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錫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嘉山明光鎮
- 出生日期:1918
- 逝世日期:1965
- 職業:皖東抗日女英雄
- 信仰:共產主義
簡介,皖東抗日女英雄,汪道涵髮妻,
簡介
戴錫可出生在女山湖南岸的戴巷村。當時,戴巷是方圓百里內較有名氣的大村莊,有百十戶人家,村中首富當數戴錫可的父親戴嘉樹。戴嘉樹30多歲時曾任過盱眙縣西鄉(當時明光一帶屬於盱眙縣管轄,統稱盱眙西鄉)桑戴區會長(相當於後來的區長)。戴嘉樹思想比較開明,他認為孩子不論是兒是女都應讀書識字。因而,幼年戴錫可和姐姐戴錫棉一道被父親送往明光鎮讀書。1935年,戴錫可以優異成績考入鳳陽師範讀高師。
讀書期間,戴錫可接觸了中共鳳陽臨淮秘密組織,受到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產生了積極投身革命的願望。抗日戰爭爆發後,這位大戶人家的“千金”正在安徽第五臨時中學高中部讀書。學校停課後,她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四處尋找中共組織。由於當時中共組織仍處於秘密活動狀態,她沒有找到,直到1940年她參加新四軍部隊。
抗戰勝利後,戴錫可被調往蘇皖邊區人民政府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又先後任山東沂蒙山區土改工作隊隊長、膠東行署工商局科長、安徽省人民銀行人事科長、浙江省人民銀行人事科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華東工業部上海益民工業公司經理、國家輕工業部食品局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工業部巡視員等職。後因長期積勞成疾,醫治無效,於1965年在北京逝世,年僅47歲。
皖東抗日女英雄
自來橋鎮位於現安徽省明光市東南部,20世紀40年代曾是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的一個重鎮。這裡交通不便,群山環抱,峰巒疊嶂。1940年3月,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這裡成立。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抗日女英雄戴錫可就是在這裡,用青春和熱血寫就了一個個生動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當時,皖東抗日革命根據地處於最困難時期,受到日、偽、頑、土匪、反動地主武裝的四面夾擊。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地方抗日民主武裝也是剛剛建立,鬥爭環境十分複雜,摩擦不斷,戰鬥連連。戴錫可先後被分配到自來橋、仇集、澗溪等地宣傳抗日,發動民眾,開展抗日、反頑工作。由於環境複雜,處境危險,她常常一天要轉移好幾處地方。
戴錫可口才很好,愛唱愛笑,待人和氣,每到一處很快就能和那裡的民眾相處得很好。經常晚上點著一盞油燈和村裡的老婆婆、小媳婦、大姑娘一邊納鞋底、做針線,一邊宣傳我黨我軍的抗日主張。秋收時節,她一邊幫助民眾乾農活,一邊宣傳抗日保家、減租減息和婦女解放的道理。她還常常冒著危險,深入“拉鋸”地區發動民眾,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動員民眾執行“三七分租,二五減息”政策,組織民眾做好支前工作。
1941年,戴錫可擔任自來橋區委書記時已有孕在身,但她仍堅持工作,帶領區武裝民兵與日偽頑展開鬥爭。當年秋,她臨近待產期還帶領區武裝民兵勞武結合,保衛秋收。後被組織上送往澗溪東莊宋家分娩。由於環境複雜,戴錫可生下孩子後,被秘密安排住在宋家後院的蘆棚中。秋天的太陽仍烘烤著大地,蘆棚通風不好,中午棚內好似一個大蒸籠;晚上,氣溫雖然有所下降,但山裡的蚊蟲好似馬蜂,叮得人無法入睡。戴錫可為使初生的孩子能夠睡好,常常整夜地為孩子搖扇驅趕蚊蟲。孩子生下第三天,縣總隊計畫拔掉石壩東南的上、下陳和南郢一帶偽保武裝,並引誘石壩日偽軍出來,然後打伏擊。時任中共嘉山縣委書記兼縣長的汪道涵路過澗溪,為妻子帶來了兩斤紅糖。當在蘆棚中看到又瘦又黑的妻子時,一貫剛強的汪道涵眼眶濕潤了,他緊緊攥著妻子的手,半天沒出聲。戴錫可掙開被攥痛了的手,抱過熟睡的孩子說:“你看看孩子睡得多香。”汪道涵接過孩子,默默地點了點頭。戴錫可又說:“孩子還沒名字呢!”汪道涵看著孩子瘦小的臉自言自語地說:“抗戰,這仗還有的打呀!趕走了日本鬼子,還有頑軍,就算仗打完了,還要建設國家,革命,任重而道遠啊!”說著,他突然微笑著看著妻子說:“就叫致遠吧!”
在孩子生下第28天時,一大早,戴錫可聽人說日偽軍又組織兵力計畫對皖東抗日根據地實行為期一個月的“大掃蕩”,皖東軍民全面動員,要打一場漂亮的“反掃蕩”戰鬥,她再也無法等待。戴錫可將孩子託付給村裡的堡壘戶,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反“掃蕩”鬥爭中,她動員民眾籌集軍糧,組織婦女為抗日將士做軍鞋,號召青年參加新四軍,帶領區隊參加戰鬥。通過大量艱苦的工作,自來橋一帶民眾對抗戰必勝的信念增強了。在給部隊集中送糧時,廣大民眾用肩挑、背扛、驢馬馱,送糧的隊伍在武裝民兵的護送下,一路高呼革命口號,一路高唱抗日歌曲,那情景前所未有,十分感人。許多村里出現母親送兒當兵,年輕的妻子送新婚的丈夫當兵,並悄悄訂下協定不立戰功,不見家鄉父老妻兒的感人場面。
戴錫可離開皖東抗日革命根據地後,因工作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再回去過,但那裡的人民沒有忘記她,直到60多年後的今天,很多老人提到戴錫可時,都異口同聲地稱讚她是抗日女英雄。
汪道涵髮妻
1940年初,時任新四軍四支隊戰地服務團副團長的汪道涵,在戴巷爭取那裡的一支地方武裝,當晚就住在戴嘉樹家。戴錫可見到汪道涵,便被他的博學多才以及清秀文靜的外表、剛柔相濟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再加上投身抗日,為民族解放事業而奮鬥也是她在鳳師讀書時樹立起的信念。當汪道涵離開她家時,她提出要跟隨汪道涵參加革命。
這一年,在與時任新四軍四支隊戰地服務團副團長的汪道涵共同工作的日子裡,兩人互相關心,相互愛慕,於當年結為夫婦。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她成為汪道涵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協作者之一。
汪道涵原配夫人戴錫可,生有二子三女後病逝,長子為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汪致遠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