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者簡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美國出色的通俗作家,1882年出生在荷蘭。儘管獲得了博士學位,卻也拮据得四處漂泊,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等。指望寫書掙點錢而費心編寫的《荷蘭共和國的衰亡》只賣了不到.700本;但當時即有人預言,要是歷史書都這么寫,不久歷史書就將名列暢銷書榜。遇到慧眼識珠的出版商後一發不可收拾,在歷史、文化、地理、科學方面全面鋪陳,成了最受歡迎的通俗作家,成了偉大的文化普及者。代表著作有《荷蘭共和國的衰亡》《發現簡史》《人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寬容》《房龍地理》《藝術》《與偉人談心》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第二章 “地理”的定義
第三章 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的特點、風俗和習慣
第四章 地圖
第五章 四季的形成
第六章 陸地
第七章 歐洲和生活在歐洲的民族
第八章 希臘
第九章 義大利
第十章 西班牙
第十一章 法國
第十二章 瑞士
第十三章 德國
第十四章 奧地利
第十五章 丹麥
第十六章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第十七章 荷蘭
第十八章 英國
第十九章 俄國
第二十一章 亞洲的發現
第二十二章 亞洲與世界
第二十三章 亞洲中部高原
第二十四章 亞洲的西部大高原
第二十六章 印度
第二十七章 亞洲中南半島
第二十八章 中國
第二十九章 朝鮮與蒙古
第三十章 日本
第三十一章 荷屬東印度群島
第三十二章 澳大利亞
第三十三章 紐西蘭
第三十四章 太平洋群島
第三十五章 非洲
第三十六章 幸運的美洲大陸
第三十七章 新世界
關於本書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 者: (美)房龍 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1
開 本: 32開
I S B N : 9787510011375
定價:¥24.80
內容簡介
房龍對於世界地理的解讀,不僅限於討論地球的自然特徵,他沒有羅列枯燥的數字,沒有堆砌深奧的名詞,而是把人作為重點,來探究人的生存命運,試圖尋找到人類幸福的共通之路。房龍用文學手法賦予知識以靈性,把自然地理的規律和人文地千姿百態展現在讀者面前。
圖書目錄
1.And These Are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World We Live in
2.A Definition of the Word Geography
3.Our Planet
4.Maps
5.The Seasons and How They Happen
6.Concerning the Little Spots of Dry Land on This Planet
7.Of the Discovery of Europe
8.Greece
9.Italy
10.Spain
11.France
12.Belgium
13.Luxemburg
14.Switzerland
15.Germany
16.Austria
17.Denmark
18.Iceland
19.The Scandinavian Peninsula
20.The Netherlands
21.Great Britain
22.Russia
23.Poland
24.Czechoslovakia
25.Yugoslavia
26.Bulgaria
27.Roumania
28.China
29.Finland
30.The Discovery of Asia
31.What Asia Has Meant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32.The Central Asiatic Highlands
33.The Great Western Plateau of Asia
34.Arabia
35.India
36.Burma, Siam, Anam and Malacca
37.The Republic of China
38.Korea, Mongolia and Manchuria
39.The Japanese Empire
40.The Philippines
41.The Dutch East Indies
42.Australia
43.New Zealand
44.The Islands of the Pacific
45.Africa
46.America
47.A New World
該書評價
《房龍地理》,又名《地球的故事》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
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描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唯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係。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是出自房龍之手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地理書。它打破了常規地理書的寫作方式,緊扣"人"的觀念,將人的活動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終關注的是"純人"的那一面――科學、藝術、商業、宗教和政治,從歷史的高度闡釋了人與地理以及地球的關係,生動地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
同時,在歷史的敘述中還穿插回顧了人類與自然相互協調和適應的漫長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發掘自身潛力並努力探求與地球――人類這惟一家園和諧的最終方式。 房龍在此書中貫穿了其慣有的行文風格,詼諧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識於無形,使人在輕鬆愉快之際不僅領略把握了人類厚重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且能在掩卷之際獲得不少啟發。
《房龍地理》則是一本完全改變我們關於地理學的偏見的地理書。在這本書里,地理學中必要的名詞和數據依然存在,但它們被賦予了一種感性的表達形式。更重要的是,這些名詞和數據不再是互不相關的一盤散沙,而成為息息相通的一個網路。它們不再是一種遠離人群的孤獨的存在,它們隨時和人聯繫一體。它們因染上了濃郁的人的氣息,而散發出勃勃生機。
房龍自稱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說:“我寧願把它稱之為一本研究人的書,研究人如何為自己和家人尋找食物、住所和娛樂,如何嘗試找到既能適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變自己的自然環境的方法,以便獲得與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稱的舒適、強健和幸福。”房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於是,《房龍地理》的第一章,標題就是《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人》。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標。作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精通地理的房龍意識到,“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星球上的夥伴,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們大家都要共同承擔責任”。
一本世界地理書必須介紹世界上的各個國家。《房龍地理》沒有讓自己在這方面留下空白。然而,房龍的介紹方式與眾不同。他首先突出的仍然是不同國家的人,並把這些國家的自然地理作為這些人的生存背景。這種方式使房龍獲得了一種饒有興味的獨特視角,各個國家的個性展露無遺。義大利:由於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機會,能夠發揮海上強國和陸上強國的作用。比利時:由一紙條約建立的國家,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內部的和諧。瑞士:高山中的國家,有出色的學校,有說4種語言的團結的人民。丹麥:小國在某些方面勝過大國的實例。波蘭:經常被人看成是別人的走廊,為自己服務的走廊。這種極富個性的概括語言,將吸引每個讀者到房龍的文字中神遊。
當然,對這些富於個性的國家和國民的介紹,房龍是不停留於淺嘗輒止的。他更樂意走進這些國家,傾聽這些國家心靈的聲音。他這樣概括法國:擁有它想要的一切的國家。進而,他這樣描繪法國人:“法國人不是多愁善感的空想家,而是非常理智非常踏實的現實主義者。他腳踏實地地站在這個地球。他知道他只能活一次,70歲是他所能期望的。因此,只要還活著,他就盡力使自己過得儘可能的舒適,決不浪費時間去想像美好的未來。如果這就是生活,就讓我們用最好的烹調方法來做哪怕是最差的食物吧。既然酒從耶穌基督時代起就被認為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合適飲品,就讓我們釀最好的酒吧。”這樣的描述,不僅說明了法國舉世無雙的烹調和釀酒技術,而且傳達了法國人富於智慧又實事求是的人生哲學。現象和原因融於一體而被如此富於詩意的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房龍令無數讀者迷戀的原因了。
在全書結尾,房龍借一小女孩的口問道:“不去旅行,學地理有什麼用?”我想,作為一本好的地理書,《房龍地理》引發的不僅是我們對地理學的興趣以及對我們生長於斯的地球的熱愛,進一步,它將喚起我們成為一個旅行家、航海家、甚至探險家的熱情和夢想。它擴大了我們的視野,開拓了我們的心胸,它激發起我們對更遼闊的宇宙,對未知世界的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