軍萬馬的各種“用兵”之策,又通過引經據典和許多寄意尚武的事例,一方面生動地說明了“博弈之事”有益無害,另一方面還把此道與德義、專誠、謹慎、鎮定以及助人、克敵等等優秀品格和奇功殊勛等聯繫起來。這雖然是一種“紙上談兵”,但說明作者絕不是單純為消遣而“打馬”,而是借這一“深閨雅戲”,宛轉曲折地表達禦敵復國之望。
今人馬淑君評:李清照除了在詞中表現出閨怨閒愁的一面之外,還另有愛國的一面。她在《打馬賦》中典中見喻,典中見論,典中見刺,體現了她力主抗金,反對投降的戰略思想。她的特定經歷,決定了她詩詞的內容;同時,她所持的詞文分野,“詞為艷科”、“詩莊詞媚”的觀點,決定了她的詞反映夫妻感情,詩文則反映愛國情懷的不同傾向。所以李清照是以詩明志,作賦抒懷。

打馬遊戲

《打馬賦》是以打馬遊戲為對象寫的一篇賦,關於打馬棋遊戲,有人認為是一種普通的棋類遊戲,也有人認為純粹是一種博戲。其實,並沒有必要將兩者的區別弄得很清楚,一項普通的遊戲有時候被染上一些賭博的色彩,古往今來。並不鮮見.至於打馬遊戲的玩法,由於相關的史籍語焉不詳。也未見有打馬圖傳世,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其中的究竟了。錢幣專家孫仲匯先生經過對關史料的收集梳理,大致整理出了打馬棋的遊戲規則,還精心繪製了打馬棋盤。據他研究,打馬棋遊戲大約可由2至5人參與,每人約用20枚馬錢。孫先生的研究成果使我們多少能了解一些打馬遊戲的概況。打馬棋應屬於智力型的遊戲,需要相當的智巧,因此“鄙里不經見”,主要流行於上層社會,是“博弈之上流,閨房之雅戲”。
從打馬錢的圖案看,可分為有將馬錢和無將馬錢。有將馬錢有不同的版式,有面文為名將名或直稱元帥、將軍,背紋為人騎馬圖案的;有面文為某將散騎,背紋為人騎馬圖的;有面為武將或帶武將名,背紋為馬圖;有面為將馬兩字及馬紋,或面為將一字及馬紋,背與面相同的。那些有名有姓的名將所屬的年代,上起戰國,下訖明代,惟幾乎不見兩晉南北朝和宋元時期的人物。無將馬錢是指馬錢上沒有將名及人物圖案,純為馬名、地域名、紀年名和馬的圖案。無將馬錢也有不同的版式,有面文為馬名或某某之馬,背紋為該馬圖的;如歷史上周穆王八駿,秦始皇的七名馬,漢文帝的九逸,唐太宗的六駿等,簡直就是我國古代名馬的集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