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守士,字升甫,號備吾, 生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卒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萬曆丁丑(1577)中進士,是齊河縣萬曆年間第一部縣誌的作序人。
房公任戶部陝西司主事時執法如山,公正廉明,剷除貪官污吏。後來他升任戶部郎中,重調查研究,體恤民情,雪冤案、講農桑、辦學校,深得民心。離任時百姓跪哭挽留。調外地守邊疆期間曾率300兵擊潰數倍於己的敵人,兩戰大捷,斬敵數千人,獲馬皮輜重不計其數。龍顏大悅,升為山西布政使,懲貪官救民於水火之中,一方安居樂業;轉升大同巡撫鎮守雲中要衝,此地田野荒蕪,兵少糧缺,人煙稀少。公到任後不為艱難,勵精圖治,發動軍民開荒種地自力更生,逐漸形成繁榮景象,外敵不敢侵犯。皇帝知情後升公為兵部右侍郎,賜金帛不受,又升兵部尚書,欽命在原籍齊河立碑坊。房守士晚年因病告歸,閉門掃跡,於縣城西南筑“千楸園”,以藏書,課子為樂。年六十九,卒於家中。
基本介紹
- 本名:房守士
- 別稱:房氏後人稱其為“老祖爺”
- 字號:字升甫號備吾
- 所處時代:嘉靖隆慶萬曆年間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齊河縣倫鎮。
- 出生時間:1537
- 去世時間:1605
- 備註:倫鎮目前歸屬禹城市
官職,人物生平,主要成就,軼事典故,親屬成員,
官職
據當地《房氏族譜》(卷首)記載,其官職如下:
初任戶部陝西司主事
二任本部雲南司署員外郎事主事
三任本部貴州司署郎中事主事 (主事相當於司務委員)
四任湖廣承天府知府
六任陝西按察司副使(按察司副使四品相當於局長)
七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兼察使司僉事
八任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按察使主管壹個省範圍的刑法之事)
九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十任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布政使,從二品相當於副部長)
十一任巡撫大同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副都御使,正三品,相當於廳長)
賜兵部尚書(正二品,相當於部長)
人物生平
房守士 (1537-1604),字升甫,號備吾,山東齊河倫鎮人。他生而穎異,剛剛步入學堂就嶄露頭角。當地人們曾經認為這是房氏祖先一貫樂善好施的結果,是“上天”對房氏家族的賜予。房守士的祖父非常善良,有人於災荒年欠他很多錢無力償還,他竟然當著大家的面將借據燒掉。房守士的啟蒙老師為齊河名士王雉堞。王雉堞曾對房守士的父親講: “你的兒子(房守士)昂雲聳壑,他年必能成就大事業。”於是房守士的父親也對兒子充滿希望。但不幸的是,房守士剛滿7歲,其父即因病亡故。母親王氏很是賢惠,決心將丈夫撇下的兩個兒子撫養成才,希冀為房氏家族光宗耀祖。房守士的叔叔,是齊河有名的文學之士。母親將教育房守士哥倆的任務委託給他的叔父,並叮囑他們不能違背叔叔的教誨。從此,房守士惟母命、叔命是從。雖孩提年紀,他就放棄了與其他兒童打鬧嬉戲的時間,一心埋頭讀書。不管是炎熱的 “三伏”還是冰冷的 “三九”,他從不缺課厭學,每次考試總是成績第一,在當地可謂是蜚聲藉藉。
房守士學生時代就立志以匡世濟人為己任,決心為國家做一番事業。因此,他的學習並不只是局限於科考的課程,而是廣泛涉獵有關政治、禮教的書籍,凡國家各個朝代的斷代史以及 《資治通鑑》等書,靡不成誦,並旁及哲學和兵書等。知識淵博的他,為了開闊視野,更是喜歡與當時的學者名士交往,徹底改變了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舊時知識分子形象,使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跟社會現實有機貫通,注意從中尋求治國治世的真知灼見。
公正為官,赤膽報國
房守士於萬曆元年 (1573)考中舉人,萬曆五年 (1577)中進士。先是出任戶部陝西司主事,管理桿石橋倉。他針對桿石橋倉內官吏貪污成風、規章制度形同虛設的現實,嚴稽查,清額數,追償過去歷任倉官的挪借,使庫吏聞風斂跡,不敢再營私舞弊。桿石橋倉的整頓剛結束,戶部緊接著又調他去整頓天津倉。到任後的他,又是出禁令、厘弊竇,治貪吏、嚴制度,很快收到整頓效果,因此升任承天府知府。
承天府原為安陸州 (今湖北鐘祥市),是嘉靖皇帝父親興獻王的封地。嘉靖皇帝當政後,於嘉靖十年 (1531)將安陸州升為承天府,駐地仍為安陸州,屬湖廣布政司管轄。轄鐘祥、京山、景陵 (今湖北天門)、潛江、當陽5縣及荊門、沔陽 (今湖北仙桃) 2州。由於此地過去都是興獻王的封地,而今又是皇帝的老家所在,其王府宦官憑藉興獻王一家的勢力,巧取豪奪,濫殺無辜,但地方官吏哪有人敢管。房守士到此卻能執法如山,狠狠打擊宦豎們的不法行為,使他們不得不有所收斂。承天府當時洪澇成災,滿目瘡痍。房守士一到任,便急忙上書請求蠲恤,使受災百姓安全度荒。然後雪冤獄,課農桑,整學校,做了一系列得民心順民意的好事。此地有一惡棍,為謀吞家產,竟然用行賄的方式誣陷自己的侄子參與犯罪,糊塗的前任縣官已將其侄子抓入牢房。房守士一經審問,覺得此案甚是蹊蹺,繼續審問才得到實情,隨即將陷害者繩之以法。後來,鄖陽 (現湖北十堰)發生兵變,湖廣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調派房守士前去處理。臨行之日,承天府的百姓攀轅遮道數日,請求不讓他調走。這時的房守士,謝絕鄉親們的挽留,以腳踏車進入鄖陽。他向鬧事兵弁曉以利害,盡力解決士卒提出的合理要求,將帶頭鬧事者梟首示眾,使兵變很快平息。這次平亂,顯示了房守士所具有的大無畏精神和果敢的處事能力,再次因功升任榆林兵備。
榆林,在陝西省的最北部,位於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南緣的交界處,也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一直是西北重要的軍事要地。房守士來到榆林後,首先清除軍隊中的貪墨現象,其次是督促士兵軍事訓練,三是打造武器廣儲糧草,時時以戰備作為第一要務。特別是對隸屬於他的300名士卒,更是嚴格訓練,使其個個武術超群。當時的蒙古兵匪,常常從東道、神木、榆林三處關口,侵擾內地。朝廷派來的歷任兵備,皆以築牆固守為基本戰略。房守士卻說:“朝廷用我為邊臣,是讓我守住邊境上的百姓安全和國家的一草一木。如果任蒙古兵匪侵擾掠奪,要我何用?我請願出戰,與那些驕犴的蒙古兵一拼高低。仗打贏了則邊境無虞,打不贏時再退守也不晚。現在的問題是敵人侵犯我們的國土,我們不僅占有道義上的優勢,而且部隊也處於以逸待勞的優勢,如果今天不好好教訓他們一下,不就是等於放棄成功而長邊寇們的志氣嗎?”於是,他率所部300精兵,主動出擊皋蘭山下的敵軍堡壘。開始,敵方還以房守士的軍隊人少不足慮。直到勇士們舉著戰旗、快速沖入敵人堡壘後,敵軍士兵毫無招架之力,只顧四散遁逃,蒙古軍頭領才感到大禍臨頭。當他們再次集結人馬,開始向房部反擊的廝殺之中,明朝援軍也已趕到,敵軍只得丟下輜重逃走。凡兩戰皆奇捷,斬首數千級,獲馬匹輜重若干。朝廷知道後,賜金幣有差,為房守士晉爵一級,升任陝西布政司參政,不久改任陝西按察使,又很快升任河南布政使。
體恤民情,實力強邊
在河南期間,由於河南境內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老百姓該交的賦稅拖欠很多,省級行政機構的辦公經費都要靠下面縣官來贊助。出過贊助的縣官,又將這筆費用直接轉嫁到老百姓的賦稅之中。過去,此類事情都是由官府中的吏卒辦理,他們經常是藉機豪取巧奪。房守士主持布政使司工作後,根據輕重緩急,採取向鄰省借調或者臨時挪用其他費用的辦法度過危機,始終不曾增加地方和老百姓的負擔。不久,他又以政績突出,轉升大同巡撫,鎮守雲中要衝。
雲中一帶當時田野荒蕪,垂煙稀疏,兵少糧缺,外敵始終虎視眈眈。房守士到任後不畏艱難,勵精圖治,發動軍民開荒種地自力更生,使該地逐漸形成繁榮景象。他曾上10多條備邊建議,朝廷都予以採納;又疏請修建北關城、靈丘諸堡,但因經費不落實,未能修建。他還針對萬曆年間新增加的礦稅、籽粒、名馬三稅和實行的采榷制度上書道:“大同屢歲不登,民不自保,至於野無爨煙。而礦稅、籽粒、名馬、采榷仍行,我獨憂之。一鎮不堪四征,天變人窮可慮,特請旨蠲除。”但貪得無厭的萬曆皇帝面對國庫空虛,為了給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洛積攢財富,怎能輕易放棄他的生財之道呢?於是,房守士的上書,不得不被擱置在一邊。當房守士看明白了這一切的時候,他已經對朝廷失去了信心。加上宦官們不斷地向萬曆皇帝打房守士的小報告,於是他多次上書請求病歸。一連5次的疏請,方得批准歸里。
致仕歸里,造福鄉梓
房守士為官26年,曾整頓糧倉,知府承天,平亂鄖陽,兵備榆林,按察陝西,布政河南、巡撫大同,可謂功績卓著。他對大明王朝可謂忠心耿耿,對士兵、對百姓愛護有加,對貪官污吏的鬥爭從不妥協,深得百姓愛戴。他走過的地方,有4地為他建生祠,有2地入名宦祠。史書稱他, “所至好為經久計,膺大任。節儉如平民,故屢奏成效,而獨以忠貞契楓宸”。當然,他的付出,也贏得了朝廷的信任,從而職務不斷得到升遷,有兩個兒子恩蔭授官,本人死後獲贈兵部尚書。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還身體力行,帶出了明末軍事戰略家、忠貞的愛國者、著名的民族英雄孫承宗這樣的高徒。孫承宗很長時間生活在房守士的幕府中,既為他教授兩個兒子讀書,又不斷地向房守士討教軍事戰略和施政之道。孫承宗的成功,也是房守士影響和教育的結果。古語講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史可法在 《明巡撫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贈兵部尚書房公傳》中稱房守士 “立德、立功直兼之矣”。
房守士歸家之後,閉門掃跡,以讀書和教授子孫為娛。他與鄉親們處得十分融洽,一點沒有當過高官的樣子,深得家鄉人們的喜愛。他曾於齊河老縣城西南筑 “千楸園”,用以藏書、課子、會友。史書記載他在弟兄兩人分立門戶時,曾主動讓產於兄。在齊河的房氏家族中,凡糧食不夠吃、衣被不足用,或是急需用錢者,都能得到房守士的及時資助。他還曾置族田以贍養宗親,對待別人的困難經常是當作自己的事做,街坊四鄰受到其恩惠者,數不勝數。房守士曾為家族創修《房氏族譜》,為萬曆 《齊河縣誌》作序。年69,病逝家中。治喪期間,萬曆皇帝發來諭祭文,史可法為其撰寫行傳,孫承宗為其撰寫墓志銘。同時,在齊河老城西關修建一座高達12米的騎街石牌坊,額曰 “恩榮坊”,即當地人俗稱的 “房家牌坊”。此坊歷經500多年的風風雨雨,直到1973年縣城搬遷時被毀,給後人留下了一個不小的遺憾。
房守士學生時代就立志以匡世濟人為己任,決心為國家做一番事業。因此,他的學習並不只是局限於科考的課程,而是廣泛涉獵有關政治、禮教的書籍,凡國家各個朝代的斷代史以及 《資治通鑑》等書,靡不成誦,並旁及哲學和兵書等。知識淵博的他,為了開闊視野,更是喜歡與當時的學者名士交往,徹底改變了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舊時知識分子形象,使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跟社會現實有機貫通,注意從中尋求治國治世的真知灼見。
公正為官,赤膽報國
房守士於萬曆元年 (1573)考中舉人,萬曆五年 (1577)中進士。先是出任戶部陝西司主事,管理桿石橋倉。他針對桿石橋倉內官吏貪污成風、規章制度形同虛設的現實,嚴稽查,清額數,追償過去歷任倉官的挪借,使庫吏聞風斂跡,不敢再營私舞弊。桿石橋倉的整頓剛結束,戶部緊接著又調他去整頓天津倉。到任後的他,又是出禁令、厘弊竇,治貪吏、嚴制度,很快收到整頓效果,因此升任承天府知府。
承天府原為安陸州 (今湖北鐘祥市),是嘉靖皇帝父親興獻王的封地。嘉靖皇帝當政後,於嘉靖十年 (1531)將安陸州升為承天府,駐地仍為安陸州,屬湖廣布政司管轄。轄鐘祥、京山、景陵 (今湖北天門)、潛江、當陽5縣及荊門、沔陽 (今湖北仙桃) 2州。由於此地過去都是興獻王的封地,而今又是皇帝的老家所在,其王府宦官憑藉興獻王一家的勢力,巧取豪奪,濫殺無辜,但地方官吏哪有人敢管。房守士到此卻能執法如山,狠狠打擊宦豎們的不法行為,使他們不得不有所收斂。承天府當時洪澇成災,滿目瘡痍。房守士一到任,便急忙上書請求蠲恤,使受災百姓安全度荒。然後雪冤獄,課農桑,整學校,做了一系列得民心順民意的好事。此地有一惡棍,為謀吞家產,竟然用行賄的方式誣陷自己的侄子參與犯罪,糊塗的前任縣官已將其侄子抓入牢房。房守士一經審問,覺得此案甚是蹊蹺,繼續審問才得到實情,隨即將陷害者繩之以法。後來,鄖陽 (現湖北十堰)發生兵變,湖廣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調派房守士前去處理。臨行之日,承天府的百姓攀轅遮道數日,請求不讓他調走。這時的房守士,謝絕鄉親們的挽留,以腳踏車進入鄖陽。他向鬧事兵弁曉以利害,盡力解決士卒提出的合理要求,將帶頭鬧事者梟首示眾,使兵變很快平息。這次平亂,顯示了房守士所具有的大無畏精神和果敢的處事能力,再次因功升任榆林兵備。
榆林,在陝西省的最北部,位於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南緣的交界處,也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一直是西北重要的軍事要地。房守士來到榆林後,首先清除軍隊中的貪墨現象,其次是督促士兵軍事訓練,三是打造武器廣儲糧草,時時以戰備作為第一要務。特別是對隸屬於他的300名士卒,更是嚴格訓練,使其個個武術超群。當時的蒙古兵匪,常常從東道、神木、榆林三處關口,侵擾內地。朝廷派來的歷任兵備,皆以築牆固守為基本戰略。房守士卻說:“朝廷用我為邊臣,是讓我守住邊境上的百姓安全和國家的一草一木。如果任蒙古兵匪侵擾掠奪,要我何用?我請願出戰,與那些驕犴的蒙古兵一拼高低。仗打贏了則邊境無虞,打不贏時再退守也不晚。現在的問題是敵人侵犯我們的國土,我們不僅占有道義上的優勢,而且部隊也處於以逸待勞的優勢,如果今天不好好教訓他們一下,不就是等於放棄成功而長邊寇們的志氣嗎?”於是,他率所部300精兵,主動出擊皋蘭山下的敵軍堡壘。開始,敵方還以房守士的軍隊人少不足慮。直到勇士們舉著戰旗、快速沖入敵人堡壘後,敵軍士兵毫無招架之力,只顧四散遁逃,蒙古軍頭領才感到大禍臨頭。當他們再次集結人馬,開始向房部反擊的廝殺之中,明朝援軍也已趕到,敵軍只得丟下輜重逃走。凡兩戰皆奇捷,斬首數千級,獲馬匹輜重若干。朝廷知道後,賜金幣有差,為房守士晉爵一級,升任陝西布政司參政,不久改任陝西按察使,又很快升任河南布政使。
體恤民情,實力強邊
在河南期間,由於河南境內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老百姓該交的賦稅拖欠很多,省級行政機構的辦公經費都要靠下面縣官來贊助。出過贊助的縣官,又將這筆費用直接轉嫁到老百姓的賦稅之中。過去,此類事情都是由官府中的吏卒辦理,他們經常是藉機豪取巧奪。房守士主持布政使司工作後,根據輕重緩急,採取向鄰省借調或者臨時挪用其他費用的辦法度過危機,始終不曾增加地方和老百姓的負擔。不久,他又以政績突出,轉升大同巡撫,鎮守雲中要衝。
雲中一帶當時田野荒蕪,垂煙稀疏,兵少糧缺,外敵始終虎視眈眈。房守士到任後不畏艱難,勵精圖治,發動軍民開荒種地自力更生,使該地逐漸形成繁榮景象。他曾上10多條備邊建議,朝廷都予以採納;又疏請修建北關城、靈丘諸堡,但因經費不落實,未能修建。他還針對萬曆年間新增加的礦稅、籽粒、名馬三稅和實行的采榷制度上書道:“大同屢歲不登,民不自保,至於野無爨煙。而礦稅、籽粒、名馬、采榷仍行,我獨憂之。一鎮不堪四征,天變人窮可慮,特請旨蠲除。”但貪得無厭的萬曆皇帝面對國庫空虛,為了給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洛積攢財富,怎能輕易放棄他的生財之道呢?於是,房守士的上書,不得不被擱置在一邊。當房守士看明白了這一切的時候,他已經對朝廷失去了信心。加上宦官們不斷地向萬曆皇帝打房守士的小報告,於是他多次上書請求病歸。一連5次的疏請,方得批准歸里。
致仕歸里,造福鄉梓
房守士為官26年,曾整頓糧倉,知府承天,平亂鄖陽,兵備榆林,按察陝西,布政河南、巡撫大同,可謂功績卓著。他對大明王朝可謂忠心耿耿,對士兵、對百姓愛護有加,對貪官污吏的鬥爭從不妥協,深得百姓愛戴。他走過的地方,有4地為他建生祠,有2地入名宦祠。史書稱他, “所至好為經久計,膺大任。節儉如平民,故屢奏成效,而獨以忠貞契楓宸”。當然,他的付出,也贏得了朝廷的信任,從而職務不斷得到升遷,有兩個兒子恩蔭授官,本人死後獲贈兵部尚書。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還身體力行,帶出了明末軍事戰略家、忠貞的愛國者、著名的民族英雄孫承宗這樣的高徒。孫承宗很長時間生活在房守士的幕府中,既為他教授兩個兒子讀書,又不斷地向房守士討教軍事戰略和施政之道。孫承宗的成功,也是房守士影響和教育的結果。古語講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史可法在 《明巡撫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贈兵部尚書房公傳》中稱房守士 “立德、立功直兼之矣”。
房守士歸家之後,閉門掃跡,以讀書和教授子孫為娛。他與鄉親們處得十分融洽,一點沒有當過高官的樣子,深得家鄉人們的喜愛。他曾於齊河老縣城西南筑 “千楸園”,用以藏書、課子、會友。史書記載他在弟兄兩人分立門戶時,曾主動讓產於兄。在齊河的房氏家族中,凡糧食不夠吃、衣被不足用,或是急需用錢者,都能得到房守士的及時資助。他還曾置族田以贍養宗親,對待別人的困難經常是當作自己的事做,街坊四鄰受到其恩惠者,數不勝數。房守士曾為家族創修《房氏族譜》,為萬曆 《齊河縣誌》作序。年69,病逝家中。治喪期間,萬曆皇帝發來諭祭文,史可法為其撰寫行傳,孫承宗為其撰寫墓志銘。同時,在齊河老城西關修建一座高達12米的騎街石牌坊,額曰 “恩榮坊”,即當地人俗稱的 “房家牌坊”。此坊歷經500多年的風風雨雨,直到1973年縣城搬遷時被毀,給後人留下了一個不小的遺憾。
主要成就
《明巡撫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 御史贈兵部尚書房公傳》史可法撰
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然或德修而未能以淑世,功懋而致感於遺行。雖足傳之不朽,未為品之完焉。如房公者直兼之矣。
公諱守士,守升甫,號備吾,山東齊河人也。始祖庭訓有四子(此處有誤。這裡的的始祖庭訓應該是大槐樹移民的第一代房延壁和房延訓兄弟倆。房延壁生房經和房倫,房延訓生房三,房四),其四(房四)生迪,迪生培(世系記載是房迪生璿,珍,瑄,沒有培,此處應該是璿),培生巍,公為巍之仲子。祖父培敦俠好義,遇歲歉,嘗焚千金券,更借粟米以濟里中人,至今誦義。以嘉靖丁酉七月朔生公於倫鎮裡。
公生而穎異,自髫齡即嗡岩露頭角,識者謂千金之券,天之償房氏者,定在公。少師邑名士王雉堞。雉堞嘗謂公父日:是兒昂雲聳壑,他年公輔望也。父亦咄咄私異之。甫七歲,父即見背。母太夫人王氏最賢,日夜暗涕滇,望公與兄兩弱子庶幾乎成人,無愧夫子。束倚之暇,務以義方為訓迪。公天性純篤,恪承意旨。母一食,亦一食,母再食亦再食,不敢怠,不敢忘。公叔,齊之文學士也。母令公凜承之,且誡之日:“父早歿,祖老矣,慎自為,勿辜若叔教。”公惟叔命是從。雖孩提,絕兒戲,以聽賢母之訓已也。
稍長,知奮志攻苦,下帷不輟寒暑。弱冠補博士弟子員,試輒弟子冠,於是乎蜚聲籍籍二東間。然公初不屑以藝文自命也。為諸生,即以匡濟為已任。邃貫官禮諸書,並旁及黃石、孫吳之學,慨然以古豪傑自期。然衿懷磊磊。又不以公(功)名為急,故一時交遊者,莫不以大器詡公。嘗從穎川鄒穎泉游,鄒亦甚偉之。及其由恩貢領京闈,鄉薦中癸酉第六名,丁丑成進士。除授戶部陝西司主事,管渾石橋倉。內多宦寺耗蠹,法禁久壞,公嚴稽查,清額數,毫無所貸,聞風皆斂跡,浮石之弊除。再管天津倉,一時吏胥髖法,其擾如市。公出禁令,厘弊竇,收骫法者,悉案之兩司,會計所至,風烈凜如也。歷轉戶部郎中,出守承天。
承天故湯沐地,其中貴人憑陵寢之勢,往往格殺人,吏不敢問。大硝藉楚相之寄,縱肆尤甚,吏亦不敢問。公獨執法,悉調之,皆惕然不敢犯。承天當昏墊之後,瘡痍未起,公下車便亟請蠲恤,使郢計不得於歲,猶得於君。雪冤獄,課農桑,整學校,更加百計拊循,常如不及。郡有伯父謀產,用賄陷其侄子,業已成獄,公一讞得其情,將諸陷害者置之法,出被陷害者。會鄖陽兵變,兩台以公才請調繁,郢之士女不忍使公去,攀轅遮道者數日,為公之實利吾郢也。公諭以不可留之義,終不得留,相向皆失聲,公亦為之淚下。遂之鄖,以腳踏車直馳人鄖,人猶不知公之來也。
人,先諭諸徒黨,君命安民,意無他。然後訊其魁而殲之,故斬哮卒而人不驚,兵不用而定鄖亂,易於反掌。尋遷榆林兵備。榆林號天下精兵;天下承平日久,武備久馳。公任榆林,除諸耗蠹,勤簡閱,嚴走嘹,造器械,備粟芻,時時以戰守為要。隸本部兵有三百名,前任往往坐食其糧,徒開空名人冊。公則一名亦不侵食,更教以戰伐,務使精練。東道,神木、榆林之要衝,敵人寒盟,侵擾內地,兵犯東道。當事者皆以高壘固守為便。公毅然日:“朝廷用邊臣,毋亦為是封疆,盡聽其侵擾而不一顧,如委任何。願破敵。勝則邊境無虞,不勝退守未晚。且敵人犯我關隘,勞逸之勢既分,主客之理又殊,失今不擊,是棄成功而長邊寇也。”遂決計贊制府擊之。環甲冒矢石,為士卒先,引三百兵作鄉導。所部三百兵皆公平日所精練者,遇敵於皋蘭之下,莫不鼓勇向前。敵猶欺其兵之少也。直馳敵壘,麾旗大呼,莫不以一當百。敵眾大駭,潰亂遁去。遂進剿。敵再合;及再戰,大軍並至,共擊之。有兩戰皆奇捷,斬首數千級,獲馬匹無數,敵遠遁。事聞上,賜金幣凡差,晉爵一級,升山西布政司參政,備兵紫荊等關。尋改按察使,尋又升河南左布政使。
河南大梗,賦逋欠,諸藩廩祿並各項公費俱仰給於縣官,公為酌緩急,挪移調停,民不稱病。首革贓吏出納之弊,州邑便之。上貪墨不職,吏並得報罷去,是公之遺愛於中州也。轉升大同巡撫。朔方之役,震鄰扯力克,藉佛僧西助。公以恩威諭諸降人,檄日:“西陲禍若矣,若蔑三十年大德也。自蹈於危而冀遂之安,智者不取”。敵折箭誓不往。公初至雲中,雲中乃大敵窺伺要衝,見其土地凋敝,兵儲空虛,遂畫(劃)戰守之策。即疏日:“臣願歙為縻,戰守為經。”並上備邊數十策,上皆嘉納之。又請建北關城、靈邱諸堡,以備不虞。大同采榷三監相繼縱恣,不亞楚檔。公概調之以法,不悛即章奏罷之。大同屢歲不登,民不自保,至於野無爨煙。而礦稅、子粒、名馬、采榷仍行,公獨憂之。疏陳一鎮不堪四征,天變人窮可慮,請旨蠲除。未得。乃極力挪移調停,使民不病。當公之任,大同敵不敢犯,然公亦未嘗遣一將用一兵也。因材而用之,相時而處之,裕其策,握其算,自聞風而遠跡。
上屢褒之,贈王父母,父母如公官,加兵部右待郎。蔭其長子,入胄監。賜白金文綺,倚任甚重。然操節公正,凡有建白。後終為宵小所沮,以疾力乞休。疏凡五上,始得歸。歸家閉門掃跡,課子之餘,嘗狎於野老,不自以為已貴者。以病卒於家。卒之後,銓部猶以大用,請加兵部尚書起公。不得,先是上加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起用公,以公疾不得起。至是適有邊警欲起公,公已卒。上聞之,痛悼如有所失。議恤典,仍贈兵部尚書,再蔭其次子。
公生平好德,不邀功而功自立。嘗日:匡世者才,堅才者守,不廉者不才。少孤,事王父母孝。丁內艱哀毀三年盡禮。嘗讓產於兄。敦族人,凡薪水不給者,多取給於公,公一無所吝。鄉黨雖甚愚,不敢以才智相先。蒞任二十六年,馭下最嚴,無少貸;然非犯法處,尋常待人,則又甚寬。不爭口角,較財利,故中貴人客齧,邊謝不問;內臣誣奏,付不辨例。有題請之,公費而不題。所至好為經久計,膺大任,節儉如平民,故屢奏成效,而獨以忠貞契楓宸。
公享年六十有九,配劉氏,封淑人。子三,長美輪,以廩生蔭;次美奐,廩生,即恤典所又蔭者;次美俗,早卒。輪娶府庠生齊河顏公仕進女,生泰亨,廩生,承祖蔭,歷官刑部郎中。公忠,有祖父風。以恤刑出東林,故忤內宦斥歸,遂終身不再仕。奐娶山陽令德平郭公璐亨女,生乾亨、謙亨(此處有出入,世系表記載,美奐生乾亨,生芝,而不是乾亨和謙亨)。
公諱守士,守升甫,號備吾,山東齊河人也。始祖庭訓有四子(此處有誤。這裡的的始祖庭訓應該是大槐樹移民的第一代房延壁和房延訓兄弟倆。房延壁生房經和房倫,房延訓生房三,房四),其四(房四)生迪,迪生培(世系記載是房迪生璿,珍,瑄,沒有培,此處應該是璿),培生巍,公為巍之仲子。祖父培敦俠好義,遇歲歉,嘗焚千金券,更借粟米以濟里中人,至今誦義。以嘉靖丁酉七月朔生公於倫鎮裡。
公生而穎異,自髫齡即嗡岩露頭角,識者謂千金之券,天之償房氏者,定在公。少師邑名士王雉堞。雉堞嘗謂公父日:是兒昂雲聳壑,他年公輔望也。父亦咄咄私異之。甫七歲,父即見背。母太夫人王氏最賢,日夜暗涕滇,望公與兄兩弱子庶幾乎成人,無愧夫子。束倚之暇,務以義方為訓迪。公天性純篤,恪承意旨。母一食,亦一食,母再食亦再食,不敢怠,不敢忘。公叔,齊之文學士也。母令公凜承之,且誡之日:“父早歿,祖老矣,慎自為,勿辜若叔教。”公惟叔命是從。雖孩提,絕兒戲,以聽賢母之訓已也。
稍長,知奮志攻苦,下帷不輟寒暑。弱冠補博士弟子員,試輒弟子冠,於是乎蜚聲籍籍二東間。然公初不屑以藝文自命也。為諸生,即以匡濟為已任。邃貫官禮諸書,並旁及黃石、孫吳之學,慨然以古豪傑自期。然衿懷磊磊。又不以公(功)名為急,故一時交遊者,莫不以大器詡公。嘗從穎川鄒穎泉游,鄒亦甚偉之。及其由恩貢領京闈,鄉薦中癸酉第六名,丁丑成進士。除授戶部陝西司主事,管渾石橋倉。內多宦寺耗蠹,法禁久壞,公嚴稽查,清額數,毫無所貸,聞風皆斂跡,浮石之弊除。再管天津倉,一時吏胥髖法,其擾如市。公出禁令,厘弊竇,收骫法者,悉案之兩司,會計所至,風烈凜如也。歷轉戶部郎中,出守承天。
承天故湯沐地,其中貴人憑陵寢之勢,往往格殺人,吏不敢問。大硝藉楚相之寄,縱肆尤甚,吏亦不敢問。公獨執法,悉調之,皆惕然不敢犯。承天當昏墊之後,瘡痍未起,公下車便亟請蠲恤,使郢計不得於歲,猶得於君。雪冤獄,課農桑,整學校,更加百計拊循,常如不及。郡有伯父謀產,用賄陷其侄子,業已成獄,公一讞得其情,將諸陷害者置之法,出被陷害者。會鄖陽兵變,兩台以公才請調繁,郢之士女不忍使公去,攀轅遮道者數日,為公之實利吾郢也。公諭以不可留之義,終不得留,相向皆失聲,公亦為之淚下。遂之鄖,以腳踏車直馳人鄖,人猶不知公之來也。
人,先諭諸徒黨,君命安民,意無他。然後訊其魁而殲之,故斬哮卒而人不驚,兵不用而定鄖亂,易於反掌。尋遷榆林兵備。榆林號天下精兵;天下承平日久,武備久馳。公任榆林,除諸耗蠹,勤簡閱,嚴走嘹,造器械,備粟芻,時時以戰守為要。隸本部兵有三百名,前任往往坐食其糧,徒開空名人冊。公則一名亦不侵食,更教以戰伐,務使精練。東道,神木、榆林之要衝,敵人寒盟,侵擾內地,兵犯東道。當事者皆以高壘固守為便。公毅然日:“朝廷用邊臣,毋亦為是封疆,盡聽其侵擾而不一顧,如委任何。願破敵。勝則邊境無虞,不勝退守未晚。且敵人犯我關隘,勞逸之勢既分,主客之理又殊,失今不擊,是棄成功而長邊寇也。”遂決計贊制府擊之。環甲冒矢石,為士卒先,引三百兵作鄉導。所部三百兵皆公平日所精練者,遇敵於皋蘭之下,莫不鼓勇向前。敵猶欺其兵之少也。直馳敵壘,麾旗大呼,莫不以一當百。敵眾大駭,潰亂遁去。遂進剿。敵再合;及再戰,大軍並至,共擊之。有兩戰皆奇捷,斬首數千級,獲馬匹無數,敵遠遁。事聞上,賜金幣凡差,晉爵一級,升山西布政司參政,備兵紫荊等關。尋改按察使,尋又升河南左布政使。
河南大梗,賦逋欠,諸藩廩祿並各項公費俱仰給於縣官,公為酌緩急,挪移調停,民不稱病。首革贓吏出納之弊,州邑便之。上貪墨不職,吏並得報罷去,是公之遺愛於中州也。轉升大同巡撫。朔方之役,震鄰扯力克,藉佛僧西助。公以恩威諭諸降人,檄日:“西陲禍若矣,若蔑三十年大德也。自蹈於危而冀遂之安,智者不取”。敵折箭誓不往。公初至雲中,雲中乃大敵窺伺要衝,見其土地凋敝,兵儲空虛,遂畫(劃)戰守之策。即疏日:“臣願歙為縻,戰守為經。”並上備邊數十策,上皆嘉納之。又請建北關城、靈邱諸堡,以備不虞。大同采榷三監相繼縱恣,不亞楚檔。公概調之以法,不悛即章奏罷之。大同屢歲不登,民不自保,至於野無爨煙。而礦稅、子粒、名馬、采榷仍行,公獨憂之。疏陳一鎮不堪四征,天變人窮可慮,請旨蠲除。未得。乃極力挪移調停,使民不病。當公之任,大同敵不敢犯,然公亦未嘗遣一將用一兵也。因材而用之,相時而處之,裕其策,握其算,自聞風而遠跡。
上屢褒之,贈王父母,父母如公官,加兵部右待郎。蔭其長子,入胄監。賜白金文綺,倚任甚重。然操節公正,凡有建白。後終為宵小所沮,以疾力乞休。疏凡五上,始得歸。歸家閉門掃跡,課子之餘,嘗狎於野老,不自以為已貴者。以病卒於家。卒之後,銓部猶以大用,請加兵部尚書起公。不得,先是上加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起用公,以公疾不得起。至是適有邊警欲起公,公已卒。上聞之,痛悼如有所失。議恤典,仍贈兵部尚書,再蔭其次子。
公生平好德,不邀功而功自立。嘗日:匡世者才,堅才者守,不廉者不才。少孤,事王父母孝。丁內艱哀毀三年盡禮。嘗讓產於兄。敦族人,凡薪水不給者,多取給於公,公一無所吝。鄉黨雖甚愚,不敢以才智相先。蒞任二十六年,馭下最嚴,無少貸;然非犯法處,尋常待人,則又甚寬。不爭口角,較財利,故中貴人客齧,邊謝不問;內臣誣奏,付不辨例。有題請之,公費而不題。所至好為經久計,膺大任,節儉如平民,故屢奏成效,而獨以忠貞契楓宸。
公享年六十有九,配劉氏,封淑人。子三,長美輪,以廩生蔭;次美奐,廩生,即恤典所又蔭者;次美俗,早卒。輪娶府庠生齊河顏公仕進女,生泰亨,廩生,承祖蔭,歷官刑部郎中。公忠,有祖父風。以恤刑出東林,故忤內宦斥歸,遂終身不再仕。奐娶山陽令德平郭公璐亨女,生乾亨、謙亨(此處有出入,世系表記載,美奐生乾亨,生芝,而不是乾亨和謙亨)。
軼事典故
房守士為家族修創《房氏族譜》後經過4次大整修,延續至今,民國19年是第四次修訂。《房氏族譜》共分5卷,卷首、卷一、卷二、卷三、卷四。這是老人偷偷在文囗革時保存下來的。卷首主要記載房氏起源、房氏族譜序、敕旨、敕命、誥命、祭文、諭祭文、墓志銘、房守士的疏一篇,宅居志、墓葬志等。其餘四卷則是記載世次排列。
家族輩分
鹹豐三年其後世家族定家族輩分:嗣後命名以“昭錫承嘉若,伯良懋念從”為序一世按一字排列,不得任意另用別字致世次矇混難辨,如有故違族長輿眾公議從重責罰!”
民國十九年又序: 如先命十世之字若是完盡,再用此“在修俊安祥,有德樹榮光”為序一世按一字排列,如有任意自改者,合族人等公議糾罰,絕不容恕!
親屬成員
父親房巍,字子高,誥贈資政大夫,大同巡撫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配王氏,累贈淑人,晉贈夫人,奉旨入節烈祠。子二,房守儒,房守士。
祖父房璿,字齊之,誥贈資政大夫,大同巡撫,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配李氏,繼張氏,楊氏,張氏,崔氏,具累,贈淑人。子三,房巍,房成德,房成己。
曾祖父房迪,諱字無存。配張氏,子三,房璿,房珍,房瑄。
高祖父房四,諱字無存。配劉氏,子三,房迪,房啟,房友。
天祖父房廷訓,諱字無存。配偶失考。子二,房三,房四。
房守士,配劉氏,封淑人,晉贈夫人,子三,房美輪,房美奐,房美俗(早卒)。孫子輩有,泰亨,旅亨,乾亨,謙亨等等。
目前禹城倫鎮的房氏後人為房倫後裔
祝阿鎮前甄村房經後裔
祝阿鎮東顏村、西顏村,華店鄉尹屯村是房守士長子泰亨的兒子友箕後裔,顏家坊村是友箕孫房象渠後裔,尹屯村是友箕孫房象寧後裔。流洪街西楊村是象隆後裔
房守士次子美奐,生二子,乾亨和謙亨(謙亨又名生芝),生芝生四子,友李,友戴,為櫓,友益。
孟家莊友李後裔。
焦家莊友戴後裔
鄭家莊(祝阿鎮東鄭村、西鄭村)為櫓後裔。
楊家場村友益後裔
水牛趙村連亨後裔
紅廟李村鳴升後裔
溫家屯村鳴爨後裔
王斗寶(現在的東寶村)其昌後裔
邵家紙坊村其星後裔
秦家店永錫後裔
馬家莊子顯後裔
秦家老莊際青後裔
上河頭村際富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