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鎮

明光鎮

明光鎮隸屬於雲南省?>騰衝市。位於騰衝市北部邊陲,東鄰界頭鎮,南鄰固東鎮,西鄰滇灘鎮,北面與緬甸毗鄰,是騰衝市的三個口岸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騰衝市
  • 電話區號:0875
  • 郵政區碼:679103
  • 地理位置:騰衝市北部
  • 面積:731平方千米 
  • 人口:40154人(2017年) 
  • 機場:騰衝機場
  • 車牌代碼:雲M
鄉鎮概況,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明光鎮原為“銀光”,相傳地下礦藏夜現銀光而得名,鎮據《騰越廳志》、《永昌府文征》記載,遠自南詔王征茶山時,就曾留有營盤屯兵故跡,即今東營。自明清起幾經更迭,1988年1月設明光鎮。全鎮國土面積為731平方千米,南北長54.4千米,東西寬12.8千米;國境線長54.38千米,有6號、7號、8號、9號四個界碑及五條簡易通道通往緬甸,從七號出境30多公里即是緬北重鎮板瓦,從八號出境可直達省級口岸怒江州瀘水縣片馬鎮。最高海拔3500米,最低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903米;最高氣溫28℃,最低氣溫-4℃,年均氣溫12.5℃,年降雨量1800 mm。鎮鎮政府所在地小辛街到縣城的道路為柏油路,距離60 公里,交通方便,轄自治、 麻櫟、東營、沙河、松園、順龍、中塘、東山、鴉烏共9個村民委員會、110個自然村、170個村民小組,有僳僳、白、阿昌、景頗等11種少數民族,常住人口40154人(2017年)。全鎮農民以種植業收入為主,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22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13元。鎮本級財政收入4512.2萬元。

基礎設施

目前全鎮9個村委會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共有 7577 戶通自來水, 1318 戶還在飲用井水, 1177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 89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995戶,6713戶通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9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995戶。
鎮內主幹道固自路,已完成柏油路鋪築,投資1200萬元的自治至付7號邊境貿易公路正在改擴建中,東山路、鴉烏至滇灘臘幸路、順龍至馬鹿塘路等一批鎮村幹道建成投入使用,兩縱兩橫的交通網路基本形成。全鎮共有170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 1294戶,紅雲社區有建設900m3太陽能中溫沼氣發酵工程,占地3000m2,項目總投資380萬元。可實現能源∕燃料、肥料、有機農產品∕食品、飼料科學整合與集成的循環經濟模式,獲得能源、經濟、生態∕環境、社會四大效益。
河道治理河道治理
裝有太陽能農戶450戶;農業灌溉依託明光河及17條支流,投資3000多萬元實施了明光河治理及占補平衡項目。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7064.64 畝,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7470.74 畝,人均擁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4畝。

農村經濟

全鎮農民以種植業收入為主,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227.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02.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2226.8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0.49%;漁業收入193.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91%;林業收入1244.2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86%。二、三產業收入8695.8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0.97%。工資性收入4199.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13元。鎮本級財政收入4512.2萬元。全鎮現有專業合作社11個、有木材加工廠42個,礦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大的有明光礦業、恆益、子云、瑞源、恆豐、德鋼6個公司。明光鎮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 60戶,磚木結構住房4533戶,土木結構住房4265戶,還有13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2010年危房改造176戶。
牛錫種植牛錫種植
2010年底全鎮共擁有汽車 785輛,農用運輸車950輛,拖拉機1269輛,機車 2724 輛。

人口衛生

明光鎮以漢族為主,是漢、僳僳族等混居地,常住人口40154人(2017年)。
有鎮級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10個,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4322.9平方米,有鎮村醫生83人,建有公廁13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9個。

文化教育

有中學2所、國小 15 所,校舍建築面積90278.1平方米,擁有教師 281人,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 6315人,其中小學生人數 4255 人,中學生人數2060人。有文化活動室4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實施了陽光培訓工程,舉辦電腦、烹飪、法律等培訓3期1000餘人次,進一步提高了民眾科技文化素質;投資120多萬元,新建文化站綜合樓,完善附屬設施和設備;免費安裝直播衛星678套;投資32萬元完成8個村的農家書屋建設;鎮內連續舉辦了五屆籃球比賽;先後組建了紅雲、中塘、自治文藝隊等12支民眾性文體隊伍,積極開展村級文藝匯演、廣場舞比賽、僳僳族節日慶典等活動,並與縣文廣局、縣菸草專賣局及周邊鎮鎮共同開展聯歡演出,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幹部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明光鎮川長壩窄,明光河南北貫穿於明光,資源豐富,人傑地靈,蘊育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和名人志士。僳僳族是一個有著本族特色文化的民族。刀桿節:漢族和僳僳族共同的節日。傳說是邊疆各族人民為紀念安邊有功卻被朝廷讒臣害死的王驥將軍而舉行的紀念活動。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七、初八兩天為活動日,初七晚上舉行跳火海,初八中午舉行上刀桿。節目活動中帶有濃厚的民俗色彩和歌舞表演、射弩等盛大的節日慶典活動,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中緬遊客前來參觀,現已成為全鎮的一個特色文化亮點。僳僳族獨有的歌舞有跳嘎、三弦舞等,在逢年過節、結婚蓋房、喜慶豐收等情況下也進行。自治村僳僳族三弦舞、刀桿文藝表演隊外出表演常獲讚譽。僳僳族李國書曾於2002年5月被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民族民間舞蹈藝人”的稱號。
雲岩寺—著名的道教聖地:大尖山麓的雲岩寺,寺建於岩上,鐘乳石懸於岩間,寺宇小巧別致,神奇多姿。1639年的初夏,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考察時對雲岩寺的巧妙布局大為讚賞,發出了“不意殊方反得此神構”和“恨不攜囊托宿其內”的感嘆。著名的抗英名將左孝臣故里:麻櫟村茶山河畔左孝臣墓是騰衝縣1984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墓是於清光緒26年建造(公元1900年),1981年騰衝縣人民政府撥款重建。左孝臣,字敬軒,祖籍四川成都華陽縣人。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十四日,駐緬英軍數百名及雜牌軍千餘名,以勘界為名,侵入我國境。時任茨竹隘土守備的左孝臣、明光隘土把總楊華榮集合練兵弩手布防於甘稗地,堵截入侵英軍。英軍實施襲擊,左孝臣等率眾與敵拼搏血戰,英軍死傷無數,狼狽逃竄。此役我方陣亡練兵弩手137人,左孝臣身中八彈壯烈犧牲,時年52歲。甘稗地之戰,是我雲南邊疆各族人民反帝鬥爭中的一次壯舉,左孝臣的英名永遠留在邊疆各族人民的心中。
古老吊橋古老吊橋
大竹壩生態旅遊區已完成項目編制上報工作,規劃區面積6500畝,定位開發成集休閒、觀光、探險、SPA理療、民族邊境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近年來,明光鎮黨委、政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實施“323”戰略,堅持 “1533”發展思路,以“打造冷涼山區特色發展的典範”為核心目標,充分利用明光的區位及資源優勢,抓住機遇,開拓創新,積極推進明光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新農村建設

12月7日,騰衝縣明光鄉麻栗村白米莊在實施小母牛項目兩年後,順利進行了禮品傳遞(移交養畜無息借款)至臨近的茶山河村民小組。
小母牛項目在白米莊共投入無息借款18萬元,無償補助3萬餘元,幫助45戶村民發展養殖業、種植烏龍茶、改造豬舍、修繕村民活動室等。項目實施2年開展了多次養殖技術培訓、社會主義新農村培訓、小母牛12條基石培訓和傳統道德培訓,使村民的思想意識有了提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變化。通過發展養殖業,經濟收入有了增長。在互助組的帶領下,整個社區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在禮品傳遞儀式上,白米莊的農戶代表把象徵誠信、互助的牛,代表理念、科學的書,送到了茶山河農戶的手中,鼓勵他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小母牛的幫助下,團結協作,為改變村寨的面貌而努力。茶山河的村民們激動地從項目辦人員的手中接過每戶4000元的項目借款。當日共向38戶發放借款15.2萬元。領到借款的農戶紛紛表示要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努力改善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兩年後也像白米莊一樣把養畜借款傳遞出去,幫助另外更需要幫助的村民。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騰衝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