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大石窩石作文化村落大石窩石材品種繁多,質地優良,較為稀有,適宜雕塑,尤以優質漢白玉最為珍貴,歷史上曾經是皇家御用石材。 大石窩石材的開採、雕刻、利用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自隋末雲居寺刻經開始,歷經金、元、明、清幾個朝代皇家修建宮廷、園林、陵墓等工程,從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地調來大批石匠藝人達上萬人在此定居,逐漸形成自然村落。藝人們以石為業為生,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一套石作工藝及習俗文化,相傳至今,形成了自身的獨特文化區域,是中華民族石作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山大石窩石作文化村落
- 遺產編號:47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日期:2006年
歷史沿革,製品,
歷史沿革
大石窩石材品種繁多,質地優良,較為稀有,適宜雕塑,尤以優質漢白玉最為珍貴,歷史上曾經是皇家御用石材。
大石窩石材的開採、雕刻、利用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自隋末雲居寺刻經開始,歷經金、元、明、清幾個朝代皇家修建宮廷、園林、陵墓等工程,從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地調來大批石匠藝人達上萬人在此定居,逐漸形成自然村落。藝人們以石為業為生,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一套石作工藝及習俗文化,相傳至今,形成了自身的獨特文化區域,是中華民族石作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石窩祖輩相傳的石匠技藝包括:敲、打、滑、拉、安五項基本技能。另外,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的石匠節,農曆十月十五日的祭山節,拜山神,石匠號子都顯示了不可多得的具有傳統地域特色的行業習俗,其歷史及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製品
古建石作工藝製品、石雕工藝品、民間生活用品等。大石窩石匠從採石運輸、古建加工到精細雕刻傳授方式都為口傳心授。傳承關係以父子傳承和師徒傳承為主。傳承譜系分為開採加工和雕刻兩大類。開採加工類分為三支,即續姓、高姓和李姓;雕刻類分為六支,即宋姓、丁姓、梅姓、李姓、劉姓。
由於市場經濟、現代化生產方式和板材產量增加的影響以及保護意識不強等原因,使大石窩優質石材、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需要保護的歷史實物都處於瀕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