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內容有兩層含義。一是我十多年來學術研究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民問題、政治體制改革以及社會轉型等。另一層含義是說,這些內容大致可歸為“比較現代化”這個研究方向,而且它們同時(也可以說從方法論的角度)表明了什麼叫比較現代化。
基本介紹
- 作者:孫津
- ISBN:9787801903235
- 頁數:340
- 定價:23.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2-1
- 裝幀:平裝(無盤)
- 副標題:比較現代化研究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這本書的內容有兩層含義。一是我十多年來學術研究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民問題、政治體制改革以及社會轉型等。另一層含義是說,這些內容大致可歸為“比較現代化”這個研究方向,而且它們同時(也可以說從方法論的角度)表明了什麼叫比較現代化。在我看來,現在關於現代化(以及比較現代化)的研究即使不能說已整個誤入了歧途,至少也明顯存在著這種可能。因此,本書的論述一方面說明了這種誤入歧途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則通過對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誤入歧途,相關的學術研究應如何對待被我稱之為一種“視域”的比較現代化。
我以為自己對上述兩方面的理解是有道理的和符合實際的,並且是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舉個例子來說吧。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是“比較現代化”,常有學生(以及學者)問:比較現代化是什麼意思?如果攻讀這個方向,將學什麼?如何選題?甚至還問這個“方向”屬於什麼學科、什麼專業?我的回答是:隨便,只要與現代化有關即可。其實,當今世界又有什麼與現代化無關呢?所以,問題在於怎么看待現代化與現代化的真實含義之間有一個關係。我用“視域”這個詞來表示這個關係,而此書不僅表明了對現代化諸主要問題的觀點和看法,而且體現了對比較現代化本體形態的把握。
也許,從人們對“專著”的習慣理解來看,本書的內容似乎並不“專一”,而且明顯涉及政治學、社會學、哲學、經濟學以及概念不清的“文化”等多種學科或領域。但是,這些內容(包括所謂它們所屬的學科或領域)都是在關係到現代化這個意義上統一起來的。換句話說,是“比較現代化”的“專一”研究。因此,雖然本書的部分內容是發表過的,但在此卻不是一般的論文集彙編,而是相互關聯的部分和問題構成的整體研究。
作者介紹
孫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從事美術創作及哲學和美學研究,1988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黃藥眠、童慶炳。近20年來的教學科研領域主要為政治學和社會學,特別關注比較現代化和中國農民問題。已出版的學術著作大致可分為兩類。
政治學、社會學類包括:
《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2012,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編
《社會政治引論——政治的社會聯結》,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比較社會學引論》,2004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打開視域——比較現代化研究》,2004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農民與中國現代化》,2004年,中央編譯出版社;
《為人民服務》(與宋強合著)2003年,經濟日報出版社。
《贏得國家形象》,2002年,河南美術出版社;
《中國現代化對西方的影響》,199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
《新中國外交啟示錄》,1998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轉型的中國》,1994年,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哲學、美學類包括:
《綿延與斷層――中國波普》(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年)
《美術批評學》(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4/2000/2011)
《基督教與美學》(重慶人民,1990/1997)
《在哲學的極限處》(作家出版社,1988年)
《西方文藝理論簡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雜文集:
充實的惆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作品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理論建構
1 比較現代化的哲學基礎
2 社會變化及其知識境況
3 現代化發展中的人
4 農民問題的真實含義
第二部分 現代化運動
1 現代化的“實現”及“轉向”可能
2 強弱對比的運動張力
3 後什麼現代,而且主義
……
第三部分 體制改革
……
第四部分 美學與文化
……
第一部分 理論建構
1 比較現代化的哲學基礎
2 社會變化及其知識境況
3 現代化發展中的人
4 農民問題的真實含義
第二部分 現代化運動
1 現代化的“實現”及“轉向”可能
2 強弱對比的運動張力
3 後什麼現代,而且主義
……
第三部分 體制改革
……
第四部分 美學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