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文化》是2021年江西美術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戲曲文化
- 作者:龔國光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1日
- 定價:50 元
- ISBN:9787548080046
- 責任編輯:方姝 邱婧
《戲曲文化》是2021年江西美術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國粹,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占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歷史沿革 起源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
戲曲藝術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審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劇藝術等等,作為文化的觀念層面,構成某一種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戲曲對於中國文化,意義尤其重大: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詩性特徵和人格魅力。主要特點 古代戲曲在我國文學藝術園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
戲曲表演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的表演。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念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簡要介紹 戲曲程式化、戲劇化的歌舞表演,綜合運用“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等多種表現手段以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戲曲的藝術...
這時最叫彩的是來自安慶的戲曲藝人,清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就這樣寫道:安慶色藝最優,蓋於本地亂彈,故本地亂彈間有聘之入班者。徽商在商界進一步站穩了腳跟,他們和戲曲藝術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而湧現出大批戲曲家的“徽班”,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漢民族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 劇種繁多,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又說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中國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
總之,南陽戲曲文化進入社會主義時期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無論劇種或劇目,在20世紀50和80年代,南陽戲曲可謂百花齊放。但到80年代後期,南陽戲劇文化,同全國一樣出現了“戲劇危機”。人民是愛藝術的,戲劇的生命力是強盛的,戲劇愛好者或利用打擂形式登台演出,或利用街頭巷尾自拉彈唱,戲劇文化迅速發展。同時又給...
自一九五三年以來,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戲曲文化為己任,在搶救、繼承、發展梨園戲藝術傳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五四年,以傳統劇目《陳三五娘》參加華東戲曲匯演,榮獲多項大獎,後又獲文化部優秀劇目獎,並被拍成彩色影片。從此,“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梨園戲以其古老典雅的風姿,蜚聲海內外,在中國戲曲界贏得了...
(2008年被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崑劇參與其中。發展歷程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
地方戲流行於一定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的通稱。如晉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淮劇、秦腔、河北梆子、川劇、呂劇,是同流行全國的劇種(如京劇)相對的。“地方戲”作為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指凝結著某一地域的民風習俗、從而為那一地域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演劇形式。一方面,地方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戲曲文化 《戲曲文化》是由檀琦主編、吳新苗著的書籍,描述了中國戲曲從起源到形成,以及發展變遷的歷史,此書講述了戲曲表演和戲曲文學也做了精練的介紹和評價。內容簡介 本書詳盡描述了中國戲曲從起源到形成,以及發展變遷的歷史,呈現給讀者清晰的發展脈絡和豐富的戲曲知識。
2018年11月28日,重慶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的川劇項目入選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川劇參與其中。2022年6月29日,第五屆川劇節開幕演出——《大美山川 光耀川劇》川劇音樂演唱會,在重慶市川劇院精彩上演。2023年3月26日,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
海州童子戲是一門多功能、多學種的民間藝術形式,它和人類學、藝術學、民俗文化學、社會宗教學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一個古老的劇種,它顯示了戲曲藝術“活化石”的價值。童子戲在各地發展不同,在連雲港地區成為一種有專業班社組織的地方戲曲劇種,俗稱“大戲”(當地其他地方戲曲稱“小戲”),其演員仍...
2006年5月20日,越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7月24日由中央電視台和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在上海逸夫舞台開賽。此賽事分上海、杭州、紹興三大賽區。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越劇參與其中。走向世界 越劇在影響遍及...
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民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劇種簡介 花鼓戲,是全國...
這是過去提出的“推陳出新”方針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更充分地體現了無產階級尊重戲曲藝術發展規律的自覺性,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尊重戲曲界藝術創造的民眾積極性,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繁榮戲曲文化的積極而審慎的精神。同年,政務院發布的《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具體化,其中心內容...
《戲曲文化》是2014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戲曲文化》詳盡描述了中國戲曲從起源到形成,以及發展變遷的歷史,呈現給讀者清晰的發展脈絡和豐富的戲曲知識。戲曲藝術是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無論都市、城鎮,還是鄉村,都有演劇活動;無論王公貴族、商賈文人,乃至引車賣漿者流,都是戲曲的熱心...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唐山師範學院為評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評劇參與其中。名稱由來 評劇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評劇參與其中。 安慶市民俗文化 共9個詞條3098閱讀 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發展壯大於安徽省安慶市,現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
《鬧九江》連同《封神精》,由中國戲劇出版社拍攝成戲曲連環畫,向國內外發行。 由於新昌調腔劇團是全國尚能演出元雜劇《西廂記》的唯一劇團,為了搶救這一寶貴文化遺產,浙江省文化廳於 1986 年冬撥下專款,重排此劇,並由省藝術研究所錄象隊錄象保存. 1987 年調腔傳統劇目《琵琶記》、《西廂記》、《漢宮秋》...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
皮影戲是流傳於全國各省區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並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影戲又名“燈影戲”“土影戲”;皮影戲的起源歷史悠久,是一種以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等各類...
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作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寶貴藝術形式,歌仔戲已經成為維繫兩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保護和發展歌仔戲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戲曲文化,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傳承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和流行風尚的影響,歌仔戲主要只在中老年人...
因此它匯蓄和積澱了從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多元的宗教(含巫、道、 釋及儒家等多種)文化和民間藝術,特別是戲曲文化,從而在劇目、聲腔、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品格。文化背景 池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一方文化厚土 池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說她古老,是因為池州作為州 府建制始於唐高祖武德4年...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戲曲、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於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和程式,比如西方戲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樂、歌舞伎等。現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一表現以實現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台、道具、燈光...
戲曲藝術:中國傳統戲劇形式總稱。我國各地有三百多個劇種,全國性劇種為京劇。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 電影電視劇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戲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藝術特點 戲劇藝術的表現過程通常分三個階段:編劇創作戲劇劇本階段、導演指揮排練階段、演員台上表演階段,就整體而言,具有如下幾...
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台灣豫劇團和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論壇”,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第一次跨國舉辦的豫劇論壇。文化特徵 基本特徵 豫劇的基本...
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 粵劇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