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戲劇雜談》,李嘉存、劉洪沂表演於《綜藝大觀》。
基本介紹
【台詞】根據2004年《綜藝大觀》該作品的視頻播出同期聲進行後期字幕整理,請從左列至右列閱讀。 | |
(上台鞠躬) 甲:經常說相聲。 乙:今天呢,我給大伙兒說一段相聲。 甲:您看您這個相聲說的不錯,說實在的啊。 乙:還沒張嘴呢都。 甲:您甭客氣! 乙:我不是客氣。我就是一般演員。 甲:說實在的,相聲演員不容易。 乙:為什麼呀? 甲:什麼都得會。我聽說您對戲曲特別地喜歡。 乙:沒有,我就瞎唱,瞎嚎。真好不了。 甲:您看,甭客氣。我在中央電視台看過。 乙:確實不錯。 甲:《戲曲晚會》? 乙:有功夫。 甲:說說您這么喜歡,咱們倆一塊黏糊黏糊,咱們一塊兒熱乎熱乎…… 乙:您等會,等等等…… 甲:就這意思,咱們倆一塊兒來來。 乙:喔,您也唱戲?甲:我喜歡。 乙:喔,喜歡。您喜歡什麼呀? 甲:我還不光是京劇,全國各地各種地方戲我都會。乙:是嗎?甲:是。 乙:北方戲多了,你都會? 甲:你看,太多了,你就拿咱們北方來說,講究唱梆子,這梆子就有好幾十種。 乙:沒錯。 甲:咱們是走哪兒唱哪的梆子。(乙:是。) 甲:你比如到河北,我唱河北梆子。有吧,有吧? 乙:有,有。 甲:到了河南,我唱河南梆子。 乙:有,有。 甲:有山東梆子。 乙:有。 甲:有山西梆子。 乙:有。 甲:陝西梆子。 乙:有。 甲:上黨梆子。 乙:有。 甲:萊蕪梆子。 乙:有。 甲:北路梆子。 乙:有。 甲:曹州梆子。 乙:有。 甲:蒲州梆子。 乙:有。 甲:白菜幫子。 乙:有……不!沒有!(觀眾大笑)乙:白菜幫子? 甲:我說的是白話梆子。 乙:白話梆子?哎呦,您就別開玩笑了…… 甲:五十年前有這白話梆子。 乙:是嗎? 甲:現在會唱還真沒有了。據我知道的,全國能唱白話梆子的,就我這么一個。(朝自己豎大拇指)只要我一“死”,這跟著就絕種。 乙:嚯,那這可夠火的!那這樣,這觀眾這么多,您來兩句白話梆子,白話梆子怎么樣。 甲:我問問您,您什麼學歷? 乙:我國中畢業。 甲:得了得了,別說了,國中還撇嘴呢還?國中畢業你聽不懂啊!白話梆子詞句特別深奧。這樣,你有聽不懂的地方,咱當時打住。我給你示範兩句。 乙:白話梆子? 甲、乙:好好好。 甲:聽著啊。 乙:嗯嗯…… 甲:(唱)有孤王…… 乙:等等等等,什麼呀是?“噦……”? 甲:頭一句你就沒聽明白! 乙:沒聽明白。 甲:我唱的是3個字“有孤王”。 乙:什麼叫? 甲:就說這劇中人是個皇帝。皇上都是坐椅子脊背朝後。甲:(唱)“有孤王坐椅子脊背朝後……” 乙:不這句又是怎么呀? 甲:沒聽明白? 乙:沒聽明白。 甲:我唱的“有孤王坐椅子脊背朝後”。聽這是多么普通的詞語。這皇上坐椅子脊背朝後。(比劃姿勢)甲:那這老百姓坐椅子,那也是脊背朝後。 乙:廢話,脊背朝前那叫趴著。 甲:這您就不得了,這為什麼叫白話梆子。就是一嘴的大白話。您聽這句,比上面那句還“白”。(乙:嚯) 甲:(唱)“有孤王坐椅子脊背朝後,頭衝上叫衝下,臉沖前頭。” 乙:嗨! 甲:(接著唱)“走三步退三步,一步沒走(乙:這不廢話么。),兩隻手伸出來,十個指頭!” 乙:這不廢話么,“倆手伸出十個指頭”。 甲:對,這不講理嗎?倆手伸出來可不十個指頭嗎?那要倆手伸出來十一個指頭呢? 乙:那準有一(個)六指的。 甲:你太聰明了你。(甲抱乙腦袋) 乙:這太白了 甲:太白了。別光聽這詞,聽這詞是白了點兒,聽這唱腔,這可不叫“白話梆子”。這叫“洛陽大調曲子”。 | 乙:有。 甲:你聽這唱腔,有咱北方這曲子特點。粗獷口,聽著帶勁。 乙:帶勁。 甲:這不算最帶勁的。要聽帶勁的,您到山東。 乙:山東什麼呀? 甲:在山東魯南,有一種地方戲,叫拉魂腔,又叫泗洲戲。那聽起來太有勁了。 乙:是嗎? 甲:聽過嗎? 乙:沒有。 甲:沒聽過? 乙:沒有。 甲:以後碰上唱拉魂腔躲他遠著點兒。 乙:為什麼呀? 甲:你要不留神猛不丁地聽一句能把脖子給傷了。 乙:您說的都胡說八道,把脖子傷了? 甲:不信。 乙:我不信。 甲:不信今兒我唱一個。 乙:你唱六段兒,也傷不了脖子呀? 甲:我來一段,聽著,聽著啊。我唱一段《梁山伯祝英台》。 乙:這是文戲啊。 甲:文戲啊? 乙:啊。 甲:拉魂腔一唱就變了。聽著啊 乙:聽著。 甲:(唱)太陽那個出來…… 乙:嗨!嗨!嗨!再來一句。 甲:再來一句,聽著啊。 (甲唱) 乙:各位,各位,聽這個千萬兩句,要么您這個脖子可回不來了。不錯不錯。有勁,有點意思,好好好…… 甲:山東人就愛聽山東戲。是不是。山東大漢,得唱出那個氣勢來,你要到了山東的濟南一帶,那就不光是這個拉魂腔了,那就是這個山東呂劇。最有代表性就是呂劇。 乙:是是是。 甲:唱出來好聽啊,而且那個唱腔,既粗獷又委婉。是吧? 乙:什麼內容?大夥都愛聽。 乙:您給來來? 甲:我給來來。 (甲唱) 乙:太好了,唱得太好了!太好了! 甲:誒,這就是呂劇。在山東,大人小孩兒男女老少,都愛唱。都融入他們生活當中了。 乙:是嗎? 甲:不論是行動坐臥走,吃喝拉撒睡,都離不開唱呂劇。 乙:再給舉個例子。 甲:有一次我到山東出差,順便看我一個朋友,我這朋友住哪啊,山東小王莊,幾年沒去了,到那變了樣兒了,想打聽打聽道兒啊,看那在一菜園子那,有一老大爺站在井台上,那搖著轆轤打水呢,我說跟他打聽打聽。 乙:對呀。 甲:我就過去了,我說:“老大爺”,我跟她打聽打聽“這小王莊怎么走啊?”這老頭兒啊,搖著轆轤看我一眼,他沒理我。 乙:歲數大了,耳朵背,你得大點兒聲。 甲:大點兒聲。開始啊,大點兒聲,“大爺!我到這個小王莊怎么走啊?” 甲:“不告訴你了嗎”,回頭兒瞪了我一眼,還不理我。 乙:你聲兒還小。 甲:還小。再大點兒聲兒。(提高音量)“老大爺!我到那個小王莊怎么走哇?” 乙:他告你沒有? 甲:老大爺瞪我一眼還沒理我。 乙:呦,這為什麼呀? 甲:我琢磨這壞了,山東人愛唱啊。 乙:對。 甲:我這么問他他不理我呀,我這就過去和他唱,我就把剛才唱的那段兒唱腔想起來了,可是我這詞兒呢,是打聽道兒的詞兒,我過去一抱拳,(甲學“老大爺”唱)“走上前十一里……”(甲唱)”問今世小王莊往哪裡走?” 乙:往哪走啊? 甲:“(甲學“老大爺”唱)穿過了那片樹林”,老大爺用手給我一指這路啊,他把這轆轤把兒給撒了手了,這底下有水桶啊。 乙:是啊。 甲:往下這么乙墜,這轆轤繩直打他胸口上,老大爺沒站住,“咚咚咚—噗”,坐地下了。 乙:趕緊給扶起來呀? 甲:我過去剛要攙,就聽見他那“(呂劇唱腔)啊啊啊~” 乙:還唱吶! (完結) |