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鑼

打春鑼

江西萍鄉、宜春城鄉一帶至今還流行著打春鑼的傳統民俗文化。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為體察民情,私下帶了幾個侍從,打扮成生意人,來到了湖南長沙。快到年三十了,卻見滿街冷冷清清,大小店家關門閉戶,百姓不知到哪裡去了,一片淒涼景象。乾隆皇帝又飢又渴,走遍通街,也沒有買到飯。轉了半天,尋進一條小巷,只見一個小茶館半開著門,看樣子也好久沒做生意。乾隆擠身進去,見屋內只有一位老倌人,便向老人買飯吃。老倌子見是外鄉生意人,便把自己吃的紅薯絲飯端給乾隆。乾隆一邊吃,一邊問了些長沙的情況。

曲藝,發展,

曲藝

乾隆皇帝親眼看到老倌人家裡很清貧,臨走時,便在身上撕下一條長紅帶,題了幾個字。並告訴老人,正月初二日披著紅帶,到各衙門裡去討些錢糧。
初二那天,茶館老人真的身披過膝長紅帶,到各衙門乞討去了。衙門裡見老倌子身上披的紅帶,有當今皇上的題字,便拿出錢糧送給老人。這一下,老倌人家裡便發了財。
初四日,老倌子家裡來了一位親戚,見老人突然發了財,便問原由。老倌人也不相瞞,高高興興地把原由一五一十地講給他聽。親戚聽了,借了紅帶,也去衙門裡討,果然也討了許多錢糧。於是,左鄰右舍都來借紅帶,還有的仿造紅帶。衙門裡見來的人多了,而且有真有假,於是便開始躲避。而行乞的人,為了讓衙門裡面的人聽到乞討之聲,便配上小鑼,唱曲子,這便是打春鑼了。

發展

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幾年就傳到了宜春。不過,現今宜春人打春鑼,很少披紅帶,而是手拿送春圖,每到一戶遞上一張,以便換來錢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