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古郡史是一段已經幾於失傳了的地方史。由於其古遺址廢棄已久,所以一直以來很少引起史學界注意。作者是本地人,自青少年以來,曾留心其遺蹟與傳說的相關內容。從1999年以來開始著手研究,因而發現相關內容都在正史之中,頓覺驚奇。雖不輟卷帙,一直探求下去,竟歷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春秋三傳、太平御覽、畿輔通志以及辭源、康熙字典等書;而且進一步發現其中內容如貫穿一線,層層洞天,引人入勝。最後,將總體內容予以整理,竟成如上篇章。適逢國家“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號召廣為發布,各地的學習研究熱潮異常高漲。則不妨趁此良機,拋出這塊引玉之磚,藉以引起對房子古郡史的研究和討論。個人認為,對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是歷史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房子古郡史研究
- 作者:陳宗賢
- 出版社:高邑縣政協
- 出版時間:2011 - 05
- 裝幀:平裝
本書前言,本書後記,作者介紹,
本書前言
陳宗賢,是我接觸到的人中給我印象極深,而且十分奇特的一位。他的奇特在於作為一位純粹的鄉間村民,異常關注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古蹟,而且堅持數年進行研究,寫出了文章,先後在《邯鄲學院學報》、《燕趙都市報》、《今
鄗新聞》等報刊上發表和連載。拜讀其《“房子古郡”遺史探討》、《房子郡探秘》、《房子古郡史稿》、《一方水土一方人》、《簡、襄生平事件編年紀》、《石家莊一帶的古方國》、《房子古郡史研究》等,不能不佩服其知識廣博,認理深透;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故鄉的摯愛,嚴謹的治學態度令我感動。為此,曾登門拜訪與之交談,從交談中深感其對鄉土的情誼之深之重。其文中的觀點結論雖然尚未形成定論,但其所舉證的史實和物證卻是他人所難以否定的;我相信他的研究成果終會被社會和史學界認可。屆時,無疑將會對當地和石家莊市,乃至河北省的史學研究產生影響。同時感到:高邑縣領導、縣委宣傳部,特別是縣政協和文史委給予他的支持和幫助很大、很及時,也是值得稱道和尊敬的。值此,縣政協文史委專輯印發其近作《房子古郡史研究》之際,謹表深切地祝賀和由衷地敬意。希望此舉能引發高邑縣文化知識界更加珍惜當地的文史古蹟和研究,捨得下工夫、下氣力,挖掘寶藏,為傳播地方文化,繁榮中華文明加倍努力、奮發有為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多結碩果惠及一方。
2010年9月16日
(註:王煥春,系河北省檔案局《檔案天地》雜誌社原主編、社長、副研究館員,中國老教授協會檔案與文秘工作委員會特邀研究員。)
本書後記
近代,古城村已故教師張孟江老先生,曾是本村解放前廟堂國小的最後一位教師。他學識淵博,通曉經史,趣聞頗多。現在,張孟江老先生的學生都在80—90歲之間。張老先生生前關於房子郡的不少傳聞和人物帙事,解放後都是由他的學生們流傳下來。這些珍貴的資料成為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素材。東富村已故老教師張百華老先生對房子郡亦多有傳聞。現在,張百華老先生的學生中年長者都在70多歲,有不少關於房子郡的故事出於張百華老先生的學生。高邑縣原副縣長任文甫同志在古城村下鄉時曾講述過關於房子郡的歷史故事。高邑縣文教局李培英老師博學多識,對房子郡也很有研究。
古城村近代讀書人王老賢老先生對文物鑑賞很有研究,是王老先生首先鑑別出王莽的妹妹王月霞的官印上面刻字內容含義的。雖然王莽的妹妹王月霞的名字在近年才自民間傳出,但王老先生當時應該是辨別明白了的,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不久前剛過世的古城村老幹部、老黨員李蘭奎老先生(抗日戰爭時期的兒童團員,後來的民兵)就是曾在1957到1959年間多次接待來自元氏縣的與古城村“爭古城”來客的人。編者前幾年曾多次同李老先生交談,並獲得多數有價值的史料傳說內容,其中的“府見府,二百五,郡城(或州城)見縣三十五”的有價值傳說,就是首先出於李老先生的言談。然而,當時編者對元氏縣的人們與高邑縣“爭古城”一事並不重視。雖然當時李老先生曾多次提起,卻並沒有引起注意並深入交談。當面錯過,深感遺憾!
在港澳回歸時期,人們談論歷史文化的機會多起來,國家也有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號召,文化旅遊正在興起。人們在觀賞並談論旅遊見聞的同時,因而萌生本地區意識和本村意識是很自然的事情。於是,那些富有鄉土氣息的地方文化內容逐漸進入街談巷議之中,並開始明顯出現地方史內容特徵,這應該是房子古郡史再次出現歷史性自發討論和研究的開端。
編者當時所關注的內容範圍小得多,只是隨話題名稱去翻一翻字典和相關書籍,藉以豐富一下古城村村史內容而已,並無意去深究。然而從初學的由俗及典,繼而由典及史,最後由史入經,還要兼讀文字學的相關書籍。因而認識到,僅用村史來研究房子古郡史的初期想法是遠遠不夠的。首先碰到的就是學術問題。
《房子古郡史研究》一文在倉促中脫稿。多年來,承蒙高邑縣政協陳金鎖主席親切關懷。陳主席曾多次親臨指導,並多次提出精闢見解,還特意贈送書籍以供參考;印刷在即,陳主席又在百忙中抽時間親自審稿,提出許多寶貴意見,使我們受益良深。高邑縣宣傳部何興旺部長親來指導撰稿事宜。文教局李培英老師不辭辛苦,多次前來,關懷備至。文體局李二剛局長、趙丙俠副局長曾予以指導,提出建議。公安局牛勝彪同志贈送資料,給予支持和幫助。劉宗甫先生、眭振書先生、單紀蘭先生、石全興先生、冀三辰先生曾大力支持。李勝群校長、曹素生校長、馬振英老師、李勝春老師、趙文吉老師曾不吝提供材料,給予幫助。我省著名學者康香閣編審對學習研究方法給予指導。王煥春教授曾贈送資料,給予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由於房子古郡史是一項很大的課題。現在所做,不過是皮毛而已。加之個人基礎不足,還需繼續努力學習,深入研究,以修正錯誤彌補不足,使之漸趨於完善。
1、由於其中篇章為多年積累而成。隨著蒐集資料的逐漸增多,認識觀點也隨之發生一些變化。因不及重寫,故仍舊狀,不妨使讀者能夠從中看到編者對房子古郡史的學習認識過程。
2、目前,來訪者多以看房子城遺址為目的。其實這段地方史與中國歷史相連繫的內容部分,還應該包括西古城遺址。故只從房子城遺址的一個角度是不能說清這段地方史的,望於關注。另外,人們都知道古城遺址在古城村,其實不然。目前僅存的三段外城城牆就分別隸屬於古城、賈村和營兒三村地界。這是因為,原來明朝撤銷古城鎮(房子古郡鎮)時,其中土地、廟祠等都被周邊居民區(村莊)平分為業至今,可參看“房子城遺址示意圖”。
3、認識研究古城遺址,還必須聯繫到房子古郡區域五縣及周邊的縣城。這是因為,春秋時期的區域內進入歷史記載的只有三個邑(房子、鄗、臨),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分化為五個縣,並定格於隋朝的緣故。
4、在今天的高邑、元氏、柏鄉、臨城和贊皇五縣範圍內,一共有三個地方曾經稱為郡:一個是元氏縣的常山郡,這個郡在諸史中均有記載;一個是高邑縣富村鎮古城村的房子郡,它的名字刻在一塊青石匾上,名為“房子古郡”;一個是贊皇縣城曾稱為穆檀郡,穆檀郡的名字刻在北宋李中祐“吉日癸巳之記”碑的注文中,該碑現存放在贊皇縣槐泉寺院內。贊皇城的穆檀郡與高邑縣古城村的房子古郡一樣,都是刻在石頭上的郡名,凡三個郡。目前所蒐集到的資料表明,以上三個郡其實應該出於一個郡。其原因在於,目前在房子古郡區域範圍內所傳說的“郡城” 只有一個;而且郡城的歷史背景資質只有“常(恆)山”一詞,其餘,房子郡和穆檀郡都是在歷史特定條件下的產物,而且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也並沒有進入歷史記載。
5、高邑縣富村鎮古城村一帶的古城遺址,在歷史發展變遷中的變遷內容,具有層次性:即所處朝代不同,所留遺蹟亦不同,這應是分析認識除古城遺址以外其他遺址文物的根本途徑,並由此可以牽引出區域地方史中的發展“主線”。
6、房子古郡史的主線為兩個地名,即“房子(或房)”和“鄗”。普普通通的古城遺址、遺蹟僅為其中一個方面,但能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和“都城不過百雉”(雉,又為古代用以表示長度的量詞。見第二章古城史話部分)的古代城建制度標準相類者卻如同鳳毛麟角;另一個方面,中國的文學、史學,乃至文字學能和以上二地名相類者,在中華歷史當中也是為數並不多的。另外,就目前史學界來看,關於房子(或房)和鄗的研究尚無定論。由於這方面的資料不足,甚而導致書籍撰寫上某些方面的缺陷。所以,房子古郡史的學術價值是顯然的。隨著房子古郡史的秘密逐漸被揭示,對於如《春秋三傳》、《史記》、《漢書》、《詩經》等古代典籍的解釋,將會發生相應的影響。
7、房子古郡史漸趨消亡的根本原因所在應為戰爭中的“改名改制”。那些古代封建統治者有意模糊了古文化的基本概念,因而造成古文化內容在歷史傳承中的前後脫節。據相關史料,房子郡之名始出現於北魏破中山(河北定州)滅後燕以後,而古城鎮(官方名稱為房子古郡)始於隋朝。從諸史書地理志內容中還可以看出,南北朝時期區域政體處於頻繁興廢、名目不斷更迭狀態,顯然是戰爭造成的。戰爭的破壞是驚人的。歷史上的秦朝、漢末、晉亂以及五代宋元等戰亂時期,都是書籍損失嚴重的時期。今天,高邑、元氏、柏鄉、臨城和贊皇諸縣所留“舊志”,都是明朝的中期或更晚的“創修本”。而且,同一個歷史事件在各縣誌的記載內容中差距是相當大的,這是應該引起注意的又一個方面。
總之,目前關於房子古郡史的研究還在初期,限於水平,不當之處一定會有的,望讀者不吝指正。
作者介紹
陳宗賢,高邑縣古城村人,他的奇特在於作為一位純粹的鄉間村民,異常關注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古蹟,而且堅持數年進行研究,寫出了文章,先後在《邯鄲學院學報》、《燕趙都市報》、《今鄗新聞》等報刊上發表和連載。拜讀其《“房子古郡”遺史探討》、《房子郡探秘》、《房子古郡史稿》、《一方水土一方人》、《簡、襄生平事件編年紀》、《石家莊一帶的古方國》、《房子古郡史研究》等,不能不佩服其知識廣博,認理深透;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故鄉的摯愛,嚴謹的治學態度令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