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調式是東漢末起按戶徵稅的制度。“調”作為政府的一種收入形式始於東漢時期,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九月,朱穆奏云:“河內一郡嘗調縑、素、綺、谷才八萬餘匹,公乃十五萬匹,官無見錢,皆出於民”。這種“調”的對象是郡,屬於財政體制上的問題。桓帝、靈帝時均有“調”的記載。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部下的都尉李通,“急錄戶調”,“收其綿絹”。說明已經實行戶調式。
相關詞條
- 戶調式
戶調式是東漢末起按戶徵稅的制度。“調”作為政府的一種收入形式始於東漢時期,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九月,朱穆奏雲:“河內一郡嘗調縑、素、綺、谷才八萬餘...
- 戶調
戶調指的是東漢末起按戶徵收的賦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始見戶調之名。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曹操平袁紹入鄴 (今河北...
- 次丁男
晉武帝平吳後,置“戶調式”:“丁男之戶,歲輸絹三疋,綿三斤;【按:此亦如魏制,輸絹綿,不納錢幣。】女及次丁男為戶者半輸。...
- 司馬炎
建國後,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並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制、戶調製和品官占田蔭客制)。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