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致癌

丹麥研究否定“手機致癌”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全國癌症研究所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丹麥全國範圍內選擇了超過42萬名手機使用者並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其中有5.2萬人使用手機長達10年以上。研究人員將手機使用者的名單與丹麥的全國癌症記錄進行了比對。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短期或長期使用手機,都不會增加使用者腦部和神經系統發生腫瘤的危險,也不會使眼部疾病、白血病和癌症等的發病率上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機致癌
  • 致癌原因種類:吸菸和二手菸
  • 缺點:傷害大
簡介
對於手機是否致癌,此前主流的看法是,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兩者之間存在關聯,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評估性報告稱,“手機可能是致癌的”,這是手機輻射影響人體健康領域中最權威的評估報告,不過,這只是一份非結論性的評估,卻引起了無線電製造業的嘲笑,也讓這些年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再次升級。2011年5月24日至31日,法國里昂,來自14個國家的31名科學家聚集在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會議室里,對多年來科學界所做的手機與癌症關係的研究進行評估。2011年5月31日,工作組首席科學家喬納森·斯密德發表聲明說,從收集的證據可以得出結論——手機可能帶有某些致癌風險。科學家們最終把手機使用列入了“可能致癌”的分類中。這個分類意味著,有一些證據顯示其會導致人體癌症,但遠未到“總結性”的程度,需要進一步展開研究。IARC將致癌物分為五類,除了“可能致癌”之外,還包括致癌、很可能致癌、未知、很可能不致癌。其中,吸菸和二手菸都被列入“肯定致癌”,“很可能致癌”包括生產藝術玻璃和常用電吹風的理髮師等職業行為,使用手機所屬的“可能致癌”就排在其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