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肝衰竭

手術後肝衰竭是指手術打擊或肝實質容積減少所致的臨床綜合徵,是肝臟手術後嚴重的併發症,也是術後死亡的主要原因。術後肝臟的代償能力取決於剩餘肝質量和容積兩個因素。若肝臟基礎較好,肝切除術後部分患者可通過剩餘肝細胞的再生而痊癒;若原有肝硬化病變重,肝細胞再生不良,併發症控制不理想者預後差。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手術後肝衰竭
  • 英文名稱:Postoperative liver failure
  • 常見病因:手術中和手術後肝血流受阻、低氧狀態
  • 常見症狀: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腹痛、腹脹、噁心、食慾缺乏、嘔吐)、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手術中和手術後肝血流受阻、低氧狀態,如心臟手術、肝切除術中阻斷肝血流時間過長等。
2. 圍術期藥物性肝損害,包括麻醉劑、抗生素、抗腫瘤藥物、造影劑、循環用藥和抗潰瘍藥物等均可引起肝損害。
3.已有肝炎或肝功能不全的病情加重。
4.肝切除過多。
5.手術後感染,術後的重症感染可誘發多臟器衰竭,內毒素引起庫普弗細胞和巨噬細胞活化,釋放氧自由基,肝實質內中性粒細胞浸潤,引起肝損害。

臨床表現

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腹痛、腹脹、噁心、食慾缺乏、嘔吐)、皮膚黏膜黃染進行性加深、尿色進行性加深、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等),還可有低熱及各種併發症相應的表現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清膽紅素上升,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白蛋白降低。
2.肝貯備功能檢測
吲哚菁綠滯留率和吲哚菁綠清除率是能較好反映肝貯備功能的指標,可用於術前評價肝貯備能力和估計肝切除量。通常以注射吲哚菁綠15分鐘後血吲哚菁綠滯留率或清除率作為衡量指標。吲哚菁綠滯留率越高,術後肝功能代償不全或肝衰竭的發生率越高。

診斷

無絕對的診斷指標。手術後血清膽紅素上升,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白蛋白降低。高度意識障礙為疾病的晚期表現。手術後肝衰竭最重要的原因是感染,通常在術後1周出現。

治療

針對肝衰竭採用綜合支持和治療,恢復肝功能。
1.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支鏈胺基酸靜脈輸液。
2.給予乳果糖。
3.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
4.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製劑。
5.進行血漿置換、人工肝是最有效的治療。

預防

1.手術前應詳細調查病史、全面查體和檢查,對慢性肝炎患者,術前要注意營養、護肝,判斷肝臟的功能和貯備功能,決定安全的手術方式。
2.減少術中出血。
3.術中和術後仔細控制輸液量,避免過量。保證電解質、營養平衡,注意有無腹水、黃疸等肝衰竭表現。
4.及時處理術後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