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城市戰略,亦稱“打擊社會財富戰略”、“打擊資源戰略”、 “打擊人口戰略”或“打擊工業目標戰略”。以對方主要城市、工業中心、資源產地為主要核打擊目標的戰略。60年代初,美國甘迺迪政府的核戰略方針, 由當時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提出。依據該方針,美國宣稱將側重打擊前蘇聯的城市目標,即在第二次打擊時,把對方的城市全部摧毀,夷為平地,以此威懾蘇聯。為實現該戰略,美國計畫摧毀蘇聯20%~25%以上的人口和50%以上的工業能力。隨著美國核力量的發展,美國政府逐漸放棄了該戰略。
打擊城市戰略,亦稱“打擊社會財富戰略”、“打擊資源戰略”、 “打擊人口戰略”或“打擊工業目標戰略”。以對方主要城市、工業中心、資源產地為主要核打擊目標的戰略...
打擊軍事力量戰略,亦稱“打擊軍事目標戰略”。以對方的戰略核襲擊兵器、指揮控制中心、防空設施等軍事目標為打擊重點的核戰略。隨著核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重點打擊軍事...
相互確保摧毀戰略是美國核戰略的一種,靈活反應戰略的組成部分。它指美蘇雙方均擁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即在對方首先實施核打擊後,己方仍能生存下來,並具備...
對依託城市及其外圍地區防禦之敵實施的進攻戰役。大中城市通常是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戰略、戰役要地。攻占城市,能削弱敵戰爭潛力,影響其民心...
第二次打擊是指美國60年代提出的核戰爭戰略概念。其基本含義是,美國在遭到先發制人的核突擊後,利用生存下來的戰略核力量,對敵方進行毀滅性的核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