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營會談(Camp David Meeting)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維營會談
- 外文名:Camp David Meeting
- 所屬學科:世界歷史
- 公布時間:2012年
戴維營會談(Camp David Meeting)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1959年9月15日 美蘇戴維營會議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魯雪夫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德懷特·d·艾森豪在離華盛頓100公里的美國總統別墅戴維營舉行了三天會談,並發...
美蘇首腦戴維營會談,美國總統艾森豪與來訪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於1959年9月15—27日在距離華盛頓100公里的總統特別休假地戴維營所進行的一次最高級會晤。這是...
戴維營會談(Camp David Meeting)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定義 ①1959年9月美蘇首腦在戴維營就雙邊關係和國際問題進行的會談。②1978 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領導...
在美國總統卡特參與下,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於1978年9月6~17日在華盛頓附近的美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就和平解決中東問題舉行會談。會談後埃以雙方簽署了《...
戴維營會議 但戴維營真正名垂青史,享譽世界還要得益於它是兩次著名的“戴維營會議”的見證者。其一,1959年9月25日至27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與美國總統...
訪美其間,他同美國總統尼克森就雙邊關係及“共同感興趣的國際問題”在華盛頓、戴維營及聖克利門蒂進行了會談。會談中,雙方簽署了若干協定的議定書,其中包括《美蘇...
――波茨坦會議 “三巨頭”中出現了新面孔 無窮無盡的爭吵 史達林的韜晦之計 和事佬的折衷計畫 走向合作的終點 第八章 蘑菇雲下的陽光 ――戴維營會議 艱難而又...
1972 年,莫斯科會議,尼克森和勃列日涅夫互相讓步,冷戰走向緩和。1978 年,戴維營會議,卡特、貝京和薩達特分別代表美國、以色列和埃及,為中東和平斡旋。成果斐然,...
《九月的十三天:卡特、貝京與薩達特在戴維營》是201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勞倫斯·萊特、譯者是鄧海平。 基本信息 作者:[美]勞倫斯·萊特...
經過幾天的艱苦會談,雙方決定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959年,赫魯雪夫應邀訪美,在馬里蘭州的總統療養地戴維營,與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會談。戴維營會談是蘇聯推行蘇美...
1978 年9月 ,美國、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國戴維營會談達成兩項協定,即《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綱要》和《關於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埃以和約》即...
戴維營會議失敗之後,柯林頓參數在2000年秋天被提出,它包括一項方案,即,巴勒斯坦國包含約旦河西岸94%到96%的土地,大約80%的定居者仍然在以色列的管轄下,作為交換,...
中美元首不打領帶會晤,將於2013年6月7日至8日,在有美國“西海岸戴維營”之稱的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屆時,習近平和歐巴馬,將就重大問題進行面對面、高效務實的...
戴維營會談久拖不決各有各的難處 中東充滿變數和平仍是大勢 談判、和平、發展——中東處於轉型期 沙龍的路不好走 國際社會調解忙以巴內部心不齊 中東戰火不斷...
1959年9月蘇美戴維營會談以後,赫魯雪夫便採取了一系列步驟,惡化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在1960年7月,蘇聯突然撤走援華專家,撕毀中蘇契約,挑起中蘇邊境糾紛,任意踐踏...
9月底赫魯雪夫和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戴維營會談,進行和解。蘇聯這樣是為了消減核戰爭的威脅,並且由於中國的大躍進而認為中共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共根據這個認為...
第二節 貝京在戴維營會談中的兩面手法 第三節 貝京與里根政府的戰略合作 第四節 沙米爾與里根的戰略合作 第五節 佩雷斯配合里根政府的營救人質計畫 第六章 以...
拉賓遇刺後,以、巴、美三方2000年在戴維營會談未果,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四方2003年提出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進展緩慢。自2000年9月以巴爆發大規模流血...
本書演繹了莊園外交在二戰以來大國政治中所起到的獨特作用,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逐一解讀了1959年蘇美戴維營首腦會晤、1978年美埃以戴維營首腦會談、1990年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