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周紀》。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 出處:《資治通鑑
  • 釋義: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基本釋義,文獻記載,

基本釋義

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文獻記載

《資治通鑑》記載了中國歷史上一次非常慘痛的用人教訓,春秋末年晉國大夫智宣子錯誤地選擇了多才少德的智伯為繼承人,結果導致強大的智氏家族遭致滅族之禍。為此,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評論道:“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並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著名論斷,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司馬光還按才、德的不同構成將人才分成四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並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此,司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為先。用人當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兩全,“寧舍才而取德”。司馬光認為,才勝德的人對社會的危害,遠比一個無才無德之人要嚴重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