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德鄰

房德鄰

房德鄰,男,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戊戌變法史,清末民初政治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德鄰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教授
  • 主要成就: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戊戌變法史
    清末民初政治史
人物經歷,學位學歷,任職簡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論文:,著作與教材,譯著,其他,

人物經歷

學位學歷

1990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中國近代文化史博士學位。
1982年畢業於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歷史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學位。
1964年畢業於北京朝陽區師範學校。

任職簡歷

1990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評為副教授,1996年評為教授。
1997年7月調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授。
2002年—2008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

主講課程

擔任本科教學: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中國近代史基本理論。

研究方向

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戊戌變法史,清末民初政治史。

主要貢獻

主要論文:《〈大同書〉起稿時間考--兼論康有為早期大同思想》 《歷史研究》 1995年第3期。 主要著作: 《清王朝的覆滅》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儒學的危機與嬗變》 《儒學的危機與嬗變》 1992年。

論文:

《〈春秋繁露〉五行諸篇非董仲舒所著》,《文史》2007年第4期。
《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讀〈‘公車上書’考證補〉獻疑》(二),《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4萬字。
《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讀〈‘公車上書’考證補〉獻疑》(一),《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4萬字。
《評“‘假如’史學》,《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4000字。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導讀,《與名家一起讀經典》,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年4月
從近代中西文化論爭看中國新文化的發展路向,《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3年12期轉載)
論康有為1888年上書,《浙江學刊》,2003年第4期
評孫中山的自由觀,《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9月
論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時代需要這樣的歷史學家——讀《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光明日報》,2001年8月21日
維新派“圍園”密謀考——兼談《詭謀直紀》的史料價值,《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西學東漸與經學的終結,《明清論叢》,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3月
是學術創新,還是歪曲歷史——評《溫故戊戌年》,《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5期。有摘要發表於《光明日報》2000年8月4日。
一位當代學人眼中的晚清史——評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7月25日
康有為與戊戌變法,《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這篇論文是1998年提交給戊戌變法百周年討論會的論文,那年有個評獎活動,這篇論文得到“卓達杯”特等獎。
戊戌政變之真相,《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章太炎的經學思想,《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灣善同文教基金會編(中國文化大學),1999年
正確估價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中的作用,《人文雜誌》,1998年第4期
《大同書》起稿時間考——兼論康有為的早期大同思想,《歷史研究》,1995年第3期(摘要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97年第4期)
傳統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近代化,《炎黃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
康有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響,《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但開風氣不為師——《定庵文集》、《續集》,《影響中國的100本書》,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儒家色彩的烏托邦和孔教的啟示錄,《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魏野疇和他的《中國近世史》,《史學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國粹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近代愛國主義論綱》,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清代今文經學簡論,《史學論衡》第1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論孫中山共和革命思想的形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5期
近五年來辛亥革命研究述評,《北京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
論國粹主義思潮,《中州學刊》,1991年第3期
康有為全集第一二卷文獻學的意義,《史學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港腳商人與鴉片戰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6期
康有為和廖平的一樁學術公案,《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許景澄,《清代人物傳稿》下卷第5集,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西方史學的傳入和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創立,《歷史教學》,1989年第10期
維新派政治綱領的演變,《歷史研究》,1989年第6期
胡適與中國現代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
康有為與近代儒學,《孔子研究》,1989年第1期
張百熙,《清代人物傳稿》下卷第4集,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康有為與孔教運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
光緒皇帝與戊戌密謀無關,《歷史教學》,1988年第5期
萬國公報與戊戌變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6期。此文為《新華文摘》轉載。又收於《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一書,題為《對八十年代文化熱的評價與思考》,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關於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與王俊義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5年第6期
嚴復與西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6期
戊戌政變研究中的幾點不同看法(署名方直),《史學情報》,1984年第2期
近代史總論(與龔書鐸合寫),《中國歷史年鑑》,1984年
戊戌政變史實考辨,《戊戌維新運動史論集》,湖南出版社,1983年
淺析康有為開制度局的主張,《光明日報》,1981年12月14日
辛亥革命,《工人日報》,1981年9月18日
刻苦求學,丕興國家——辛亥革命時期的愛國留學運動(與李文海合寫),《學習與研究》,1981年第4期
郭嵩燾爭得了外交聲譽嗎,《新湘評論》,1981年1期

著作與教材

《清通鑑·道光朝卷》(與人合作),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撰寫第14章《嚴復與西學東漸》(實際是以前的一篇論文),主編安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20世紀中華學案·晚清卷》,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封疆大吏的沉浮——論晚清督撫》,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清王朝的覆滅》,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2004年出版修訂本。
《天朝門——道光皇帝傳奇》,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台灣國際村文庫書店,1995年。
《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儒學思想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92年。
《瓜分狂潮》,華僑出版社,1992年。
教材《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寫其中一章,主編張岱年。
教材《中國近代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寫其中一章。主編鄭師渠。

譯著

《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美]芮瑪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譯第六、第七章。

其他

任《二十世紀中華學案》副主編(戴逸為主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任《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學者傳記叢書》副主編(戴逸為主編),從1998年已出版《錢穆學術思想評傳》等17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中國小百科全書》歷史卷,團結出版社,1994年。副主編,撰7萬字。
《中國兵書名著今譯》,軍事譯文出版社,1992年。撰20萬字。
《中學教學百科》歷史卷,瀋陽出版社,1991年。撰2萬字。
《中學歷史手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撰1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